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时间:2022-04-18 07:11:14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新课标自推广以来,老师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文本在内容的安排上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专题式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给语文教学送来了清新的空气。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写作准备:参与生活,博览群书

学生在校时间长,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见识不高,语言贫乏。因此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拓宽知识积累,是引起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利用此机会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大课堂,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多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而新课程文本中有“名著导读”从而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舞台,通过优秀作品广泛了解中外政治、文化、历史的面貌,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有了参与生活,博览群书做基础,还要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了思考,才会长见识,而只有思考才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灵魂。

二、训练方式:先读后写,一课一得

新课程文本的编排是一个单元一个专题,因此我觉得应该以文本为例子,以范文为精读解析的例子,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解能力,或谈写作技巧、艺术特色,或谈精读后的思想感受,或谈对某一人物的认识、评价,或联想、类比与该文相似的其他文章,或者背诵体味文章精彩的语言,只要阅读后心为之所动,确有启迪,都可尽情发挥。这样采用的“先读后写”的方式是以专题式的一篇或多篇典范的精美的文章为阅读基础,点拨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快速写成“一课一得”的心得体会。这样的训练方式主要通过阅读让学生揣摩、比照而心有所通,读而有得,用有所倚。

三、课堂教学:课内精讲,先放后收

上作文指导课,要避免多讲、滥讲。老师在课上讲,不如给学生以例子。这是因为教师讲了太多的理论,学生没有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并未真正体悟到老师指导的方法,反而抹杀了学生想表达的欲望。因此课内精讲的原则是给学生实例,让学生多读、多思,让知识自我体悟内化。

写作的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因此不必给学生过多的束缚,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写多少字,限于多长时间写完,否则就怎样怎样,因此我们不必强求学生,应采用“得法于课内,活学于课外”的方式:老师布置作文后,先做课内指导,再延伸到课外去完成,给学生一个观察生活、搜集资料的机会,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思维与写作环境,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可允许他们有停顿、间歇,亦可迟交、缓交,到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速度,努力赶上,以便尽快地与大家同步,这就是“先放后收”。

四、批改方法:自批自改,互批互改

以前我在办公室批作文,勾出一些错别字,画出些病句,用线条调整某些语句、语段,然后写出评语,给出了分数,这样批作文费力不讨好,学生对评语的关注也因长期使用同一种批改方式而失去兴趣。因此我改变了批改的方式,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的做法是先在全班作文中挑选不同层次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作文,由老师精批,作为学生批作文的样板,让学生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以他们为中心,互相交流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交换修改或自改,最后交老师检查。同学间互相修改作文,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遇到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以便取得共识。

五、讲评与评价:师生共评,激励为主

传统作文讲评,是教师批阅作文以后,列出该次作文的一大堆优点,一连串毛病,一一向学生通报。学生听后,有优点者得意洋洋,犯毛病者垂头,无优点无毛病者,则不痛不痒。有时,教师还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忧愤带进讲评,把师生之间原本融洽的关系弄得很尴尬,学生未必有收获,优点未必得到发扬,缺点未必得到纠正。因此作文的讲评仍然以学生为主体,写作之时已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修改时又吸纳了同学们的高见,一定会感慨良多。因此选出典型的文章,教师要很好地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讲评,让他们在讲评中畅言得失,而教师以导演的身份参与作文讲评,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点拨,让他们或记取教训,或发扬优点,让作文讲评落到实处。

文章的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该本着激励的原则,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让他们在点滴中获得进步,使作文教学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教师企业实践助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下一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