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新预算法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18 02:07:10

基于风险管理的新预算法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内容和新预算法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介绍,并提出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预算法 风险管理 财务管理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内容

高校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筹资风险:高校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贷款后无法偿还,造成人才流失以致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可能性;二是投资风险:高校利用资金、无形资产等对校办企业或其他单位投资造成资源损失的可能性;三是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部门因操作违规、疏漏等因素,使学校遭受投资失误、存款流失、资金诈骗等实际损失的可能性。

二、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高校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新预算法中明确规定,预算管理应包括政府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目前我国高校已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类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工作当中。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涵盖面将会进一步扩大,如课题收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等。其次,新预算法延长了预算年度。高校预算将有现在的“一年一预”逐渐过渡至跨年度预算。这就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大预算”的理念,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二)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精细度

新预算法对部门预算的所有环节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其目的在于加强预算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过去我国预算体系主要包括功能类与经济类两种,财政预算公开以功能类体系为主。新预算法规定经济类也应纳入公开的范畴,这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政府不同职能的支出差别。

在高校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两套预算,分别用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校内管理。在新预算法实施后,由于实行功能类预算与经济类预算双向管理,过去高校预算管理“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高校预算编制工作不仅更加立体,而且对预算数、预算调整数与决算数三者的对应关系有更严格的要求。一旦高校内外预算出现差异,不仅预算将无法继续执行,还会造成资金支付困难,增加财务风险。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公开度与规范性。

新预算法新增了大量增强预算公开与审查、监督的条款,这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表明,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15%,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社会各界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关注程度大幅提高。在新形势下,高校在资金使用中应由过去“追求利益最大化”转变为 “追求风险最小化”,以确保资金安全性为前提实现投资收益,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管理规范。

三、新预算法下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完善高校组织规划控制。从职务分工的角度来看,应坚持岗位分离制度,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从机构设置的角度来看,应加强部门间的牵制与监督,如物资采购部门与会计部门相互独立,保证各部门的职权相互分离;二是将财务人员的培训、待遇、绩效考核纳入内部控制之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一是推行“零基预算”。在执行“零基预算”时,应号召高校全体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各级领导应确保部门人、才、物配置均衡。以此为基础,对各项资金支出的可信性进行论证、调研,并进行适当调整,使预算计划能够满足高校教育、科研等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二是完善考评、监督机制。良好的预算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作为后盾。高校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监督机构,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反应。同时,还应对各部门的预算申报与执行的关联性进行考察,从而在考察预算编制能力的同时,为今后申报预算计划的可信度提供必要的资料;三是加强“例外管理”。预算是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而制定的。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这就造成预算计划与高校实际发展需要可能存在差异。强化“例外管理”,能够帮助预算执行者在面对预算外的业务活动时能够有章可循。

(三)完善会计系统

一是合理控制负债水平。优化资本结构模式是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落实集体审议、重大筹资决策等制度,对筹资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建立健全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将高校的各项经济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使高校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三是强化内部财务控制。首先,高校应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学习新的政策法规。财会人员只有深入领会新预算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在工作中自觉执行;其次,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已经发生的业务活动进行准确记录,以货币计量的方式将经营结果在会计报表中披露。通过加强对高校会计系统的控制,降低管理风险的发生率。

四、结束语

虽然高校是非营利组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风险是高校日常经营活动中无法规避的问题。新预算法的颁布,对各部门的预算、决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从各方面加强预算和财务控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121-122

[2]黄华红.新预算法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15(14):85-87

[3]洪佳丽.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广东科技,2015(16):24-26+23

上一篇: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医院成本管理 下一篇:探析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