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包装――教学中的“每一块糖”

时间:2022-04-18 08:14:19

用心包装――教学中的“每一块糖”

秋天,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小燕子第一次回来说:“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妈妈鼓励孩子再去观察。第二次,小燕子说:“妈妈,冬瓜是青色的,茄子是紫色的。”妈妈激励孩子再去观察。第三次,小燕子高兴地说:“妈妈,冬瓜上有细毛,茄子柄有细刺”。燕子妈妈笑了。

我问:“孩子们,小燕子是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冬瓜和茄子的?”

学生很快说出来:“大小、颜色、触感”。

我又问他们:“你们也很细心,如果你是小燕子,你还会从哪些方面去发现它们的不同?”

学生说:“冬瓜是躺着的,茄子是挂着的;冬瓜毛茸茸,茄子皮光滑;冬瓜和茄子的味道也不一样……”

顺着他们的讲解,我板书出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事物:可以写出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姿态、触感、以及味道”。接着,我也让他们续编故事:如果小燕子飞到果园里,会发现哪些水果?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写作指导融入一个情趣盎然的情景中,不生硬、不枯燥,学生潜移默化中便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2)多彩包装,精彩纷呈。

常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一说起写日记,有的学生便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他们不愿写作文,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我开拓学生的练笔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积累素材。

我为学生设计了:小记者采风(激励学生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小大人说事(针对生活中的奇闻轶事进行解说点评)、我家的故事、我们班的新鲜事、新闻点评(针对报刊新闻的事例进行点评)、读书交流、人物点评(点评名著中的人物)等多种写作形式,让他们自由选择内容,引导他们打开生活的每扇窗户。学生爱上了这形形的练笔方式,也不发愁写作文了。

4. 阅读教学,神奇五彩的泡泡糖

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展示实物、播放录像,使课堂形象直观。

比如,我在教《画杨桃》时,由于北方的孩子很少见过杨桃,因此,也不可能明白从不同角度来看杨桃的样子。在教学前,我从超市买了很多杨桃,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的五棱形,然后,把它放到讲桌子上,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学生们很激动,那节课,他们至今还印象颇深!

在教学《荷花》一课时,为了拉进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我用心制作了幻灯片,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现出荷花的千姿百态、高贵典雅,学生们好像走进了荷塘,身临其境,体会到了荷花的美丽迷人。

(2)虚拟场景,演绎人物,走进文本世界。

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东郭先生和狼》、《快乐王子》《奴隶英雄》等课文,都有很好的故事情节,我常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孩子主动进入文本,使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发生共鸣,用心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希望每一位有爱心、有智慧的艺术家,都来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用心设计、精心包装出颗颗诱人的“糖果”,把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得甜甜蜜蜜,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收稿日期:2013-07-12

上一篇:谈课革后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语文教学,应该“读”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