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探究

时间:2022-04-18 03:13:36

基于课堂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探究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国家部署了“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通两平台”发展任务,必将大大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将改变学校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会引起教学的多方面变化,出现多元化的学习形式,但课堂教学形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形式不会改变。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资源同步建设、贵在应用的原则,让教育信息化为高质量课堂建设服务,为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去的十几年,多数地区实现了互联网“校校通”,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基本上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从大部分的农村学校日常课堂教学看,信息技术在应用上还很不理想,更多停留在示范课做展示之用。究其原因,有信息技术设施不足、教师应用技术能力较差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与教材相匹配、适应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还不够多,教师真要备一节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上没有减轻负担,而是不堪重负。因此,我们看到的常态课仍是传统的课,看到的使用多媒体的“精彩课”往往是示范课、参赛课等。

要让教育信息技术像手机服务人们日常生活那样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施惠于师生,就必须让教育信息技术在应用层面贴近师生的教与学,为建设高质量的课堂服务。

实施与教材相匹配、直接对接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研发和整合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让教育信息技术服务师生,让教师积极参与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解放教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实现减负、高效、高质。让学生在更直接、更生动、更有趣的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实现会学乐学。

教育技术信息资源建设要贴近课堂、贴近课程、贴近学生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紧贴课堂教学,建设与教材相匹配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教学的迫切需要,建设好这样的资源可以让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受益。除建设与教材、课堂相对接的教育信息资源外,还需要建设与课堂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建设适应师生学习的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积极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要适应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教学资源不仅让教师能辅助教学,也可让学生自学探究。要适应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教学资源可供师生多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既能满足教师讲授式教学、学生接受式学习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需要。要适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资源适用于多元化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自选信息超市”。

信息技术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教材,必须严格把握科学性、正当性和对象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教科书认为主教材,甚至作为唯一的教材,因此非常重视教科书建设。加之教科书有很好的传承历史,由国家把关,是比较科学的、正当的,也是符合各阶段学生接受能力的。而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相比还是初始化阶段,又具有建设主体多元、层次多面、标准多样等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好科学性,确保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把握好正当性,确保教育效果正向性;把握好对象性,确保适应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实施与教材相匹配的直接对接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建设者要吃透课程标准,要全面把握教材内容,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要开发精选信息素材,要优化教学模式,要整合适应高质量课堂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

开发整合的教育信息资源,要突出基础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基础性重点体现在面向所有师生的需求,瞄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开放性重点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原课件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组合,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还可适应个性化需求。选择性重点体现在信息资源多种多样,有选择余地,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尽快适应教育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成为有能力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的教育教学能手。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 下一篇:对情境英语教学法的认识、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