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增长极”视角的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2-04-18 10:58:30

基于“旅游增长极”视角的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从“旅游增长极”视角对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首先,根据陕西体育旅游资源与发展现状提出“一心三部双核联动”的发展战略;其次,对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时空发展顺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以市场为主导设定了陕西省三个核心区体育旅游发展主题。借此为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陕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旅游增长极”;体育旅游;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55-04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消费习惯的改变,旅游者已经从传统观光型旅游转向了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方式,要求亲自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去。而且伴随着中国倡导的“全民健身”的运动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体育产业中本源产业的成长和载体产业的形成,这为运动休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广大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体育活动,这种新兴的旅游项目称作体育旅游。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依赖于目的地旅游资源,也依赖于市场消费的导向。三秦大地地形地貌变化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借助“旅游增长极”理论对陕西的体育旅游进行规划。本文对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增长极点的设定、时空发展顺序以及陕西体育旅游市场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做了宏观规划,以期为陕西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新方向、促进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应采取“一心三部双核联动”的发展模式

由于陕西三个地域的区位条件各有侧重,资源优势各有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分布不均衡,在现有条件下,陕西体育旅游产业要优先选择旅游基础和体育产业基础良好的区域,充分利用“内”和“外”环境的优势,合理布局体育旅游项目。即在“旅游增长极”理论指导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再通过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把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循环到给其他周边区域,以热点促温点,以温点带冷点,推动整个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陕西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现有基础,本文认为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应在“旅游增长极”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心三部双核联动”的发展模式(如下页图1所示)。“一心”即以西安为整个区域的发展核心,优先发展,也就是热点;“三部”是根据陕西的地理、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基础把陕西划分为关中、陕南和陕北三个部分;“双核联动”是指在陕南和陕北分别选取两个增长极点,也就是温点。热点作为龙头型体育旅游经济增长极只有进一步融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全球旅游经济体系中,通过不断提高作为热点的国际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再通过旅游强大的联动效应向周围扩散,带动周边的体育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起到辐射和聚集效应,推进陕西全省的体育旅游的联动发展。

二、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时空顺序

产业发展的规律表明区域内要根据各地区所提供的资源,把尽可能有限的比较稀缺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进行有步骤、合理利用,促进区域的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增长极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以及计划与扩散效应使得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链的完善。而增长极的不断成长加剧陕西省内体育旅游空间的不平衡,导致陕西省内体育旅游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有互相联系,共同构建陕西省体育旅游经济增长中心和旅游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由原先的“点―轴”地带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网络式全面发展模式。基于陕西体育旅游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开发现状,认为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时空发展顺序应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优先发展关中核心区的龙头型增长极――西安。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门户,是陕西所有优势资源的聚集地。首先,在交通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省内公路交通以西安为中心成“米”字形交通骨架基本形成,西包高速公路全线开通,同时从西安开通了至陕南、陕北的多条旅游线路和专线。铁路方面西安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方向开往拉萨的必经站,郑西高铁、西延动车等快速列车的开通,使陕西的交通更加便利快捷。航运方面,咸阳国际机场作为中国重要的航空港,是陕西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其次,西安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和遗迹,如大小雁塔、华清池、兵马俑、大明宫遗址、城墙、唐城墙遗址等。又因关中盆地西安南靠秦岭、北依北山,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如太白山、少华山、骊山等,还有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此外,渭河、泾河、汉江、丹江等众多水洗流经陕西,也成为陕西发展体育旅游事业的优质资源。其次,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是发展旅游业最早也最成熟的地区,现已形成了以“观帝王将相坟陵宫阙,游儒道僧尼庙寺院观”为主的旅游体系,旅游基础设施是陕西最完善的地区,接待能力也是最强的地区。最后,西安已经具有一定的体育旅游基础。如西安在1993年以来利用古城墙举办的国际城墙马拉松比赛,规模和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越来越强大,并在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旅游金牌项目。并通过华山、太白山山势的险峻举办了国际性登山、攀岩大赛,有效地提高了知名度和服务接待水平。综合以上原因,陕西要集中所有资源优先发展西安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在短期内形成教导的增长倾向,在这一阶段,打造陕西明显的增长极以及区域的不均衡发展态势。

第二阶段是由龙头增长极向重点增长极扩散转变的过程。当以西安为首的关中核心区形成的过程中,不能放弃对重点增长极的培育,在龙头增长极形成以后,要使龙头增长极向陕南和陕北两个核心区扩张。而且作为陕西体育旅游的增长级西安的发展需要周围的“点”给予支持并提供发展空间,所以不能简单地只是龙头增长极不断加强其极化作用,更要注重其扩散效应,也就是要对陕西的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进行二级增长极点的设置和培育。

选择延安、榆林两市作为陕北核心区的增长极,是由两市作为陕北的两大行政中心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社会经济效益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首先,从资源基础来看两市资源丰富、各有差异。延安作为革命传统文化的聚集地,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宝塔山等红色资源;有黄河壶口瀑布、洛川黄土、乾坤湾等地质奇观资源;有蟒头山、凤凰山、劳山等森林自然景观;还有延安三鼓、剪纸、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榆林因为紧靠内蒙,所以拥有浓厚的塞外风光及风情,境内既有沙漠成片也有“四河四川”①相间;有万里沙漠以及沙漠明珠“红碱淖”;有万里长城镇北台和大夏国都统万城;还有最具原汁原味的陕北风情。其次,两市都具有良好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经济支持。榆林、延安两市主要能源为主,经济基础良好。延安公路是陕西“三纵四横五辐射”网络北线的枢纽,西―延―包高速路全线开通,同时还开通了多条旅游专线;铁路方面,延安可直通北京、安康、上海、榆林、西安等地;延安至西安、北京、重庆、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均有往返航班。榆林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方面优势与延安相媲美,同时还有通航394公里的东部黄河水运优势。

选择汉中、安康作为陕南核心区的重点增长极的理由与上相似。首先是资源优势。汉中和安康因北临秦岭,南靠巴蜀山区,所以山水如画、风景秀丽,是陕西自然旅游资源最优美的地区。如安康有南宫山、鬼谷岭、上坝河等国家森林公园,汉中有佛坪、长青、略阳大鲵、汉中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古汉台、拜将坛、汉中古城墙遗址等汉代人文景点。其次,这两市与商洛相比,经济基础以及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更强。

第三阶段是由四个重点增长极向周边县、地区的全面扩散、全面发展,最终形成由点到线到面的陕西体育旅游网络发展框架。这种发展框架是在前期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旅游产品、信息、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等要素的组成的交通、信息流通网。陕西体育旅游的网络空间的结构可以把分散于陕西省境内的各种资源、企业、行政部门等组成一个具有功能各异、具有不同等级的点轴线、分工合作的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合作的经济体系,实现整个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这种网络结构在更大范围内也会形成新的增长极,将区域内的体育旅游经济技术优势向周围扩散,在更大空间内将更多的资源进行再调整。

三、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及市场主导规划

陕西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并结合陕西各地区的资源优势选择不同侧重点的体育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一)关中核心区以都市休闲体育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关中核心区是陕西体育旅游产业龙头增长极――西安的所在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和杨凌。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全省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最早的地区。据统计,参与体育旅游的人群是收入在中间阶层,关中地区人均年收入在3~10万的人口和家庭的中间阶层的占总人数的40%以上。所以游客对于都市休闲体育旅游旅游的需求强大,又因关中地区的存在多种都市体育休息旅游资源,如近十年来,陕西省陆续投资建设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安市环城体育公园,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体育游览及健身的场所。随着人们外出休闲旅游的兴起,关中地区许多户外俱乐部已经陆续建立。同时由政府组织策划的大型体育赛事相继在关中核心区举办。例如,2012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超过既往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 000名外籍运动员参加比赛。杨凌利用1 500多亩的水面成立了“水上体育休闲中心”,开发了水上快艇、水上自行车、水上飞机、牵引滑水、沙滩游泳等多种体育游乐项目。

关中核心区应通过政府这只手建立起全省的会员制“休闲体育旅游俱乐部”,俱乐部全权把握全省的体育旅游项目,并组织会员参加各种休闲体育旅游项目。首先在体育旅游产品的规划上体现都市休闲体育旅游的主题。例如,可以利用秦岭优势,开发“周末爬山”、“万人静走终南山”、“漫步环城公园一圈游”、“市内名胜古迹健身游”等相关体育旅游活动。其次,要打造随季节变化的体育旅游产品――“春卖绿、夏卖凉、秋卖红、冬卖白”的主题产品。

(二)陕北核心区以红色风情体育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尽管近年来陕北各地积极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但是还停留在静态的观光型体育旅游,参与体验性不强。发展陕北核心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必须走出以往的战略路径,把静态的革命文化事迹转变为具有较强参与性动态场景的体育旅游产品。

按照榆林和延安体育旅游资源基础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延安增长极的主题定位于红色风情传统文化体育旅游,榆林增长极的主题定位于边塞风情体育旅游。

延安开发红色风情传统文化体育旅游首先应“红”融“体”,利用红色旅游资源通过现代技术和手段让游客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不仅丰富体育旅游的内涵,而且扩展红色旅游外延。例如,在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举办登山、攀岩比赛项目;在南泥湾再现开荒种植的火热场面,游客可以认领田地进行种植;还可以以瓦子街战役、延安保卫战等历史故事为战争蓝本,设计角色扮演,让游客体验战时生活和战时场景;还可以开展名目繁多的长征健身游,从延安徒步壶口瀑布、黄帝陵等周边县区景点景区。其次,延安还可以开发民俗体育旅游项目,以陕北秧歌、延安五鼓、①耍狮子、等特色民俗资源为主体,打造游客参与并形成竞技的多类型体育旅游产品。再次,利用“延安生活方式”开发精神主导的体育旅游产品。“延安生活方式”是在黄帝文化的根上长出了革命文化的枝叶,是以战时生活、崇高的精神生活理想为主的生活方式,是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勇于奉献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最后,通过原汁原味的陕北乡村生活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延安保留了原始的农耕方式,铲土、打夯、垛庄稼等农忙活动也可以让游客参与。

榆林应以边塞风情为主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首先,榆林体育旅游开发战略必须抓好沙漠主题。随着生态旅游越来越受旅游者喜爱,而榆林的毛乌素沙漠及沙漠明珠“红碱淖”成为榆林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利用沙漠资源可以开发像沙漠徒步、与骆驼为伴穿越、沙漠生存挑战赛等沙漠探险体育旅游项目。其次,要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地质地貌优势,开发高原体育旅游。陕北基本地貌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黄土塬、梁、峁、沟、塬,可以利用多变的地形特点开发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摩托车挑战赛、赛车、骑马、骑驴等比赛项目,是发展现代高原体育旅游的最佳地点。再次,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旅游的开发。榆林市有藏、蒙古、苗、哈尼等24个少数民族,所以开发具有参与性的体育旅游产品时不能损害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因为民族的就是特色的、就是世界的。

(三)陕南核心区以户外生态体育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陕南核心区包括汉中、安康两个增长极,而这两个增长极在体育旅游资源、经济联系、旅游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两市均属于陕西南部背靠秦岭、南邻巴山,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户外生态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据统计,陕南水资源总量为314.5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0.7%,其中安康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11 600立方米,是西北之最。陕南两个增长极可以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水上体育旅游项目,与陕北核心区形成优势互补。例如,在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瀛湖上开展划水、赛艇、垂钓、游泳、赛龙舟、竹筏比赛等旅游活动;在汉江开展“汉江冬泳”、“汉江垂钓”等赛事;在丹江、岚河等急流险进的河川开展刺激冒险的漂流活动。陕南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植被率高达60%,在全国实属少见,安康的地1 858 496公顷,森林覆盖率62.5%,森林覆盖率及覆盖面积均居陕西省第一位。针对陕南的森林资源可以利用体育部门专业优势组织登山、探险、户外生存挑战、攀岩、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等体育旅游活动,还可以户外如高架绳网等专门训练活动。总之由于两个增长极资源相近,开发旅游活动要各有侧重,通过两市联动发展体育旅游,形成共生性两市联动发展模式,可大大提高陕南体育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雪松.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2] 李鸿亮,侯陵忠,李世荣,等.陕北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报,2010,(3).

[3] 陈治强.安康体育旅游定位与开发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2,(6).

[4] 钟晨.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5] 孟峰年.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分析[J].体育科学,2004,(10).

[6] 王晓乐.延安民俗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初探[J].新西部,2009,(10).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anxi tourism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growth pole”.First of all,it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of three dual core linkag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anxi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Secondly,it also described the order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Finally,it sets up the themes of three core areas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which takes the market as leading.It wish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which to promote Shaanx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tourism growth pole;tourism sports;development strategy

上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结算课程的建设 下一篇:大型工程开发对社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