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 师生共创精彩

时间:2022-04-17 09:16:08

构建有效课堂 师生共创精彩

摘 要:自主有效课堂是一种具有主动、灵动的课堂,是一种学生必须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再发展中提高。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为前提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有效

自主有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充满灵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精彩的课堂。自主有效的课堂应该实在的,而非华丽的,是精彩的而非表演的。因为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要改变传统的沉闷严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氛围向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教师要发挥导向的关键作用,积极发挥课堂组织者的作用,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道具、音像图片资料营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激起学生求知的急切感。

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存在着,区别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教师能否点燃兴趣。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主体,他们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会不断发生变化。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证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例如,课文《九寨沟》、《长城》、《兵马俑》等,选的是描写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散文。训练重点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美。课文中有些描绘一副副流动变化的画面、景物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语句和画龙点睛、跃入眼帘的字词,学生有的容易读懂,有的则要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才能理解,如果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理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更不要说发现其中的美了。

学习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过程,只有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上,一般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学,这个过程大约十五分钟左右是最为合理的,这样安排既能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感悟、发现创新,也能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汇报自学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质疑探究,也便于教师从旁点拨。

三、精心巧设,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现实的课堂上,大多数老师总会担心讲的不够全面,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总想面面俱到,因此课堂内容会出现太多、太杂的现象,教学过程就不免会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一节课都是老师在不停地说,学生木然的听。要知道如果一节课老师问的太多,太琐碎,看似把问题层层细化,分解引导,实际上却是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牵着走,没有自主思索时间,成了被动接受的对象。甚至为了活跃气氛而提出一些不值得讨论的的问题,增加课堂的负重量。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累,学生烦,效率又怎么会高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及活动。抓住有效问题,把核心问题、思路方法、疑点难点讲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在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在出示四幅图后,让学生自主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图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1.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同学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有的说,春天花儿开了,是最美的季节。有的说,夏天我们可以到小溪里洗澡,还可以到小溪里捉小鱼,我喜欢夏天。也有的说,秋天 最美,秋天桔子成熟了,黄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多漂亮。还有的说,冬天最美,冬天下雪了,我们在雪地上,追跑,玩耍,堆雪人,滚雪球……多有趣啊,我喜欢冬天。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共同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

总而言之,自主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能使孩子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灵动,效果会更好。孩子生命中的语文潜能就会像长了翅膀一样尽情地释放出来,绽放出耀眼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桑蔚丽.让课堂提问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新课程(小学),2012,(08)

[2]陆咸喜.让语文课堂向更深处漫溯.小学教学研究,2012,(32)

[3]郝海梅.如何让数学思维绽放于课堂.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9)

[4]胡晓梅.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徐特立研究,2000,(03)

上一篇:刚柔相济 恩威并用 下一篇:探析小学生“怕”作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