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

时间:2022-04-18 11:10:27

论述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

【摘要】上肢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在经过相应的复位手术进行固定之后,通常都会造成患者行动不便以及患处疼痛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将这种问题的影响降至最低,护理配合开始显现出其独特优势,因为其可以运用相关良好的护理,与手术复位的具体操作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康复效率和康复水平。因此,为了能够将这种护理配合以一种更为清晰的方式为相关医疗工作者呈现出来,本文将紧紧围绕着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这一中心主题,从相关病例出发,对其所使用的护理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上肢骨折;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75-01

前言

上肢骨折是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因为该患病部位是处于人体的上部,因此经常会给患者的实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当然,就这种不便而言,其在相关医疗机构的医疗理念以及医疗技术的更新之下,已经逐渐获得了相应的改善。因为我们知道,就一种疾病而言,其实际上包括有两个主体,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患者与医生,手术前和手术后。通常来说,只有包括医生和患者在内的两个主体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均处于一种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以及互相反馈的状态之中,整个疾病才有可能得到及时完善、以及有效地开展,而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之下,与护理配合相关的实验和理论不断开展并丰富起来。

一 研究资料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某一医院的2014年第一季度住院治疗的100例上肢骨折的患者。入院时经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上肢骨折。其中,纳入标准为诊断上肢骨折,需手术者经手术成功治疗后。排除标准:心功能Ⅱ级以上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者,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病情伤情严重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者。

二 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

事实上,就可用于上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而言,其可以大致表现出一种多样性的特点,总的来说,我们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开放性手术的护理

手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有无手术禁忌症。患者因受伤常伴有烦躁、紧张、痛苦,护理人员应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安慰。手术后去枕平卧,将患肢抬高到心脏水平,目的是减轻肿胀,有利于静脉回流。2d内卧床休息,3d后可下床活动,坐走或下床时上肢用三角巾悬吊。如用加压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等治疗上肢骨干骨折,手术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折叠或扭曲,引流液不能逆流,引流管低于切口平面。如有粉碎性骨折,如尺骨冠突粉碎性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差,而用尺骨冠重建技术则预后较好。

2、手法复位的护理要点

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并监督,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需要保持正确固定姿势,站立时挺胸提肩,卧位时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局部未加固定的情况下不可随便更换卧位。护理人员经常检查固定情况,既保持有效固定,又不能压迫腋窝。告知患者及家属,若发现患肢麻木、发凉、运动障碍时,说明固定过紧,压迫血管神经,应及时调整固定。

3、石膏固定后的护理

石膏固定到完全干固前,容易发生断裂或受压引起凹陷变形。告知患者48h内不要按压石膏或将用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防止产生凹陷压迫皮肤。抬高患肢时应托住主要关节。为了促使石膏迅速干固,可使用电灯烘烤。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凹凸的形状垫好软枕头,并保持石膏清洁,防止被污染。若患者主诉固定肢端疼痛或跳痛、麻木,检查时发现肢端出现紫绀、温度降低、肿胀,可能预示着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检查,必要时做减压处理或拆除石膏。并应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压伤。

4、患者疼痛的护理

上肢骨折后,一般1~2d内疼痛会非常明显,护理人员应协助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减轻疼痛。协助患者改变,放置于舒适的功能位。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与好友谈话等。必要时遵医嘱予患者止痛药。

5、功能训练

早期加强功能训练有利于骨折后的康复。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床上活动,如做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指导患者做固定外上下关节的运动,每小时一次,拆除石膏夹板固定外练习肘关节的伸屈、旋前、旋后动作,健侧肢体每日做关节全范围运动。护理人员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患者讲清楚,使之能有信心、主动、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前臂骨折不应做前臂旋转活动等。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疲倦,不应使骨折部位发生疼痛。早期锻炼还能有效防止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即四肢骨折并发症导致的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

6、加强营养支持

患者手术后应加强营养,嘱家属给予患者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合口味的饭食,注意钙质的补充,忌食坚硬、辛辣、油腻的食品。如手术前即有基础疾病,全身状态差,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嘱家属给予患者蛋白粉口服,或配合医嘱给予丙种球蛋白加强免疫力。患者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不利于术后恢复,尤其是老年患者。

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在手术后,相关医生护士需要时刻叮嘱患者出院后不可急于剧烈运动或劳动,避免提、抬重物。定期复查,有问题随诊。

三 结果讨论

我们在上一节中对上肢骨折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护理配合方法和功能训练手段,而这些手段实际上已经较没有采用相关护理配合方法有着明显的作用。不过,就这种作用而言,其实际上又存在的很大的差异性,因为我们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手段与其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在采取护理干预方法的选择时,需要对其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考虑。相关资料表明,有很大一部分老年骨科患者都在经过相关手术之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例如营养不良、神志不清、肾功能不全等。但是在本文所使用的那些方法中,我们发现,采用规范化护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小,仅4.2%,且无严重并发症。笔者体会,在护理上肢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教会患者正确的功能训练方法尤其重要。文献报道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上肢骨折的患者恢复主要肌群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恢复关节活动范围,改善疼痛。同时我科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的规范化护理,使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规范性,能更好的配合医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上肢骨折患者应针对不同治疗配合以不同的护理,做好功能训练、疼痛的护理及营养支持。规范化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本文中针对上肢骨折患者护理配合的研究资料、验收标准以及其试验中所使用的配合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一种与复位手术相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上肢骨折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配合,对于进一步提升骨折患者康复效率和康复速度来说,有着十分关键和有效的现实意义。当然,就这种骨科患者的护理配合而言,其实际上就是一种护理干预,而这种干预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实际上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相应变更,因为只有合适的方法才能够在相应功能恢复训练的配合之下,有效地减少或降低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32)

[2]姜芬芬.5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11)

上一篇: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 下一篇:家庭式襁褓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