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高低频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4-16 07:47:23

彩超高低频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对彩超高低频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2011年5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128例,分别采用手术以及病理检查和彩超高低频联合超声检查,对两次检查结果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彩超高低频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的比较得出,采高低频联合超声法与手术和病理检查法的符合率为96.44%左右。结论:采用彩超高低频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超高低频联合;急性阑尾炎;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8-01

目前在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急性阑尾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腔内堵塞以及粘膜炎症而引起的阑尾缺氧、穿孔、坏死、形成脓肿以及腹膜炎的一种疾病[1]。在临床上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对腹部高频彩超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及它的并发症的诊断以及鉴别中予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2]。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分别采用手术或药理和高低频联合超声法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1年5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128例,在这12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5例以及有女性患者6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在19-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患者所有自然资料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中予以应用。

1.2 临床资料:所抽取的患者腹痛症状情况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的患者有81例,右后腰疼痛的患者有38例,右上腹疼痛的患者有4例,全腹疼痛的患者有5例,在这128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存在腹肌紧张、压痛以及反复跳痛明显的症状。

1.3 方法:对抽取的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进行手术及药理检查和高低频联合超声法进行检查,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统计,予以比较分析,对彩超高低频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4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在这128例患者中,采用彩超高低频联合超声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患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有53例,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有45例,患有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有30例。采用手术及药理检查的结果为:患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有54例,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有46例,患有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有28例。

3 讨论

采用低、高频彩超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优缺点包括: 高频探头能对阑尾壁层次,两明一暗的双边影像及腔内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加清晰的显示,但其探测的实际深度相对较浅、范围相对较小,对于一些存在肥胖及腹壁肌肉的厚度较大的患者进行探查时通常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低频探头的探测深度相对较深、探测的范围相对较广, 可充分弥补高频探头在探测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能够对病变的具体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显示。但它很难对阑尾壁的3层结构进行现象。因此采用高、低频探头联合的方法对进行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可以使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3]。低频探头对于一些位置相对较浅或炎症程度相对较轻且阑尾比较细小的病例进行观察的难度比较大,而容易导致出现漏诊现象, 高频探头在此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依据阑尾壁的3层结构的不同变化情况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而且对阑尾内的粪石进行发现的难度相对较小, 使获得的超声或图像信息更加丰富。但对于一些存在肥胖现象或阑尾位置相对较深的患者, 由于病灶部位的实际位置相对较深, 高频探头难以对阑尾炎的病程进行分别, 甚至不能将其检出。低频探头由于扫查的厚度相对较深, 对位置较深在或位于盲肠的后方阑尾则较高频探头进行检测的难度相对较小[4]。

参考文献

[1] 孟繁坤,刘桂梅.高频超声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9,11(25):357-358

[2] 韩永坚,刘牧之.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38- 351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30- 1241

[4]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1056

上一篇:规避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风险分析与处理技巧 下一篇:采血室静脉血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