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导读活动设计策略

时间:2022-04-17 03:03:5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导读活动设计策略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实践。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是否真正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活动,成为衡量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突破重难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最集中体现,也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关键所在。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即成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笔者对“全国各省市语文获奖课”课堂实录进行了认真研读和分析,在平时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诵读品析,深度思考

古人云:“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思过半矣。”(清·刘大櫆《论文偶记》)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作者思路、了解写作意图、理解文章主旨的最佳途径。朗读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同样是主观化、个性化的体验行为,其获得的体验往往比无声的分析、推断等阅读方式更显得感性,更讲究意会而难以言传,所以也更需要尊重和呵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展开不同方式的读:有感情地朗读、快速地跳读、分角色扮演读、小组竞赛读、反复地齐读、细细地品读……一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往往就隐含在那些或优美生动、或简短精练、或含蓄隽永的关键语句里,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去对话、去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也许,这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就会在学生的自主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获得。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时,就多处展开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紫藤萝花盛开的语句,体会紫藤萝花的繁盛和旺盛的生命力;细细地品读文中蕴含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从盛开的紫藤萝花获得的人生启迪;反复地品读文中的中心句,思考我们应当怎样面对人生的挫折与不幸。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读,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美、哲理美。学生在独立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思考,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在遭遇不幸时,我们应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战胜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自然,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会得以顺利解决。

二、质难问疑,顺势利导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并产生一种焦急、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去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时候,不妨大胆地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疑惑,教师参与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关键时刻拎住重要内容顺势利导,自然突破。

在《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中,教师有这样的一个处理环节:让学生围绕诗歌内容,自己提一个值得思考、具有发现价值的问题。没想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诗歌的创造背景、诗歌中的意象选择、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的主题等,这些问题不就包含了本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吗?其中有学生对这句诗产生了疑问:“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问:老牛并没有死,它又和牛郎织女在一起了,牛郎织女获得自由幸福的生活了。为什么诗歌里的结局和民间故事里的结局不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么美好的结局说成在天上才有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紧抓这些问题,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发展:把这么美好的生活说成是天上才有,那么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他生活在怎样的现实生活中呢?接下来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本诗的写作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蹂躏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问题解决了:这就说明了现实生活太黑暗了,诗人郭沫若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由眼前灿烂的星空联想到美丽的街市,又由此想象到这样美丽的故事。

这样紧抓住学生阅读中的疑问,顺势利导,层层推进课堂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既突破了本诗教学中的难点,又把握了其重点,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三、争辩探讨,合作领悟

想要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很大程度在于教师能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这“动”,更多时候是指思维的“动”、言语的“动”。教师可以采用如“讨论、质疑、对抗、辩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思维舞动,在唇枪舌剑中解决重难点问题。

下面结合笔者教学《人琴俱亡》的实例来加以分析。文中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这是文章的教学重点。而“王子猷既已推断弟弟子敬已死,却一点也不悲伤”却成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参上的解释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于这个解释,我表示怀疑:就因为他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对弟弟的死竟一点也不悲伤吗?这两者能够成其为因果关系吗?又怎么能够表现兄弟情深呢?如果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梳理文章大意后,学生果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自己的弟弟死了,子猷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悖常理啊,怎么还能说他们兄弟情深呢?我于是趁热打铁: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各小组激烈的讨论过后,学生小A说:因为子猷也病得很重啊,他还想去见自己的弟弟最后一面,怎么能过度悲伤呢?学生小B说:不对!因为自己也病重,所以就不敢悲伤?那怎能说明兄弟二人情深?我认为“悲”“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其实子猷心里悲痛至极,只是压抑着而已;学生小C说:我同意小B的想法,但我认为不仅仅是强忍悲痛的问题。我觉得他是还不能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同学们为学生小C精彩的回答而折服。我接过话题说道:“是啊,最深的感情往往是最难以表达出来的,这里的‘不悲’‘不哭’恰恰是情深的体现!”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合作探究,激情争辩,在不断碰撞的思维火花中获得正确的理解,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

四、情境表演,升华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段)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代替原先由教师直接分析人物形象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让学生主动理解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借对封建社会底层读书人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抨击了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这样的文章写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那么,怎样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具体体会孔乙己命运的悲惨、体会封建社会的黑暗、人心的冷漠和麻木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表演孔乙己第一次来到咸亨酒店的情景,另一组表演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的情景,让学生从动作(“排”“摸”)、神态(“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颓唐”)、语言(“窃书”“读书人的事”“莫要取笑”“跌断”)、穿着(“穿长衫”“破夹袄”)等方面一一进行对比,通过表演,体验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孔乙己前后两种不同的心态和悲惨的遭遇,深刻体会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自身原因,从而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具体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适合表演,比如《市长》《威尼斯商人》本身就是戏剧,更适合让学生表演,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性格,把握文章主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学法指导,举一反三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说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道理。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就要让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能力,从课内最基本、最典范的知识中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在课外阅读理解中加以运用。

曾经看过一位老师执教的《奇妙的克隆》的课堂实录(该课获得“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给我很多思考。文章由4个小标题组成,即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位老师这样设计了主要教学流程:用“简介”的方法读第一部分;用“阐释”的方法读第二部分;用“分析”的方法读第三部分;用“提取信息”的方法来读第四部分。通过“简介”,理解概念;经过阐释,发现顺序;透过分析,明确作用;提取信息,了解好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层层推进,步步到位。

这位老师准确地定位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没有把教学的视点放在“教懂课文“上,而是放在“用课文教”上面。这个设计完全着眼于学生的阅读活动,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实践、体味着“简介”“阐释”“分析”“提取信息”等不同的学习方法,既深深理解了课文丰富的内容,又体味、掌握着这些学习方法,真正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掌握知识到习得能力,由课本知识类推分析这类的文章方法,使学生在课堂的课文学习中获得学习语文、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说明文阅读学法指导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所以,引导学生自主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不同文体的文章,不同特点的学生,每位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定位,都可能会带来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纵观这些优课实录,笔者觉得相同点是:优秀老师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独立的思考和体验,并把解决问题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

以上只是笔者根据一些优课实录整理归纳出的一些方法,在认识层面和概括表达上可能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只愿有更多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多多思考,寻求出更多更好的、更适合所教文本、更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之道来。

[参 考 文 献]

[1]袁源.我们为什么要朗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1(9).

[2]陈徟.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1(7-8).

[3]董鹏.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1(7-8).

上一篇:让心理一起“转校” 下一篇:把握起点 层层递进 实现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