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团”创业,手工皮包勇闯时尚界

时间:2022-04-19 09:29:23

“老年团”创业,手工皮包勇闯时尚界

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村,有一群老太太认真制作着奢侈品皮包,虽然她们都年过六旬,却个个训练有素。这个老年人团队的领头人就是付崧。

2010年,付崧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上班,从事交互设计工作。一天,付崧的同事看中了一款时尚钱包,但价格昂贵,只能望洋兴叹。这件事触动了付崧。想到山西老家喜欢做针线活的母亲,退休后总嚷嚷着闲得没事干,付菘觉得何不让母亲做一款相同的手工钱包?这样既能满足同事的愿望,又能让母亲有事做。

付崧将图样发给母亲,并给她定购了专门的皮革。母亲收到材料后,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制作出了与图片相仿的钱包,唯一的差别在于没有品牌LOGO。

付崧收到母亲寄来的皮革钱包后兴奋不已,连忙送给了同事。同事更是喜笑颜开,硬是塞给付崧3000元做谢礼,还把手工钱包晒到“朋友圈”,收获了很多“赞”。不仅如此,还有人打听如何付费定做。付崧将这件事通过视频告诉了母亲,母亲乐得眯起了眼睛,那发自内心的快乐,让付崧暗自下定决心带上母亲一起创业。

因为涉及版权问题,付菘决定走原创道路,她以品牌包包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做参照,再加一些精巧的设计。付崧是设计出身,画起设计图纸来格外顺手。她设计的包包不仅外观漂亮,还很实用,凭着精致的设计和制作,母女俩的小招牌渐渐树立了起来,开始有了订单。

不过,仅靠付崧母亲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付崧打算筹建工作室。2013年,付崧说服村里的老人们加盟自己的创业团队,并去工商局注册了公司。这些老人常年纳鞋底,精通针线活,能保证手工包的品质。敲定人选后,付菘将老宅东厢房腾出来,当做制作皮包的“工厂”。“工厂”除了几台缝纫机之外,再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从切皮到打钉,从定型到补色,再到缝制拉链,全部由几个老人手工完成。

有了自己的公司,付崧不用再为交单发愁,却面临着新的问题,即高档牛皮的进料,要找到相应的颜色和高质量的上等牛皮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付菘白找牛皮材料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加上交货的时间紧,后期没有留太多时间加工。无奈,老人们只好加班加点地赶工。

不久,新的问题又出来了。2014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手工包口碑好,但由于没有特别推广,只是在“朋友圈”里发消息,所以订货数量并不乐观。有时候,老人们一连十几天都无事可做。付菘十分焦急,只好请一位做品牌服装的同学传授市场经验。同学只有一句话:“广发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产品。”为此,付菘特意注册了一家网站,为客户提供详尽的加工信息,让手工制作透明化。不久,便吸引了很多人。不到半年,订购量由之前的每月几件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件。

2015年,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付崧在网上开了淘宝店和微店,并与网站做了相关链接。她还推出“纯手工定制包”服务,即客户可以把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描述下来,让付菘设计。有一名女士说想在手工包左下角印上结婚照,付菘告诉她直接印并不好看,而是应该设计一个造型,与包型、颜色搭配才美观。一个月后,当付菘把设计制作好的船型手工包寄送到她手上时,那名女士十分高兴,立即又定制了一个手工包,说是要送给姐姐。

因为设计简约时尚、质量高以及正宗的皮革原料,所以付崧的生意非常红火,仅2016年春节期间,就接到了近两百个订单。到4月为止,付崧的老年人团队共制作了两千多个手工包,平均售价在千元以上。

如今,付崧已将客服工作全部交给亲戚付清打理,自己则专心设计和管理。付崧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妈妈一起创业,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奢侈品牌!”

上一篇:被宠坏的“娇小姐” 下一篇:创意用具,丰富你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