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材料分析与学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2-04-17 06:12:49

地理材料分析与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通过地理材料分析题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材料分析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阐述了如何通过材料分析题的应用来培养学生能力,并提出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地理;材料分析;能力;培养

前言

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越来越突出“能力立意”,这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地理材料分析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将地理情境材料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密切联系,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狭小天地,这将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一、材料分析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1.材料分析题的设计原则

材料分析题在设计时要注重题目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

2.材料分析题的选材方法

(1)选材时应注意与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与课文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学生能利用材料回顾课文,又能利用课文知识解释材料;

(2)材料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保持密切联系,测试学生综合运用地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设问不要“偏航”。要先弄清考查学生哪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从材料或所学地理知识中找到答题依据,不能太玄。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会失去材料利用价值。

二、材料分析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材料设问,培养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复习“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时,设计以下材料向学生设问。

材料1: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在250m―750m。盆地四周多为海拔1500m―3000m的山脉和高原。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西是川西高原和邛崃山,北面是秦岭和大巴山。

材料2: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海拔多在10m以下,间有海拔200m―300m的低丘散布。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比较四川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条件有何差异?(提示:从地理位置,交通,自然资源,科技等分析)

②两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什么?(引进外资;开拓新项目)

③如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位置分布上反映的要求是(A、D)

A、环境洁净优美B、接近消费市场

C、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D、接近高等教育区

通过以上材料的展示和问题的设计,学生将会很自然地从材料中的四川盆地、地势、长江三角洲、入海等关键字眼,建立起教材与试题材料的联系,运用教材中的工业区位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目的。

2.运用地理材料,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教材中未详细讲解,但又是连接其它知识的一个关键点。如“热岛效应”,运用材料展示,既可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便可以独立分析,拓宽知识。

材料3: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区和大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大量消耗能源,除对大气造成污染外,还要释放大量“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3℃,或者更高一些。在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如:重庆市中心的气温比近郊高4℃,这样,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在这种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雾、云增加,城市上空的风、降水也发生异常。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产生“热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城市工业发达,人口集中。)

②根据材料内容,绘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并回答:为何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上空多云?(城市上空气温高,空气中又多尘埃,上升气流使水汽凝结,故常多云。)

3.运用地理材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材料4: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上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带来不利的影响。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东北 西北 西北季风或冬季风)

②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我国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气候异常 过度开垦或滥垦,过度放牧或滥牧 草场退化 过度砍伐)

③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降低载畜量;工程治沙;跨流域调水;建立法规;生态管理等。)

以上材料提供的情景是联系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新情景、新问题,它与教材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因此,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建立与教材的联系,运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础,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以求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4.通过相关地理材料,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5: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形成原因是:人为排放的酸性气体(如SO2)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酸性气体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酸(亚硫酸、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

材料6:调查表明,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南已形成相当范围的酸雨带,而且明显地分为三个酸雨片区:西南酸雨区(包括重庆和贵阳周围地区)、华东酸雨区(包括上海、苏杭地区 )、中南酸雨区(包括长沙、广州、南宁地区)――当前,酸雨比较集中且危害较重的是四川省。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酸雨”与自然界的酸性降水在成因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前者是人为原因造成,后者是自然原因所致)

②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现象?(一是北方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强,不利于SO2等酸性气体富集,二是北方降水频率较南方小,空气干燥使酸雨出现机会少,而南方相反。)

③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四川省(特别是重庆地区)为什么酸雨频率高?(四川省大部位于盆地中,盆地内工业大量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加之盆地湿度大,静风频率高,大气扩散条件差,利于酸性气体污染富集,在多雨、多雾的盆地内容易形成酸雨。)

通过阅读背景材料,综合运用各种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地理事物的成因和特征,掌握其分布地区、分布规律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上材料的设计,考虑了题目的灵活多变,它主要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活于教材,所选材料源于书外,理论源自书中,并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密切联系。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可以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阅读材料,提信息。解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理清它们与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辨别哪些是人类活动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通过阅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提供基础。

2.回归教材,找原理。材料分析题提供的情景往往是联系社会实际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而言是新情景和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在细读教材的基础上,建立教材与试题材料的联系,以教材的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解析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试题的“设问”,以设问为线索,联系原理、规律。联系教材中和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发现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回答问题,理思路。将思维的结果整理归纳,条理清楚地解答,做到答案科学、完整、周密。特别是对简答题,务必要按照问题的逻辑,层次分明地回答,尽可能地使用地理原理、地理专业术语,使回答简明扼要。

上一篇: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下一篇:考前如何提高历史试题的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