幼儿社会性发展差异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04-19 01:20:15

幼儿社会性发展差异的个案研究

摘要: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观察法中的叙述性描述和事件抽样的方法,对珠海市高新区某幼儿园中二班的两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并对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社会;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适应性、个性、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幼儿社会性培养是幼儿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

儿童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现代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和个体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儿童期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今后各阶段社会化的成效。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变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社会人。

我国学者199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的社会性是由以下7个因素组成的。社会技能:包括遵守群体规则、侵犯的自我控制、诚实、行为坚持性、竞争与合作等。

1、自我概念:包括独立性、自我归因、自我评价、自我形象、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意志品质:包括自控能力、面临两难情境时的果断性、克服困难的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等。

3、道德品质:包括移情、利他心、同情和怜悯、互惠和分享、遵守社会规则、同情和依恋父母等。

4、社会认知:对行为动机和后果的分辨能力、对同伴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角色承担能力、对成人要求的理解和采纳能力、对社会和道德规则的理解能力等。

5、社会适应: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等。

6、社会情绪:特殊情况下的情绪状态、与同伴交往时的情绪状态等。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学前期,儿童的各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但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如在积极行为方面,儿童合作行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分享和帮助行为,安慰行为最少。(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积极行为逐渐增多。但也有研究发现,互助和合作等行为并不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多,有的甚至出现减少趋势;在消极行为方面,儿童的身体攻击行为(如推打、抢夺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言语攻击行为(如骂人、嘲讽等)逐渐增多。(3)在性别方面,一些研究发现,儿童积极行为的性别差异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并且这种差异随行为类型、行为情境的不同而变化,如女孩的友善、体谅和分享行为明显多于男孩,而在比较危险或需要帮助的情境中,男孩则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帮助行为。在消极行为方面,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冲突性、攻击性的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已有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但是对于幼儿不同类型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与性别特点以及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的差异等问题缺乏探讨。因此,本研究决定以观察记录的方式对个体进行评估,从而发掘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体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珠海市高新区某幼儿园中二班为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通过3月10号下午第一次去幼儿园的观察和与班主任刘老师的沟通,我选定了本班的两名幼儿:三岁十个月的***(男)和三岁六个月的**(女)。(需要说明的是,该幼儿园的幼儿年龄普遍偏小,有提早教育的倾向)***是班里表现比较突出的幼儿,而**属于班上较不合群的一个幼儿。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1)本研究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在3月13号下午第二次去幼儿园,分别在午休起床后的十五分钟时间和紧接的半小时班级小舞台展示活动中以叙述性描述和事件抽样两种正式的方法来记录。前者详细描述十五分钟内两名幼儿社会的具体表现以及行为所发生的环境;后者则是选定幼儿的社会技能、自我概念等社会为观察目标,在这半小时活动的观察中等待该种事件的发生,并仔细观察事件全过程。

(2)采用对老师的访谈法来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情况。

三、结果分析

表1的叙述性描述主要是针对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可以看出幼儿社会性发展在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几方面的表现。很显然,***的独立性较强,他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己叠被子;并帮助老师放置柜子;和同伴一起放置是合作的体现;改变放置方式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克服困难的能力;任务完成后有成功的喜悦亦是体会到了成就感;排队喝水这是遵守群体的规则,听从老师的指示是对成人要求的理解和采纳能力。他与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也不难看出。

而**的表现就相对差一些,她没能很好的融入集体,有一定的退缩行为,在情绪上有点冷漠,而且她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不强,以致于不能被同伴很好地接纳。

表2的事件抽样同样是两名幼儿的行为,但是与叙述性描述中的行为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直被认为积极主动的***在台上面对其他人时却显得害羞不自然,他的行为坚持性弱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而一直被认为不合群孤僻的料也会愿意上台去展示自己,这是对自我概念的认同,自信心的体现,渴望被同伴认可和接纳。

四、讨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不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存在差异的。

2、同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

3、男女性别差异同样会导致社会性发展的差异。

4、同伴、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五、建议

每一个幼儿都是渴望快乐的,幼儿园作为他们获取快乐的重要来源,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社会性发展也需要幼儿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促进。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设易产生愉快情绪、成功体验的活动环境

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

1、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在那里,幼儿能得到自然发展,有助于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幼儿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与幼儿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应与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2、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而且他们自己也正是构成动态环境的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及自然界所提供的沙石、泥、水等动植物创设水池、沙坑、饲养角等,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独立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从而认识问题和自解问题。

(二)在日常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根据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兴趣、情感态度、认知水平,提供数量充足,有利于幼儿自主发展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信活动的延伸。

2、让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人的才能是在活动中培养的,也是在活动中展示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儿童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放弃“自我中心”,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理解他人的心情;必须学会自我控制、克服任性暴躁等缺点,重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言行。

3、教师评价幼儿要把握分寸。幼儿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由于他们知识经验少,认识水平低,他们的自我评价是根据成人的态度形成的,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笨”、“讨厌”等字,以便幼儿产生自满、自卑心理。

4、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多开展一些合作性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懂得与他人分享,和同伴交往。

上一篇:试论建筑中拱券的形式美 下一篇:大学生价值观现状透视及其德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