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时间:2022-04-16 07:52:40

关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论文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价值 实现路径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求真的人文活动,同时也包含着对善和美的人文追求,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决定了科学教育是具有人文教化功能的。要发挥科学教育的人文功能,就要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科学文化与民族价值理念的关系,处理好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中的人文价值与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化功能

如果从工具和目的的维度来讨论科学技术价值的话,科学技术就既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目的价值。科学技术的目的价值,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是人所创造的,它体现了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同时还表现为科学的求真是人的一种终极价值追求。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决定了科学教育是具有人文教化功能的。

求真是人类的一种深层的精神需要,科学技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求真的活动。人们从科学技术活动中所获取的不只是物质与功利,更为根本的还是这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的满足。求真,它与求善、求美一起,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终极价值。人们将它置于一切价值之上,使之居于价值体系的最终端。人为了实现这种价值目标可以牺牲、抛弃其他一切价值,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就向世人宣称:“我抛弃世人所热衷的宝贵尊荣,只希望知道真理。”在科学发展史上,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发现心脏之间血液循环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以火刑;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而被活活烧死;俄国电子学家李赫曼为进行雷电试验而被雷电击中;我国的彭加木、蒋筑英等科学家为科学而殉职等等,都充分证明了这种终极价值之追求。

正因为科学、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终极价值意义,科学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把人导向人生最高境界的作用。“一切道德、科学连同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枝树上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走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生活品格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1]这种导向的作用之产生不仅在于它在价值上指向于人的终极目的,还在于人生的智慧是真善美之统一,它也离不开科学的知识和真理。人生智慧与人的其他智慧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认知上的共性。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欲知人不可以不知物。而当代人所要达成的更是一种“广大的、整合的、和谐的”人生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境界与人生哲学,如果没有一种对于世界、宇宙的深厚认知和恢宏的识度作为背景,也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在我们思考如何赋予科学的发展以强有力的人文导向时,当我们研究教育怎样在一个科技权威的时代中,塑造完满人格,使他们不致沦为科技的奴隶,而能以人为本地驾驭科技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得以全面回归人自身时,加强哲学、道德、审美等方面人文教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而内在包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人文意义、人文价值的教育也应被视为当代人文教化的重要内容。

二、科学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的历史考察及提供给时代的启示

关于科学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从“五四”时代就开始进行论争,出现了诸多论点。其一,科学教育能增强智力。任鸿隽说:“科学于教育界上之重要,尤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2]丁文江说:“用科学来训练人的意想,则意想力愈增;用经验来指示人的直觉,而直觉力愈活。”[3]其二,科学有益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王星拱认为,“科学之所以有益于审美,乃因美的要素为秩序与和谐,而这两种性质在科学中发展得最完备”[4]。其三,科学有益于培养德行。王星拱说:“科学能使人深辨道德是非,明了人生的因果,增强责任心,努力种善因,求善果,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其四,科学有益于改良人生观。任鸿隽指出,“科学既可通过促进物质文明间接地改良人生观,也能通过教育和训练直接产生出各种高尚的人生观。研究科学的人,都有一种猛勇前进、尽瘁于真理、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观;科学探讨的精神,可打破一切偏见私意,使人心胸开阔、目标远大;研究科学的人,事事都要求得一个理由,不惮与前人的名论或社会成见宣战”[6]129-130。

当然,也有人文主义者贬低科学的人文教化功能。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否认科学教育与人格修养之间有必然联系。张君励认为,“求真并不必然会爱真。况且有些科学家并不承认科学有真理。理智的诚实这种美德也并非科学家所独有”[6]105。第二,科学教育的过分发达会妨碍人格的健全发育。张君励批评科学教育有很多流弊:“若学生脑中只装满因果学说,几忘人生的意志自由;时时以分析为手段,在显微镜中过生活,致人心思流于细节而不识宇宙之大;为应付求职谋生,片面的手艺教育,会妨碍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6]105第三,科学过分发达会助长道德堕落。吴宓认为,“以科学发明的物质之律施之于人事,则‘理智不讲,道德全失,私欲横流,将成率兽食人之局’。”[7]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那么的呼风唤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时代所抛弃。

那么怎样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人文精神?陈独秀、胡适一再强调,中国人的人生观还不曾受科学的洗礼,科学的势力还不能扫除那弥漫全国的乌烟瘴气,所以,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就是要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拿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胡适主张用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人类学、人种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门科学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新的宇宙观、自然观[6]25。蔡元培则要求学生在科学课程修习中增强道德修养:其一,通过实验辨明是非,不欺人,不被欺,养成诚实的态度;其二,通过重复多次的实验,养成勤劳之习惯;其三,在科学研究中克服困难和障碍,坚持真理,养成“勇敢”的品质;其四,在科学研究中,摒弃私见,平等待人,养成爱心[8]。

事实证明,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两者有内在的同一性。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与人文是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现代人文教育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的对人性束缚和扭曲而提出来的,追求生动性和个性化。它主张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起校正、平衡、弥补作用的人文精神力量,从而培养具有完整健全的人格的人。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及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首先,科学与人文的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为归宿。科学关注的是人对物的问题,人文关注的是人对人自身的问题。因此,科学和人文从本质上说都源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只是由于人们面临的直接的生活课题不同,才产生了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科学和人文同属文化这个共同体,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但两者又并不存在从属关系。人的生活包含理性和情感两种成分。科学更多指向理性,人文更多指向情感。尽管科学和人文出发点相同,但侧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的科学,并不能涵盖和取代侧重解决伦理问题的人文,反之亦然。其次,科学与人文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人们往往将人文视为一种精神文化,一种价值系统,而将科学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文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科学则是在“物”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科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科学语言和科学活动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只不过这种反映不像其他文化形式那样直接和直露。从价值追求的本质看,科学主真,人文主善、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正如求善和求美离不开求真一样,求真的科学也与另外两大最高价值——善与美密切相关。科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类对善和美的追求,科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愚昧、邪恶和迷信的否定;科学的宗旨在于造福人类,实现人在宇宙中的价值。可见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同样,在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包含着科学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再次,科学与人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科学对人文有巨大的作用。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可以说,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发明在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对科学亦有巨大的作用。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内在的统一性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因为教育是用现有的文化完成对人的塑造,所以,当我们说明两种文化在诸多方面有着内在融合的关系,也就同时说明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为此,要在科学教育中实现人文价值。

首先,要摆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与人文不是一个谁要谁不要、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问题,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在现实功用性占据主导的今天,人文教育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这种冲击不单是来自科学教育,更是来自社会的偏见。所以,当前,在充分认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时,我们同样应该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它同样在更隐蔽的层面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

其次,要处理好科学文化与民族价值理念的关系。中西两种文化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文化与民族价值心理的相互排弃也客观存在,人们不是、也不可能用其中的一方去简单地抹杀另一方。失去了科学文化,意味着失去了发展,失去了根基。所以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取舍。二者的矛盾可能是导致科学观念始终无法广泛深入人心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将是长期的任务。

再次,要处理好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关系。由于我们文化传统中科学意识相对薄弱,缺乏对科学的整体理解,而目前又处于经济、政治的双重压力之中,这使得我们很容易滋生一种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的唯科学主义思想。因此,需要我们对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产生的背景、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未来有深刻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视科学为万能,走入唯科学主义的误区。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选: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3]张君励.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4]王星拱.科学的起源和效果(1919年)[J]∥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1集第7册.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

[5]李书华.科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6]张君励.科学与人生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7]吴宓.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按语(1922年)[J]∥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8]蔡元培选集(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以上海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 下一篇:德国大学以请求权为基准的解案分析方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