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18 07:59:26

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探讨腹腔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奇数组为观察组5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外观美、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显著减小腹部创伤程度,机体恢复快,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又称子宫平滑肌瘤,近几年已经成为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多见于 35 ~55 岁,大部分没有明显症状,少数会出现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最终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1]。其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且停药后肌瘤逐渐增大到原来大小,故药物治疗受到一定限制,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成为主要治疗方法[2]。开腹子宫肌瘤术(TAM) 是较为传统的手术方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LM) 被广泛应用到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上来[3]。我院对 2010年1月至 2013 年1月期间行传统开腹和腹腔镜下完成的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进行总结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 26~52 岁,平均(35.28±6.31) 岁,体重47 ~62kg,平均体重为(52.4±2.7)kg。子宫肌瘤的直径为2.4~8.3cm,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疾病诊断标准[4]。术前均检查子宫大小及肌瘤突出部位,并通过阴道超声进一步确定肌瘤位置和数量。术前 2 d 使用皮维碘( 1%) 和双挫泰软膏涂抹阴道。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排除合并其他盆腔病变、无内膜不典型增生、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及合并其他因素( 如输卵管阻塞、多囊卵巢综合征) 导致不孕的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肌瘤大小、数目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 在下腹正中直切口或耻骨联合上弧形切口,直视下切开腹壁,进入腹腔探查子宫肌瘤大小、数目、位置,于两侧阔韧带无血管区造洞穿过止血带,予缩宫素 10U 子宫体注射,常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0/1 可吸收线缝合瘤腔及肌壁,清理盆腔后以可吸收线缝合腹壁切口及皮内缝合皮肤。术后肌内注射 20 U 催产素 2 ~4 d,术后一周方可拆线。

1.2.2观察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及头低足高位,充入CO2造人工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 13 ~15 mmHg( 1mmHg = 0.1333kPa),作 3 个穿刺孔置入手术器械。术中在子宫体部注射 6 U 垂体后叶素加强宫缩以减少出,从脐孔插入腹腔镜,切开肌瘤表面假包膜,逐一剔除肌瘤,剥出的肌瘤用电动粉碎器旋切成条状自右下腹孔取出,然后缝合切口。术后注 20U 催产素 2 ~4 d,术后第 5 d腹部拆线, 术毕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和切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 ) 表

示,采用 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近几年非常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呈年轻化且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虽然此症属于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可引起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贫血、腹块、白带增多、疼痛及压迫症状,甚至导致妇女不孕及流产等恶性后果,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5]。随着女性育龄年龄的推迟,未育妇女罹患子宫肌瘤的患者逐渐增多。女性对生殖内分泌健康状况日益重视,大部分的女性要求保留子宫的完整性[6]。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传统的开腹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及阴道式手术等。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外观美、创伤小、疼痛轻、排气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盆腔粘连较少等优点,手术视野比较开阔清晰并容易发现病灶,不易损伤其他器官,操作可靠安全。随着腹腔镜设备的完善及手术技巧的成熟,使许多过去的禁忌证逐渐转化成为相对禁忌证或适应证[7]。腹腔镜手术不能直接触摸子宫发现小的肌瘤,故术前 B 超检查明确肌瘤的类型、位置、大小及数目非常重要[8]。传统的开腹式手术是经典的术式,已经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其优点在于直视视野、显露好、肌瘤清除彻底,不易受肌瘤大小、数目、位置的限制。但该术式由于腹部切口愈合缓慢,损伤大,易出现伤口感染,术中出血较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可能伤及周围组织而引发不孕等相关的并发症,达不到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总之,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外观美、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显著减小腹部创伤程度,机体恢复快,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故此方法为一种治疗此症即安全又有效的手术方法,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虹,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对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50~51

[2]隋云娜,子宫肌瘤剔除术各种方式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123~124

[3] 赵艳,马瑞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3~44

[4] 来佩琍,妇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228.

[5] 仇燕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37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57

[6] 徐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40 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4):323~324

[7] 黄晓莉,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91~4992

[8] 乔江丽,赵恩锋,彭红梅,等,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式的比较[J],河北医学,2012,18(6):732~734

上一篇:扁桃体切除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