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樟叶蜂实验

时间:2022-04-19 06:23:35

浅谈利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樟叶蜂实验

摘要:采用250、500、1000、1500、2000倍5种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进行了防治樟叶蜂幼虫实验,结果表明:5种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均达到了72%以上,其中250、500倍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且0.5h就可以控制虫害,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以500倍为佳。

关键词:氯氟氰菊酯;防治;樟叶蜂;试验

收稿日期:20130529

作者简介:文定刚(1972—),男,贵州思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图分类号:S4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08202

1 引言

樟叶蜂(Mesoneura r ufonota Rohwer),属膜翅目叶蜂科。幼虫食樟树嫩叶,严重时将整株树叶吃光,造成嫩枝干枯,直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樟树的生长发育、绿化效果和利用价值[1]。由于香樟多作庭院绿化栽培之用,香樟的病虫害防治对农药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传统的农药虽然对樟叶蜂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环境污染大,为此,笔者选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的高效氯氟菊酯开展了樟叶蜂防治实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地概况

实验地设在思南县青少年宫绿化园区内,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8°15′31″,北纬27°57′03″,实验林分为6年生香樟人工林,林分长势中等,树高3.5~5.0m,冠幅2.2m×2.5m~2.5m×3.0m,樟叶蜂有虫株率为100%,虫口密度为350~650头/株,平均虫口密度为450头/株。本实验选用第1代樟叶蜂初龄幼虫进行喷雾防治实验。

2.2 实验材料

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山东省青岛市百禾丰生物工程有限瓮生产,其化学成份为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苄基酯;防治机械:及时雨牌3WD-16充电式喷雾器,河北石家庄市益农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2.3 实验方法

在上述林分中按每100株设置1块样地,共设置5块样地,每块样地中设5个实验小区和一个对照小区,每小区香樟树10株,高效氯氟氰菊酯配比(体积比)为1∶250、1∶500、1∶1000、1∶1500、1∶2000共5种浓度,在每个样地中每种浓度喷施1个实验小区,用清水喷施对照小区。

2.4 防治效果调查方法

每实验小区随机选取5株为标准树,每株在树冠的上、中、下层分别从东、南、西、北4个方向选取一个50cm长的标准枝共12个标准枝进行调查,统计防治前的幼虫数量和防治后0.5h、2h、4h的幼虫数量,分别计算防治后0.5h、2h、4h虫口减退率,以防治后4h的虫口减退率作为试验的最终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樟叶蜂防治效果达72.64~97.64%,0.5h即可达54.22%~84.36%,从5种浓度防效对比看,250倍、500倍防效最为显著,均达到了90%以上。其他浓度相对差一些(表1)。

对表1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处理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杀虫作用,施药后4h防治的效果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表2)。

高效氯氟氰菊酯各个浓度的防治效果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1∶250与1∶500两个浓度间差异不显著,而与1∶1000、1∶1500、1∶2000之间差异极显著。1∶1000与1∶1500、1∶2000之间差异极显著、1∶1500与1∶2000之间差异极显著(表3)。

4 结语

用250、500、1000、1500、20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樟叶蜂幼虫,其死亡率均达到72%以上,防治效果良好,特别是250、500倍浓度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且施药后0.5h就可达79%以上,2h达86以上,可以及时地控制虫害。

对不同浓度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得出250倍浓度的防效最好,500倍浓度次之,但250倍成本相对较高,所以500倍浓度生产中应用最佳。

在试验中发现杀虫效果及幼虫死亡的速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试验的最大浓度250倍都没有对樟树产生药害,因此在樟树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极限浓度还有待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2] 金有明,贾克锋,华正媛,等.森得保林间防治松毛虫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5):63~65.

[3] 艾云庆,郝继源.利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侧柏毒蛾[J].青海农林科技,2004(4):54~55.

上一篇:浅析特色林业在涵江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下一篇:遂昌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