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基础接地系统施工方法

时间:2022-04-19 02:04:15

浅谈建筑电气基础接地系统施工方法

【摘要】 建筑电气基础接地系统能够有效保护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大型建筑电气系统与弱电系统共用接地装置的施工方法,对安全有效的保护强弱电设备。

【关键词】接地系统、接地体、防雷接地

1、基础接地系统工程概况:

本工程接地极的做法为:利用建筑物基础做接地体,主轴线上的基础梁及结构底板的上下两层主筋(下层φ28,上层φ25),在引下线位置焊接,在交叉位置焊接跨接地线(采用φ12圆钢),使整体钢筋成网做接地体。同时在地下一层底板处设-40*4镀锌扁钢沿建筑物焊接成环形,并与各接地引下线做等电位连接。要求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须增设人工接地体,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基础接地系统施工准备

2.1 材料准备

-40×4镀锌扁钢、-80×8镀锌扁钢、ZRBV-1×16、ZRBV-1×10阻燃塑铜绝缘

线、BV-1×35、PVC32

2.2 施工人员和机具配备

施工人员:前期根据结构专业进度,配备电焊工3人,低压运行电工2人;

主要机料:电焊机3台;φ12圆钢2吨;J506/φ4.0焊条。

2.3作业条件

接地体作业条件: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底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暗敷设防雷接地引下线(结构柱主筋)施工条件:结构柱钢筋绑扎完毕。

3、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方案:

各种接地引下线的下端均应与基础接地网可靠焊接,钢筋连接处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地装置利用的钢筋连接处,需要用φ12圆钢焊接跨接地线,焊缝长度控制在80mm±5mm,图中各种接地引下线的做法如下:

3.1 a防雷引下线:

如图位置,在A轴上1~4、8~11轴处;B轴上5、7轴处;C/1轴;D/1轴;E/1轴;F/1轴;H轴上1~4、7~11轴处;1/F轴上5、7轴处及C/11轴;D/11轴;E/11轴;F/11轴处,共计29个主轴线位置,其中:KZ1~8中,除KZ2为φ32钢筋外,其余均为φ25;利用4根主筋中最外层一根,与对角一根,见图A、C点处,利用结构柱内对角2根主钢筋分别与上下两层钢筋焊接作为引下线。

在C、D、E、F、G轴上结构无梁处,利用底板的上下两层筋通长焊接,结构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处,采用φ12圆钢跨接,焊接处双面施焊,焊缝长度控制在80mm±5mm。

其余主轴线利用结构梁的上下两层主筋的角筋(φ32)通长焊接,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处,采用φ12圆钢跨接,焊接处双面施焊,焊缝长度控制在80mm±5mm。

在横竖主筋交叉的位置,用φ12圆钢跨接,焊接处双面施焊,焊缝长度控制在80mm±5mm。注意也是上下两层钢筋均应焊接,达到钢筋网格不大于12米*8米,满足II类防雷接地要求。

在建筑物室外±0.00下1米标高处,接地平面图纸中标有a处的主轴线框架柱中,做为防雷引下线的2根主筋焊接1条-40*4热镀锌扁钢引出建筑物,与护坡桩钢筋可靠焊接。如图示:

3.2 b电梯机房用接地引下线:

如图位置,A轴上3-4轴间;A轴上8-9轴间;1/F轴上3-4轴间;1/F轴上8-9轴间以及1/E轴上10-11轴间,共5处,利用-40×4扁钢,下端与基础接地极中的上下两层钢筋焊接后甩出地面,日后在标高位置与电梯井道内的电梯轨道可靠焊接,前期预留在井道内。对于有机房的电梯,后期利用钢筋在机房标高处引出-40×4镀锌扁钢与电梯导轨上端位置连接,并引至机房侧墙0.2m处用-40×4镀锌扁钢在机房内距地0.2m做一圈接地装置。

3.3 c冷冻机房及水泵房控制室配电间用接地引下线

如图位置,2轴上1/C、1/D、1/E轴处及B/6、1/E/10轴处,共5处,利用-40×4扁钢,下端与基础底板的上下两层钢筋焊接,上端至机房,在机房地面上0.2m处引出后用-40×4镀锌扁钢在机房内距地0.2m作一圈接地装置。

3.4 d变电室用接地引下线

如图位置,1/F轴上1、2、4、10轴处;J轴上2、4、7轴处;H轴上5、6轴处及1/D轴上9、10轴处、1/C轴上9、10轴处,共13处,采用-80×8热镀锌扁钢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注意应与上下两层钢筋焊接,并沿柱内爬上引至变配电室标高。在引上点间无梁处用-40*4镀锌扁钢连接(图示点划线处),后期在2个变电室及柴油发电机室的地面上0.2m处引出,用-80×8扁钢在室内距地0.2m处做一圈接地装置。

3.5 e强电竖井用接地引下线

如图位置,1/C轴上1~2轴间、4、8、10~11轴间及1/F轴上3、9轴处,共6处,采用-40×4扁钢,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进竖井后垂直引上每层与LEB连接。竖井内需接地的设备均用ZRBV1×16与LEB连接。

3.6 g弱电机房及竖井用接地引下线

如图位置,B轴上3~4轴间、8~9轴间;1/C轴上3、5、6、7轴处;1/D轴上3~8轴处;1/E轴上1~2轴间、3~9轴处及1F轴上5、7轴处,共22处;所有上下贯通的弱电竖井内均采用-40×4热镀锌扁钢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在引上点间无梁处用-40*4镀锌扁钢连接(图示点划线处),并在距最底层地板0.2m引出做盒,然后用40×4的紫铜排引上与竖井内的LEB连接,竖井内需接地的设备均用ZRBV-1×10与LEB连接,弱电机房设LEB,用BV-1×35mm2 PC32与接地干线连接。

4、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相应质量保证措施

4.1 接地体

a. 接地体埋深或间隔距离不够;

措施:按设计要求施工并核对相关规范。

b. 焊接面不够,药皮处理不干净,防腐处理不好;

措施:焊接面按质量要求进行纠正,将药皮敲净,做好防腐处理。

c. 利用基础、梁柱钢筋搭接面积不够;

措施:应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焊接长度。

4.2 防雷引下线敷设

a. 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

措施: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4.3 接地干线安装

a. 扁钢不平直;

措施:应重新进行调整。

b. 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

措施:应按规范要求整改。

5、质量记录及验收程序

a. 镀锌扁钢或圆钢材质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报验监理批复合格。

b. 防雷及接地施工预检、隐检记录。

c. 防雷接地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d.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6、结语

接地系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竣工时建筑工程防雷检测结果,同时对变配电所设备、低压电气设备、弱电设备起到有效的防雷保护作用,接地系统的施工注重细节性同时需要合理安排,为辅助后期电气工程安装工作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3]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S]

上一篇:分析建造师制度下中小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队伍建...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中PLC应用问题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