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

时间:2022-04-16 09:18:03

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

摘 要: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充分激发学生W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造精神,让学生成为主体,为学生搭建一个愉快学习的平台。教师要在方方面面精心创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抛砖引玉;喜闻乐见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在教学内容上做了重大调整:在中小学起始年级,分别实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应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也把从前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新形势下中重点研究这门有着时代特征的新课程,看看它到底有哪些地方独具魅力。

一、注重自学独立思考,幽默风趣活跃气氛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们注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与法治在传承思想品德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是伴随着“疑”的发现,分析,解决不断升华。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教养性质的课,多读,多想,基本上可以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培养学生自觉看书的习惯。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上课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就会到书本上去找答案,从而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同时,针对个别问题要给予个别辅导,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分析问题。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答案中语言的组织,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联系实际搞好法治,源于生活引人入胜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好形势下,中小学起始年级推行法治教育相当及时,它能有效地杜绝中小学生过去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继续蔓延,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力。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它是学生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品德教育时,老师应该联系生活中学生接触的事物,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一种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体会道德与法治中所举的事例都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的习惯,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消除隔阂,彼此充分交流,进而形成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也只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结合其他学科教学,多措并举抛砖引玉

学校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品德素养,而应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品德塑造、人格形成、习惯养成进行综合培养。各个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方法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它们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和事情来引导学生分别是非对错,以《东郭先生和狼》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狼的虚伪和凶残、东郭先生的迂腐和仁慈以及农夫的胆识和智慧,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对狼一样的坏人绝不能心慈手软,遇到事情应该善于思考,从而对学生进行一种无形的品德教育。在历史课中,老师可以在讲解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语文课上学到的典故“东郭先生和狼”和历史课上的相关历史知识融入其中,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品德教育。

四、复习之中多法运用,透视热点喜闻乐见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新的形势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注重考查的是能力、思想和科学素养。侧重考查的还是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我们只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题型训练(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才能围绕基本信息或知识点培养起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才能使自己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尽量从多个角度有选择地组织答案。同时,教师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

再次,选多种类型试题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是适应我国当前形势的新课程改革的,是一门带有时代气息的人文学科,对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终身品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在传统思想品德的教学上承上启下,由旧入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所以还需要广大一线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时事,不懈努力、全面解析、深刻把握,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华政.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新课程(上),2012.

[2]龙能飞.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3(33).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下一篇:物联网ZigBee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