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照应结构严

时间:2022-04-17 04:26:13

过渡照应结构严

一、过渡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个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个意思,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其作用就在于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读起来有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小标题过渡。在文章各部分之前冠以小标题进行文章整体的过渡。这种形式使各个段落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遵守规则就是善待亲情》一文中,作者通过“惜生方可安定”“守规方可致远”“听劝方可智明”三个小标题,使文章的层次与段落之间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2.排比过渡。即用排比句做文章各层或各段的首句或结束句,构成层次或段落间的排比,由排比句引领过渡。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法制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一文就是采用这种过渡方式。文章的中间三段每段开头的句子分别是:“人生如歌,责任为曲,乐曲相和,方知歌之动听”“人生如山,责任为引,循引攀山,方知山之高耸”“人生如海,责任为塔,灯塔指引,方知海之辽阔”。在这几个过渡句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始终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责任”,观点鲜明,中心明确。

3.句子过渡。所谓句子过渡,就是在上下段落之间增加一个简短的句子,使之承上启下,衔接紧密。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给小陈的一封信》,文章的开篇作者引述材料后,“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小陈,你举报父亲的行为表面上是犯上之举,而实质上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善意之为”一句顺势引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善意的“无情”。作者运用句子过渡的方式,使文章的转折自然流畅。

4.词语过渡。词语过渡的方式,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衔接起来,使上下文连贯。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段落的开头。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少年勇担当》,文中作者在充分肯定小陈的行为后,由“可是,社会需要更多这样暖暖的‘小陈’,来升温这冰凉的时代”一句转入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句中的“可是”,使文章由此过渡到现实中来,简洁明快,转入自然。

二、照应

所谓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常见的方法有: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等。

1.首尾照应。这是文章中最为常见的照应方式,即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紧密呼应。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给老陈的一封信》一文,作者开篇写的是“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的心中是对您满满的爱!”而结尾处写的是“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请您用心体念她对您满满的爱。”文章首尾照应,既给人一种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又有概括全文、揭示中心的表达效果。

2.前后照应。即在文章中,前面的内容与后面的内容,互相照应。例如作文《双赢》,开篇设置悬念:苏觉和李明都想进入这家公司,而公司只招一个员工。两人面临着竞争。如何竞争?最后谁能胜出?作者在后面的行文中予以揭示,以此照应前面的悬念,使读者了然于胸。

3.文题照应。即文章的内容与标题相互照应,也就是以题眼为基点写下去,使文章始终围绕中心主旨。例如作文《我辈能腾飞》,文章的标题是“我辈能腾飞”,作者在行文中,每一自然段的开篇都是“我辈能腾飞”的语句,与标题完全一致。结尾处再次回扣主题“我辈能腾飞!”这样多次照应,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上一篇:地铁站也疯狂 下一篇:又是一年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