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6 11:44:17

超高层建筑设计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超高层 建筑设计 问题 建议

前言

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大大增加了超高层建筑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不能将超高层建筑视为普通建筑的拉伸和重叠,以免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在实际设计过程当中,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开展相应施工环节的加强,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超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超高层建筑的论述

超高层建筑,如图一所示,是指40 层以上、建设高度100m 以上的现代建筑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质,因此施工技术同普通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区别,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予以注意,从而避免相关建设问题的出现。

图1

二、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1.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问题

超高层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说,建设高度较高,因此,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工程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问题。良好的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是确保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比如施工材料运输设备等施工设备,为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使用效果及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建筑

区域环境以及建筑承重、负载问题,并在制定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超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2.超高层消防问题

在超高层施工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超高层防火方面的设计工作。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所致,使得火灾事故成为对超高层建筑威胁最大的事故问题,需要在工程设计过程别予以重视。超高层建筑建设结构较为复杂,建筑内管线和设备较为多样,从而给超高层建筑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建筑较高,使得建筑内部空气抽力较大,一旦有火灾事故爆发,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快速蔓延,最终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同时,在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往往只能借助消防通道,楼层越高,则疏散时间则越长,危险系数也就越高。此外,在灭火阶段,由于建筑较高,一般消防设备难以起到理想的灭火效果,造成了非常打的扑救难度。

3.电梯设计问题

电梯设备是超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输设备,用以现实建筑内部的上下层沟通,是超高层建筑的“生命线”。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电梯数量要远远多余普通建筑,大量的电梯设备使得设备检验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且由于电梯设备的垂直高度打打提高,使得电梯设备的检修难度大大增加。同时,超高层建筑在经受15.24m 的晃动后,会使得电梯设备在摇晃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钢缆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电梯设备的使用效果降低,甚至会大致严重的

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同时,由于电梯设备的构造影响,使得电梯设备内部出现强大的垂直气流,在冬季,如果下层冷空气进入电梯井后,就极易造成上层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下层气体也会由电梯井直接扩散到上层,对上层环境造成干扰,影响到上层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当火灾事故发生以后,下层浓烟和火源也会随着电梯设备内的垂直气流快速向建筑上层蔓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三、超高层建筑设计相关建议

1.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方面

首先,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详细分析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和施工要求,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目标高度和目标结构选取相似超高层建筑项目,参考其设计流程和设计内容,以降低超高层简述设计盲目性,降低设计风险。在施工技术方面,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比如墙体施工技术以及内部支撑柱的施工技术等等,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在施工设备方面,一定要充分考虑施工内容,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如起重设备、升降设备等等,以保证建筑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2.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影响,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加强超高层建筑消防方面的设计工作。由于超高层建筑楼层一般在40 层以上,因此,超高层建筑内人员也较多较密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提高超高层建筑内安全通道数量,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拥挤现象的发生;超高层建筑消防通道一定要保证密封性,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烟尘扩散速度较快,火势蔓延也较快,在正常状态下一定要保证消防通道的密封性,从而防止火灾事故发

生后影响消防通道使用效果;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后,电梯设备往往都直接降到底层,只有消防专用电梯能够使用,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增加消防专用电梯数量,并提高消防专用电梯安全性能,确保人员的及时疏散,以及消防专用电梯的安全系数;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备要设置充分,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楼层和单元要更加重视,以确保火灾事故发生后进行及时扑救,尽量避免火势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电梯设备设计方面

电梯设备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电梯设备设计的合理性,是确保超高层建筑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建筑自身高度影响,使得电梯设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受到损害,从而埋下严重安全隐患,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设计时,要注意电梯设备检测系统的建立,随时保证检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电梯设备和钢缆进行严格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隐患的及时消除。由于建筑高度影响,使得电梯井和电梯设备内形成强大的垂直气

流,对建筑安全构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式设计,降低空气抽力,从而有效控制垂直气流,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的进步,也象征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标志着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然而,超高层建筑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其设计及维护需要大量的金钱,这使其已经违背了原先设计这种建筑的节约的目的。同时,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丹, 张明岩.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浅析[J]. 民营科技,2009,(03)

[2] 黄循城.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 广东科技, 2008,(01)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超高层、箱式泵站、泡沫喷淋、水泵接合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因而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由于超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所以消防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同样处于不容被忽视的位置。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竖向分区多,管道承压过高,联动控制复杂,水泵运行过程中管道易出现超压现象,现就日照安泰集团国际金融中心的生活给水、消防系统设计作简要介绍。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分1#楼A、1#楼 B、2#楼共三座高层建筑和裙房以及地下车库。1#楼A座为日照银行办公建筑,1#楼B座为公寓式办公建筑,2#楼为超高层办公建筑。1#楼A座地上共21层;1#楼B座地上共26层,一层至十七层为办公,十八层为设备转换层,十九层以上为公寓式办公部分;2#楼共34层,其中11层和22层为避难层兼设备层。地下两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裙楼1~4层为商业部分。1#楼A座建筑总高88.8m;1#楼B座建筑总高99.1m;2#楼建筑总高128.3m。

三、生活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简称《建规》)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2、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3、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根据《建规》规定,兼顾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生活给水系统考虑了两个方案:一是采用无负压给水设备直接加压供水,给水支管超压采用减压阀减压,阀后压力为0.25mpa;二是采用高位水箱和水泵联合供水,水箱设专用消毒设备,给水支管超压采用减压阀减压,阀后压力为0.25mpa。方案一能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但对管道承压要求较高,能耗方面也相对较高。方案二能保证系统压力稳定,同时对给水管道承压要求又不会太高,因此,供水采用方案二,在水箱出水管上加设消毒设备,以保证供水水质符合要求。1#、2#楼一至四层以及地下车库均由室外市政管网供水,能充分利用室外市政管网的压力;四层以上均由屋顶水箱和水泵联合供水。1#A、B座屋顶设30m3不锈钢生活箱各一个,2#楼由地下室生活供水泵供至22层箱式给水泵站,22层设60m3箱式给水泵站,充分利用一级提升水泵的供水压力,然后供至23层以上各层。1#楼A、B座顶部2层因屋顶水箱设置高度不能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水压要求,因此单独采用气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给水支管入口压力大于0.35mpa时设可调式减压阀,减压阀后压力为0.25mpa。减压阀后压力表为电接点式压力表,并配报警装置。

四、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分为高低两个区。(见图1-1、1-2、1-3)

消防泵房设于地下二层车库内,消防水池设于室外,消防水池容积为580m3。1#、2#B楼共用一个消防泵房。1#楼A座以及地下车库、裙房、1#楼B座18层以下、2#楼22层以下为低区;1#楼B座 19~26层、2#楼23~24为高区,高区和低区分别设2台消火栓加压泵,一用一备,火灾初互为备用。高区消防加压水泵参数为Q=40L/S、H=1.80mpa、N=110KW。低区消防泵参数为Q=40L/S、H=1.45mpa、N=90KW。1#、2#楼共用屋顶消防水箱,水箱有效容积为18m3,设于2#楼上。屋顶消防水箱由相应给水分区的给水管网供水。发生火灾时,由屋顶水箱提供前十分钟的消防用水量。低区部分由屋顶水箱经减压阀减压供应。由于屋顶消防水箱的高度不能满足最不利消火栓充实水柱13m的要求,故设高区消火栓稳压设备,水泵参数为Q=3.33L/S 、H=0.30mpa 、N=2.2KW,气压罐450L一个。火灾发生十分钟后由消火栓启泵按钮启动地下室消防泵加压供水。

在首层室外分别设两组(每组含3套DN150消防水泵接合器)一体式水泵接合器,一组供低区使用,一组供高区使用。在屋顶设置试验消火栓,消火栓栓前设压力表。

五、自动喷淋系统

考虑到此建筑为超高层公共建筑物,11层及22层设有避难层,因此在设计时,考虑以下两个方案:一是126m 3的喷淋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水池设于室外,加压泵房设于地下2层,低区采用加压泵直接供水,高区各层湿式报警阀设于避难层,由地下2层加压泵直接供水的方式;二是126m3 的喷淋水池直接设于22层避难层,低区的喷淋水由22层避难层喷淋水箱重力流向低区喷淋系统直接供给。高区喷淋用水由22层避难层喷淋水泵加压后直接供水。经综合比较,第一个方案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避难层结构荷载过大,且能同消火栓系统分区相一致,保证了供水的可靠性,是既经济又可靠的方案。因此,设计时选用了第一个方案。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除面积小于5m2的卫生间及不能用水扑救的场所外,均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避难层采用预作用系统,地下车库采用泡沫-喷淋灭火系统系统。除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II级”进行设计外。其余部位均按“中危险级I级”进行设计。

自动喷淋系统分为高、低两区。(见图2-1、2-2、2-3)地下车库以及裙房、1#楼A座、1#楼B座18层以下、2#楼22层以下为低区,1#楼B座19层以上(包括19层)、2#楼23层以上(包括23层)为高区。高区和低区分别设2台喷淋加压泵,一用一备。低区自动喷淋泵参数为Q=35L/S、 H=1.45mpa、 N=90KW,高区自动喷淋泵参数为Q=35L/S 、H=1.80mpa 、N=90KW。

火灾初期,由屋顶水箱提供前十分钟的自喷用水量。低区部分由屋顶水箱经减压阀减压供应。由于屋顶消防水箱的高度不能满足最不利点喷头0.10mpa的要求,故在高区设自动喷淋稳压设备,水泵参数为Q=0.83L/S、H=0.30mpa、N=1.1KW,气压罐450L一个,十分钟后由系统压力变化自动控制消防喷水泵的启动,或由消防中心控制消防喷水泵的启动。系统的最不利点喷头的工作压力取0.1Mpa,系统设计流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地下车库等不吊顶处采用直立型喷头,其他部位均采用吊顶型喷头。在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设置直立型喷头。系统采用玻璃球喷头,厨房喷头动作温度为93℃,闷顶喷头动作温度为72℃,其他部位的喷头动作温度为68℃ 。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综合体;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综合体提供了一个能同时、同地满足人的不同需求的综合场所,与人们生活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所以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改变都会对其产生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建筑综合体的规模较大,功能复杂,组成多样,空间类型丰富,所包含的“不定性”也较多,综合体一般包括豪宅、公寓、商业、酒店、娱乐、餐饮、车库等,在总体设计上得考虑其通透性,及内部的交通组织连通性,塑造优秀作品。

一、总体设计

为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城区的商业价值,设计利用裙房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基座”,将建筑群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筑群与周边城市建筑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空间界面。基于项目地块的特殊性,规划布局时塔楼由最初的9栋优化为5栋,即R1、R2、R3、R5、R6,保证了空间上最大的通透性(图1)。

图1 总平面示意图

设计沿A路布置了三栋超高层建筑(R3、R5、R6),最大限度提升了建筑景观资源。

在靠近较场口转盘处设置了两幢超高层建筑(R5、R6),,具有地标效果。

塔楼采用55层(R1,高178.8m)、58层(R2,高187.8m)、69层(R3,高220.8m)、62层(R5,高300m)、93层(R6,高468m)等不同层数和高度,层层跌落,相互呼应,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同时形成一螺旋形态,由93层高的建筑达到顶峰,烘托出鲜明的都市形象(图2)。

图2 总体剖面示意图

裙楼采用弧形平面。曲面元素的引入缓解了建筑对城市的压力,使建筑融入城市肌理。

(1)建筑、广场、景观立体交融

①城市广场

为有效组织各类人流,提供人员动线的休息区和空间兴奋点,设计规划了大小不同、功能各有侧重的城市广场,使建筑在完成自身功能、形体、个性需要的同时,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在R5、R6之间设置主要交通入口广场,直接连通15m高的玻璃入口中庭,可在此进入办公、商场、酒店等区域。也使超高层建筑与城市周边有良好的距离感和呼吸空间,使整体建筑形象更突出。

在B街布置有一个入口广场,作为地面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广场的位置在地块的中心地点,既有助人流聚散,又加强了室内光线和空间通透感。

沿和平路设商场入口广场,作为车辆上下客区,改善入口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

②城市阳台

裙楼的周边布置了退台,大为改善了裙楼与城市周边道路尺度的关系,特别是将垂直墙面带来的压迫感减轻,并使立面错落有致。同时,退台上作了大量绿化处理,使这些“城市阳台”空间更有效地与商业空间结合,塑造出一些人性化的休闲空间,提高了裙楼的环境质量(图3)。

图3裙楼剖面示意图

③中央公园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在城市中心区域,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建筑密度与绿地比例是本设计考虑的重点。

除地面绿化外,本项目充分利用裙楼顶层作为“中央公园”,大大改善了住户的环境质量,提供了一处地区真正集中的绿地。同时,建筑之间的围合使这一空间不受外界影响,并且建筑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可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在会所、泳池、花园等康乐设施的配合下,整个空间充满生气。

综上,城市广场、中央公园与裙楼的绿化退台在视觉和空间上均有良好的连贯性,地面的绿化以梯级形式向上延伸至裙楼顶层花园,使建筑、广场、景观立体交融。

(2)有效组织外部交通

依靠项目四周的城市道路,合理安排停车、商业、住宅、酒店、办公等的出入口,依人车分流原则组织交通。

项目西南面设1个公交车站,四周设6个小型汽车及出租车上下客区,地下商业连接地铁站,提供了多元化的公共交通配套。利用地块周边道路处于不同标高的特点,在不同的楼层设计“主出入口”,配合不同交通系统的进出口及上下客区,结构性形成“立体化交通”设计,不但促进人流在室内空间穿梭,且成为城市公共活动路径的一部分。

项目四周设多个人流出入口,贯通周边道路,为行人提供了快捷进出本项目的出入口。

二、建筑设计

(1)功能构成

①高档商业裙楼

裙房地上7层,地下2层(局部5层),高33.3m。为充分发挥商业价值,裙房尽可能多的布置为高档商业用房,并采用“细胞结构”概念将各种商业业态高效的组织为一体,各主力店围绕大小不等的中庭空间展开购物流线(图4)。

图4裙房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酒店式服务公寓

在两栋超高层塔楼R5、R6内,布置有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酒店式服务公寓等。

R5、R6采用实用、宽敞、舒适、经典的矩形平面,设有三层通高大堂,电梯分区设置,引入“空中酒店大堂及空中私人宴会厅”概念。

③解放碑1号豪宅

R1、R2、R3为超高层点式高级豪宅,按低、中、高分区,由一梯12户变化至一梯4户,每个单元视野开阔,均为明室、明厅、明厨。目前正以“解放碑1号豪宅”之名销售。

(2)空间创造

毫无疑问,作为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创造必不可少。除城市广场、城市阳台、中央公园等外部空间的塑造外,建筑内部根据功能、人流、业态、出入口情况的不同,规划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室内公共空间。

清晰流畅的公共通道、便捷的上下交通动线、宽敞明亮的中庭空间,构建了项目良好的亲和力和可达性(图5)。

图5 中庭空间效果图

(3)内部交通组织

项目南侧比邻地铁1号线车站,东南侧比邻地铁1、2号线的换乘站。设计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将地下商业部分与地铁有效联系起来,既增加了商业人气,也可迅速疏导大量人流。商业内部则通过公共通道、上下电扶梯、中庭空间组织人流。

R1、R2、R3的主入口设于裙房顶的平台层,使住户与裙楼的城市人流分开。住宅人流通过B街和B路的穿梭电梯从地面到裙楼平台层,再经平台花园的有盖走廊到达各塔楼的入口大堂。这种交通方式使电梯大堂不占用地面空间,加强了沿街商业的繁华氛围。

R5、R6由多个功能分区组成,电梯分区设置,部分层区由地面入口大堂直达,部分层区则从地面入口大堂经快速电梯到达中转电梯大堂,再转乘该区的电梯到达。

停车库设于4至7层,设北侧入口广场、B路、B街3个车行出入口。

(4)形体塑造

设计通过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肌理的对比塑造建筑形体,包括住宅塔楼在内的所有建筑均以公共建筑形象处理,以配合项目的地标性。从远看,垂直线条强烈,塔楼的体量切割及竖向线条表达出雄伟鲜明的形象;从近看,横向的裙楼利用柔和的弧线来表达。整体休闲气氛浓烈,产生空间多变的效果。

①超高层地标建筑

468m高的主楼建筑R6以简洁、纯粹的形态出现,延续理性而方正的平面造型,立面设计摒弃繁琐的装饰及变化,精炼的以四片墙体围合,隐现其中核心筒体量,虚化原来庞大之尺度,形成轻巧飘逸的建筑形象。立面优雅而含蓄的竖向线条徐徐上升,强而有力。顶部灯光设计为一擎天光柱,以强烈刚劲的灯塔形象,殊立于繁华缤纷、变化多端的夜色,突出地标角色(图6)。

图6R5、R6效果图

②住宅楼群

对比超高层地标建筑的纯粹性,住宅塔楼的立面设计以较为丰富多变的肌理表现,透过不同尺度的飘窗台、阳台、落地玻璃窗及玻璃幕墙的凹凸变化,其表皮被创造成多层次的组合,一方面将高层建筑的庞大体量分散,另一方面亦使立面造形更加生动、别致。

顶部以钻石形的玻璃幕墙体型处理,配合屋顶平台及阳台,创造出“空中别墅SKY VILLA”的都市新形态。

③商业裙楼

作为超高层塔楼群的基座,商业裙楼外立面的处理以横向线条为主,以平衡高层建筑的竖向线条。通透感较强的玻璃幕墙为主体并点缀广告及金属格栅装饰,加强了商业空间与外界的联系。部分沿街立面以退台式设计,形成“城市阳台”。每幢塔楼的沿街立面体型均直接落到地面,使横向感强烈的裙楼与竖立感强烈的塔楼产生强烈对比,形成独特的建筑形象,并抽象的表现重庆“吊脚楼”的传统风貌(见图7)。

图7裙房效果图

三、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绿色策略;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当今社会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不断的扩大城市的面积了,而在城市的立体空间上也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城市的容积率,随之出现的各种高层建筑就是很好的证明,并且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更加高层的建筑业逐渐的出现在了我们周围,这些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仅大量的节约了城市的建筑面积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弥补了当前人们对于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超高层建筑在节能上面也必将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这也是今后城市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

2.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在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必然也需要更高建筑水平的支持,尤其是随着这种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我们便需要采取更高水平的设计和建筑技术手段来满足这种高度的要求,在我们城市内部出现的一些高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更是在当今最为先进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事实也证明了在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实施并且还能在节能环保上做出一定的贡献,下面我就从空间组织、顶部设计、结构体系、自我调节、绿色节能设计等五个方面针对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2.1超高层建筑空间组织设计

空间组织设计一般来说是整个超高层设计中需要提前考虑的一步,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空间组织设计中我们首先应该从整个城市布局的角度思考,因为超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整个城市最具有价值的一个标记,也是有可能成为整个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我们针对整个的城市布局进行详细的地理位置设计规划。其实不仅仅是在地理位置山更需要进行设计规划,具体到超高层建筑的内外部造型设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尤其是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在进行超高层建筑内外部设计的选择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种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使得我们再设计中能够更多的倾向于城市的节能设计,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在超高层建筑上采取必要的外层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在高层建筑的组织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外层的一些广告墙设计,如何悬挂或者设计广告墙能够起到最佳的效果,使得超高层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还应该需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多加思考,多多尝试。

2.2超高层建筑的顶部设计

超高层建筑除了在地理位置和外层形象上需要进行必要的设计规划之外,还应该针对其顶部空间进行必要的设计规划,因为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人们首先意识到的就是其顶部结构的形状和颜色等,这也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一般说来,我们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顶部设计时需要我们考虑到白天和夜晚的区别,在白天和夜晚人们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顶部的视觉要求是不同的,一般白天主要是要和天空相互映照,最好是呈现天蓝色最佳,而在夜晚的时候则主要是要使得超高层建筑的顶层起到灯塔的作用,这种不同的视觉风格就需要我们进行不同的设计进行弥补。其次,在超高层建筑的顶部有时还存在着一些功能房间,针对这些对于顶部美观有影响的部位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隐蔽”手法来进行修正,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避免影响超高层建筑顶部的整体美观性。最后,还应该结合顶部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不同的外部功能设计,采取不同的原材料和形状设计起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2.3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超高层建筑正是因为其高度较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点考虑其结构体系的设计问题,尤其是针对抗震和防火等危险事故的预防设计更是应该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超高层建筑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因此对于抗震性能来说,我们在进行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筑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采取抗震性能最好的原材料进行设计建筑还应该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的具体结构体系进行详细的思考,充分考虑超高层建筑在经受地震时不同部位受到的不同的作用力来加强这些部位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对于这些部位弹性的设计和加强更应该引起重视,尽最大努力保证超高层建筑在地震中保持最佳的稳定性;而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更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因为其内部的人员可能众多,一旦发生火灾那么如何进行必要的灭火处理和逃生就显得极为麻烦,针对这一点,我们不仅仅要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一些防火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灾的发生,还应该在每个楼层的醒目位置增设灭火装置,以防万一还应该增设多个安全逃生通道,以确保超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

2.4超高层建筑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

超高层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当前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一点,这也是当前先进建筑设计思想的一种标志,超高层建筑具备了自我调节功能后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为建筑本身的采光、保温、保湿、通风等功能提供一定得支持,使得超高层建筑内部的人员能够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另外,超高层建筑的自我调节功能还应该体现在其本身的自我净化功能上,尤其是体现在一些产生较多的废水、废弃和一些固体垃圾的处理上。

2.5超高层建筑低碳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节能环保是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重点提出和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一点在超高层建筑上也应该得到相应的体现,超高层建筑因为其本身的特点耗能肯定也是极多的,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上进行节能环保设计也显得极为必要,并且从另一方面讲超高层建筑采取必要的低碳节能环保措施起到的作用也是最明显的。首先,超高层建筑在节省用地面积上是其它建筑所不能相比的,因此,节省的空地我们就可以进行必要的绿化工程,美化城市;其次,超高层建筑所接受的光照是极为充足的,我们便可以充分的在建筑物表面采取必要的光能利用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后,超高层建筑还可以针对顶层的风能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供自身使用。

3.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超高层建筑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建筑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上主要的发展趋势则体现在进一步的节能环保设计上,如何充分的利用超高层建筑本身的优势来开发一些低层建筑所不能使用的无污染能源成为了当前我国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方向,当然,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和防灾设计也应该做出一定的突破性研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城市发展中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针对超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得它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仍然是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相关人员需要研究的一大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韩继红,范宏武,孙桦.中国超高层建筑的绿色低碳之路——思考与实践[A].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

[2]孙大明,田慧峰,周志仁.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A].城市发展研究——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1

[3]范宏武,韩继红,孙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分析[A].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

建筑工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比较大,所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的情况也比较多,在以前对建筑的建造要消耗大量的树木以及土地,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为了对环境的问题进行治理,就必须要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减低对资源的消耗,使用新型的能源进行建筑,保证建筑的过程的低碳性。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在建筑设计的阶段注意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从建筑设计上对整个建筑的绿色性以及环保性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尤其建筑规模的扩大对城市的土地资源的占用也与日俱增,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所需的住宅也就越来越多,普通的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对土地面积的占用也很大。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解决对土地占用的问题,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问题,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混凝土以及钢筋的消耗也比普通的建筑更多吗,这也就造成了超高层建筑的不够节能环保,对资源消耗过大,也容易产色灰姑娘很大的浪费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对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也就更加的重视,并认可的超高层建筑的低碳以及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就是低资源消耗,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产生的污染也少。所以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资源的消耗问题,采用新型的设计材料可以代替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建造,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水平,另外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室内的采光以及通风的设计,减少对电能的消耗,更多的对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利用。

2、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应用的必要性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知道绿色的超高层建筑和普通的超高层建筑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和环保性,通过对新能源的采用以及对室内采光以及水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低了对资源的浪费,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得超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得到了提高。绿色的超高层建筑还可以实现对电能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可以利用太阳能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节省对空调的使用,减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采光的设计,也可以降低了电能的使用,从而也实现了真正的环保节能,促进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所以绿色的超高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推动我国环境的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城市化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3、设计要点

在我国的建筑中,超高层建筑和哦普通的建筑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其中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及时高度,因为层数多、高度高所以对设计技术以及施工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要建设一个具有安全性和绿色性的超高层建筑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原则以及功能性进行设计,对高层建筑的节能方案进行研究,设计出符合建筑实际的绿色建筑。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的要点要从其内部空间的设计以及房顶的设计来考虑,才能设计出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

3.1空间组织

在进行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空间的设计和布置,超高层建筑对地面的占用面积相对比较少,但是对高空的面积占用比较多,.对城市中的空间的影响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对其外形以及功能的设计尤为重要,所以为了提高超高层建筑的空间感,就要对其内部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合理的空间感,比如可以把超高层建筑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的建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室外装饰设计,为了降低超高层建筑对人们的压迫感,使得超高层建筑和周围的建筑以及街道能够更好的融合,可以在高层建筑上画一些图案或者设立一些生活化广告招商的位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环保性还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注意在进行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对低碳材料的选择,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对城市有污染的材料,也要注意对通风位置以及采光设备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建筑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还可以降低建筑施工中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的浪费。

3.2顶部设计要求

超高层建筑顶部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如要使超高层建筑的顶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蓝,晚上成为灯塔,其顶部与主体立面形成退台,这就需要通过增加高度来进行视觉修正。运用”隐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儿墙.精巧的屋顶,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将顶部的功能用房隐藏起来。顶部条纹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应。主楼的平面呈切边三角形,为不等边六角形,顶部则收缩为三角形,就象一颗璀灿的钻石镶嵌于屋顶,装点着城市的天空。若在顶部不仅设置设备用房,而且再设置一个空中会所,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即解决了隔热、遮阳、改善室内微气候以及节约资源等功能,又使人能感到前所未有的大气之感,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望尽全市风景。

4、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高耸挺拔,但对结构设计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地震作用是决定选择其结构体系的关键。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超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根据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性,确定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合理性能目标,采用弹性、弹塑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强措施。人为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顺序和程度,达到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虽然钢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导热系数大、耐火性差。因此,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砼结构体系,主楼平面呈切边三角形,利用楼、电梯间墙体形成内筒。

5、结语

总之,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超高层建筑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城市建筑发展方向,为了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要引入一定的绿色策略,通过对空间组织以及结构体系等方面实施环保节能的技术措施,加强建筑的节能多元化发展。使超高层建筑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节能、环保、绿色品质、景观特色以及实用价值的现代化城市建筑。

参考文献:

[1] 穆慧敏. 谈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2)

[2] 马志龙. 绿色建筑设计浅析[J]. 科技风. 2010(11)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电梯井道 电梯厅 避难层 停机坪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土地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高效,城市中心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建筑设计方面有一些独特之处,如电梯数量多、井道占标准层面积大,涉及到火灾时人员逃生方面的避难层设计,以及超高层建筑屋顶的停机坪设计等,笔者借曾经设计过的某超高层建筑实例,对这些特殊设计做一些探讨。

(一)电梯井道和电梯厅的巧妙利用

超高层建筑垂直交通一般都设计有几组电梯,每组电梯分段服务不同的高度区,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电梯的数量相应增加,电梯井道所占的辅助面积也不断增加,导致标准层的有效使用面积降低。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在某些楼层,电梯厅或者电梯井道是可以作为某类房间使用的,比如卫生间。笔者设计的某超高层建筑,总建筑高度为169.75米(室外地坪到屋顶停机坪地面),地下4层,地上共39层。裙房(7层)功能为商业综合体,主楼(39层)功能为办公,其1-7层部分空间为商场所用。主楼标准层平面建筑面积为1480平方米,12层和26层设计为避难层。除2台消防电梯外,还设计有3组共12台电梯,4台电梯为一组,分别服务不同的高度区。低区电梯服务1-11层,12层(避难层)为其机房层,中区电梯服务1、13-25层,26层(避难层)为其机房层,高区电梯服务1、27-39层。低区电梯的井道在13层以上已不安装电梯,但井道四周的剪力墙因为结构需要仍然存在,这部分空间虽因结构、采光等不利因素不能作为办公之类的开敞空间使用,但可将其设计为卫生间,并利用井道旁的水管间安放卫生间的给排水管道(如图1所示)。如此设计,既能让井道的狭小空间得到利用,又能使卫生间这类辅助(公摊)空间不占用标准层宝贵的使用面积。按照同样的思路,笔者将中高区电梯之间的电梯厅在8-11层也设计为卫生间(如图2所示)。这种在各种“角落”安放辅助空间的设计,使得高层建筑业主的使用空间相对完整,空间利用率提高。

(二)避难层设计的安全设计思考

避难层是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有的,因为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完全疏散到地面用时比较长,所以超高层建筑中应设计避难层,作为一个安全的场所提供给疏散的人群,让他们就地等待救援,或者作为向下一个安全区域转移时的临时休息场所。避难层的设计是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避难层的设计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如避难层设置,自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等等。

笔者在参与前述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避难层的设计,除《高规》中对避难层的几条规定之外,还另有几点体会:①,避难层划分区域时,应尽量将避难区划分在消防扑救面一侧;避难区内应包含楼梯间,其他区域应经过防火隔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通向同层避难区。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应断开,前室门开向避难层,人员的疏散应经过避难层才能到达下一个楼层。②,避难层的避难区域不宜设计为开敞式,因为当避难层以下的楼层发生较大火灾时,烟火会沿着高层建筑的外墙向上蔓延,从而包围整个建筑,烟火一旦借助风势进入开敞的避难区域,就会导致避难层失去避难功能,因此,作为一个安全的区域,避难区域与其他区域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并通过防火门连通。若避难区封闭设计,应相应增设加压送风设施;若避难区域开窗,则应设防火窗,窗槛墙应为不燃烧体,且高度不低于0.8 m、耐火极限不低于2 h。

(三)停机坪设计

超高层建筑停机坪的设计源于直升机在高层建筑的救援方面有其它救援方式不可取代的地位。火灾时,直升机可在很短时间内飞抵火场,利用空中优势正确寻找起火部位、判断燃烧物的性质,观察人员逃生情况,并把信息及时反馈到火场总指挥部。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直升机还可直接充当“空中消防车”的作用。直升机的另一重要用途是用于救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通向地面的疏散通道很容易被火势切断,人员只能选择逃往楼顶,这些人员就要靠直升机来运输疏散。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停机坪设计也是消防安全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停机坪的平面形态可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按布置形式可分两种:(1),直升机升降区和避难场所集中布置。此种布置通常要求场地面积较大,以确保直升机升降、悬停、消防器材的搬运、人员疏散、伤者救护、收容等诸多要求,其平面形状尺寸不宜小于直升机旋翼直径的1.5倍。一般根据现用机型的尺寸.场地面积实际满足20mX20m即可。(2),直升机升降区和避难场所分开布置。此种布置方式较灵活,只需满足升降区15mX15m即可,但避难区域应符合安全、方便的布置原则。

停机坪在设计时要注意几个方面:①,作为救援的场所,停机坪应配备消防设施,如消火栓;②,作为直升机的起降部位,停机坪应距离其他突出物5米以上,以防直升机起飞降落时受到干扰;③,因为其特殊的高度,停机坪尤其要注意防雷设计,以保障救援时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张兴权 曲鹏,谈建设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的意义和要点,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年1月

高建民,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若干问题探讨,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4月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超高层绿色 节能 环境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一、 超高层建筑简介

关于超高层建筑,我国有相关规定说明,只要建筑高度超过100m,不论何种建筑,通通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如今普遍分布于沿海发达城市。超高层建筑对于如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言,优势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超高层建筑能够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其次,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效率,给人们提供许多便捷之处。再次。超高层建筑能够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就能进一步节约成本。最后,超高层建筑是是科技的产物,它能有效的促进其进步。总的来说,超高层建筑必然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但是超高层建筑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以下几点就是超高层建筑较为明显的缺点:首先超高层建筑属于高能耗,超高层建筑相比同等面积的建筑,需要更多的能源支持。这也使得人力、物力的消耗更大。其次,超高层的室内环境质量较差。最后,对城市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的一般的超高层建筑都采用的玻璃墙,这样极容易造成光污染,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处于超高层建筑的人逃难困难度增高。

二、 绿色超高层建筑简介

根据上文我们不难得出,绿色环保相结合的超高层建筑,才是其未来的发展之道。如今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低碳等环保理念使我们必须推崇的。因此与环保相结合的建筑,才是未来的主流。何为绿色超高层建筑?简单的理解,就是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运营,都必须做到节能、环保、可持续。下面就来简单分析绿色超高层建筑重难点技术。

1. 节能

超高层建筑要想实现绿色环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节能主要通过维护结构优化、空调系统节能、降低照明耗电等方面实现的。下面就来详细分析这三个措施。

围护结构的优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今大多数的超高层建筑,一般都是采用的玻璃幕墙。而玻璃幕墙对资源消耗大,且不环保,因此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众所周知能源消耗巨大,其消耗的能源超过建筑总消耗能源的三成以上,因此成为了实现节能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最后就是照明,照明占建筑总消耗能源的一成以上,因此也是实现节能的重点。

2. 节水

超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的特征,必然导致各方面的资源用量巨大,水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节水能为了绿色环保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超高层建筑的节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节水器具:采用高效节水器具以减少用水量;

(2)雨水利用:充分收集场地雨水,另外超高层建筑立面面积大,需充分收集立面雨水,经过处理后能够带来可观的节水量。但初投资也很大,经济效益不明显;

(3)中水利用:收集优质杂排水带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占用更多的管径,从而需增大核心筒面积,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有效利用面积减小,从而减小销售面积。但对于有酒店、公寓和办公等复合型超高层建筑,酒店客房一般设置在最高部分,且酒店优质杂排水量大,可以收集高区酒店客房的优质杂排水在设备层经过处理后用于低区办公等冲厕;对于纯办公超高层建筑,建筑本身优质杂排水量就很少,且占用过多管径,因此不建议采用;

(4)采用当地植物:采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可以减小绿化浇灌用水量,从而减少用水量。

3. 节材

超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要消耗巨大的建筑材料,因此节约材料用料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环保节能,同时能降低成本。其中主要的节约材料的方法有三:

(1)3R材料:充分利用可在循环材料,如钢、铝合金、玻璃等。同时对非承重部分如隔墙等充分采用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的建筑材料;

(2)灵活隔断:办公建筑等的隔断可采用灵活隔断,这样可以采用减少重新隔断带来的浪费,而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可在10万平米以上,采用灵活隔断带来的节材量非常可观;

(3)设计和装修一体化:在施工前装修图纸结合建筑图纸完成,能够减少二次装修造成挖孔、打洞而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

4. 绿色超高层建筑的难点分析

对超高层建筑进行节能优化是一个权衡考虑到问题,需要经验丰富的能耗模拟人员进行优化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建立合理、准确的能耗分析模型对绿色超高层建筑进行分析既是节能优化的基础也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

4. 1 室内环境质量

改善超高层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是绿色超高层建筑的又一难点。超高层建筑利用自然通风有局限,主要是超高层的安全性考虑。超高层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主要问题有:

(1)无法开窗,基本不能利用自然通风;

(2)目前办公、酒店等大多数为风机盘管,过渡季无法利用全新风。且存在过渡季节结露发霉现象;

(3)超高层办公建筑存在内外区的问题,内区发热大而无法通过围护结构散出去,而外区受室外影响较大,如此就导致了冷热不均。

另外超高层建筑进深过大,容易导致室内自然采光效果降低。因此其自然采光效果往往也不佳。

4. 2 可再生能源利用

超高层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量少,适用性差。因此可以简单地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等。但只能少部分在裙房和少数楼层应用。绿色超高层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是很有利,但可以少部分采用,如采用低压热泵、太阳能热水等等。绿色超高层建筑可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有:

(1)裙楼屋顶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应用于办公类建筑,其生活热水需求量少,可以减少集热板的铺设。

(2)地源热泵系统:可结合桩基埋设土壤换热器,可解决埋管铺设面积不足的问题。可在裙楼应用或者应用于冷辐射吊顶、冷梁等对冷水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三、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8篇

也暴露出诸如能耗、消防安全等问题。笔者结合青岛鲁商广场项目,

与同行分享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经验。

1 项目概况

青岛鲁商广场本项目选址在青岛市南区核心位置,地块形状

不规则,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约为5.45m,

用地面积32 996.30m2。

本项目由鲁商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是集商业、餐饮、影院、

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地下二至四层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和

设备用房,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为商业、餐饮和娱乐功能,地下室

及一至五层商业裙楼部分整体连通,裙楼上部为两栋独立的超高层

办公塔楼,1# 塔楼地上28 层,高138.85m;2# 塔楼地上32 层,

高158.85m。总建筑面积270 492m2(其中地上166 233m2,地

下104 259m2)。

2 设计要点

2.1 核心筒基本布置原则

核心筒设计是标准层平面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原则是应

方便结构布置合理、经济和设备使用便捷,并能高效利用空间。一

般情况下,核心筒位于标准层的形心,形状应与标准层平面轮廓相

关联,占据采光和通风不利的中心位置,将周边光线和视线良好的

撰文 张东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青岛鲁商广场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简介

位置留做使用空间。

项目中1# 塔楼将核心筒置于标准层的形心,把一个卫生间从

剪力墙的范围内剥离出来,同时,为了满足结构体系需对称布置,

将空调机房及竖井也从剪力墙内提出。在高区时,把这个卫生间置

于低区电梯井的位置,既实现了结构的高效和各种系统恰当的平衡,

又在高区每层增加了29.46m2 共计206.22m2 的可使用面积,达到

了办公楼使用效率最大化的设计目标。

2.2 核心筒电梯设计

超高层核心筒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电梯的设计,主要包

括电梯数量、电梯分区方式和电梯布置方式的确定,可以参照《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规划建筑景观》。本项目

核心筒设计中把两部消防电梯设在一处,与一部疏散楼梯共用一个

前室,这样理论上可以节省4m2 的前室面积,且利于形成较高品

质的服务电梯厅。2# 塔楼共有32 层,由于只在16 层设

置了一个避难层,与现有规范冲突,后经性能化设计和专家评审,

要求将避难区的面积做到本层建筑面积的50%。我们尽量压缩设

备机房的面积,达到了这一标准,同时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中第6.1.13 条对避难区的净面积的要求。另外,

由于外立面造型的需要,屋顶无法设置直升飞机停机坪,经过与当

地消防部门的沟通,同意取消这一设置。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237

2.3 节能设计

当今玻璃幕墙几乎是世界各大城市办公楼立面的主流,它外

观简洁、通透、富有现代感,然而也带来了建筑能耗的增加。如何

解决这个问题,至今是个难题。较新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双层玻璃幕

墙,还处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尚未广泛推广[1]。就现阶段来说,

严格遵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设计手段减小窗墙比是有效

降低建筑能耗的一种方法。

原RTKL 方案设计中,外立面全部为透明封闭的玻璃幕墙,

平均窗墙比大于0.6。参照暖通专业对于严寒地区B 类办

公建筑的相关研究结论:“窗墙比增加0.1,耗能量约增加3%;

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各朝向的最佳平均窗墙面积比为0.4,平

均窗墙面积比如果超过0.6,在目前的节能技术条件下,要满足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就不经济了”。

为此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大面积的实体幕墙,并增

加了可开启窗扇。经过调整,建筑的平均窗墙比降低

了33%,根据文 的研究,该调整可使建筑总能耗减少3.4% 左右,

空调系统能耗减少约6.7%。

参考文献

[1] 刘晶晶,林波荣,秦佑国.关于双层玻璃幕墙节能辅助设计方法探讨. 华中建筑,2006(5).

[2] 王金奎,史慧芳. 窗墙比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低温建筑技术,2010(9).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一、工程概况

某大厦总用地面积为6490m2, 总建筑面积为83000 m2, 建筑高度为 122m。地下3层, 地上38层,建筑高度为122m。地下3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1层有部分空间还拟作超级市场。地上裙房第1层~5层设有大型商场、电影院和风味小吃,以及公司招待所大堂、餐厅和厨房等。第6层以上为“双塔”式主楼,其中第6层为设备转换层。西塔楼第7层~14层为招待所的客房及其会议室,第15层以上为住宅。东西塔楼的第16层为消防避难层。该大厦用地地块呈方形,但是,要在占地面积有限的基础上,创建出集居住、旅行、娱乐和商业于一体、容积率高达10的“无限”空间,非超高层建筑莫属。该大厦的设计具有四个特点。(1)大厦的功能多,建筑师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在总平面设计理顺其人流、车流交通以及各层面的休闲空间。(2)在地下1层局部和地上5层商场的建筑设计,将新的商业概念引入建筑――快乐购物,休闲购物。(3)立面设计打破陈规,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多彩涂料饰面。(4)采用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设计出独特的建筑构造。

二、舒适且功能齐全的建筑环境

在总平面设计中,我们力求“更为合理利用处理公共空间中组团绿地的私密性和共享性的关系,合理规划以避免居民进入非生活区,合理利用通道解决建筑和环境间关系等”。该大厦内设商场、超市、风味小吃、招待所、电影院、社区游泳池、桑拿及住宅等,其功能之多在高层建筑亦不多见。处理好车流和各个层面人流的水平和垂直交通流线,是总平面设计的关键。本工程充分重视流线设计,将商场、超市、电影院和招待所的人流出入口分设于建筑的南侧和东侧,直接面向厦禾路和斗西路,为招徕顾客和旅客创造商机。两幢塔楼住宅,商场货物仓库,以及招待所内部人员和货物出入口,均设于北面。地下汽车库两个出入口,分设于东北角和西北角。这样一来,各股人流与车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泾渭分明。

从近年来房地产业的繁荣与萧条中,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住宅设计中,舒适的内部空间和优化的外部环境,是房地产开发事业中头等重要的促销手段”。建筑的高容积率虽然给环境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绿化和休闲的空间设计仍然是设计的重墨之处。当今社会,环境的优劣越来越被购房者、商场业主和入住招待所的旅客所关注。该工程地处道路的路口,是交通汇合处,绿化景观将成为厦禾路绿化空间序列中的一个节点。因此,该大厦的绿化景观的设计重点分为四个部分。

(1)南面商业广场绿化,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的节点空间与广场绿化穿插设置,使之融成一体。这就提供给市民一个较舒适的购物环境。

(2)在大楼呈加斜角的“L”型的半围合的西北角,即两个塔楼住宅的出入口处,设计一块面积约600 m2开敝的绿地空间。以此作为住户纳凉、休闲和小憩的场所。

(3)在裙房的屋顶,设计屋顶花园,作为招待所旅客的室外活动空间。

(4)如图1所示,在第16层的弧型联体屋面上,设置游泳池。虽然游泳池的面积不大,但却为住户提供了夏天炼身、儿童嬉戏的场所。“以人为本”的绿化设计,也使各个组群的人都各得其所。

图1第16层平面图

三、居住与商业服务的巧妙结合

把电影院、风味小吃引入高层住宅大楼,是借鉴国外成功的建筑设计。例如,菲律宾的SM, EVER和GOTESCO商业城,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该大厦引入的是快乐购物和休闲购物的新理念。人们在每天的劳作之余或休闲时间,走进该大厦购物,饿了、渴了或累了,可以走进风味小吃品尝一下,或走进电影院观赏一下。

四、简洁而色彩绚丽的建筑形象

大楼立面造型设计力求简洁,以突出高层建筑的整体效果,没有过多的装饰。“建筑形象既要服从经济繁荣时期的商业性需要,又要兼顾居住环境的朴实与温馨,以免建筑设计流于形式,弄虚作假、华而不实”。因此,设计中采用彩色涂料饰面,运用现代国际流行的多彩设计手法,用木瓜色、藏青色、浅棕色、深棕色等四种颜色涂料配以局部蓝色玻璃幕墙。多彩颜色设计,可以反映商业建筑的热烈、朴实的体型,表现居住建筑的温馨。

五、细微处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整幢建筑除局部使用玻璃幕墙外,外墙窗均采用白色塑钢窗。虽然塑钢窗并非最先进的窗型材料,但是比起现在通常使用的铝合金窗,具有导热系数低、耐腐蚀、耐磨擦、抗老化和易清洗等优点。塑钢窗材质表现出与人的亲和性,特别在冬天,它比起冷冰冰的铝合金,人们更愿意接近和触摸。由于塑钢窗的导热系数低,无论在北方取暖的建筑里或者在南方空调制冷的房间里,它均是节约能源的好材料。在住宅除分户墙之外,户内隔墙都采用泰柏板轻质隔墙。所谓的泰柏板,就是在两片钢丝网中间夹着难燃材料岩棉。安装上墙之后,再两面抹灰。轻质隔墙的选用,使结构荷载减轻,减少结构的造价和投资。这种材料比起GRC墙板,防水的效果更好;比起多孔砖墙,因其厚度仅100 mm而节约了户内结构面积,故使用面积更大;比起轻钢龙骨TK板墙,它的隔声质量更好。建筑师并不是简单地整齐地安排空调室外机位置。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安装室外机的安全问题与大小不一的空调室外机,会给立面造型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在每户其中1间~2间房间的窗台下,设计了假阳台(图2)。这样的栏杆挡住了室外机,给城市一个较好的景观;安装安全,且室外机的热气散发快。冷凝水统一组织排放到PVC立管中,净化外墙,避免上下层住户之间的相互干扰,由于第5层设有两间各为250座的电影院,它所占用的空间已超出了第5层的层高,且电影院大空间设计已将部分框架柱取消。因此,在裙房屋顶上设计游泳池,显然是不可行的。游泳池理所当然地设置在两塔楼之间的椭圆型联体的屋顶上。

图2空调室外机位置大样

六、结束语

对每一个训练有素的建筑师,都应该把技术革新于艺术创新作为己任。然而,每一座具体的建筑物,都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这就需要建筑师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孜孜不倦地把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注入特定的设计命题中,乃至建筑的每一个“小动作”对于精打细算的住户来说,早己在不经意之中有所觉察、有所感受。该大厦以各种与众不同的特色设计,显示着建筑的个性。它将成为我们探索超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方向的有益尝试。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追求平面流线清晰,分区明确;追求立面简法,色彩绚丽;追求空间尺度宜人,环境优雅;追求技术革新,建筑创新。面对发展迅速的社会,我们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更多更多。

超高层建筑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建筑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要做到人、自然和建筑的和谐统一发展要求,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的协调一致发展,同时还要确保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起步晚,超高层建筑设计可以说是一项崭新的设计内容,是城市空间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超过层建筑设计现阶段的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对绿色策略的引用。本文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开始分析,指出了绿色策略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其设计要点与结构体系设计,指出了超高层建筑实现绿色节能多元化的意义与作用。

1、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短缺与环境破坏的加剧,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城市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中更要体现出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建设绿色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对未来的超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做到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应用,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杜绝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尽可能的采用绿色环保新型材料,提高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

2、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应用的必要性

在节能、低碳和环保等理念、相关政策及市场需求等多各因素推动下,建设绿色超高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比常规超高层建筑能耗显著降低、室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对周围环境影响显著下降、高效稳定运行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超高层建筑。 可以看出,绿色超高层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营角度都比普通超高层建筑效果改善。因此可以发展绿色超高层建筑真正能够达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3、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整体高度是非常大的,就我国目前的超高层建筑来讲,超过200m的建筑就有很多。过大的高度使得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中需要注意更多层面的问题。在对其进行绿色设计时,是与其他普通建筑的绿色设计有着一定区别的。笔者以为,可以从空间组织和顶部设计要求这两方面来讨论这些区别。

3.1空间组织

一般来讲,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是一种具有标识意义的建筑,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其空间组织以及其外观造型的设计都需要得到很大的重视。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的效果,笔者建筑在超高层的外观设计中尽可能的不采用玻璃幕墙,以减少城市的光污染,同时也利于城市气候的调节,减少高压风带和风口。超高层建筑的裙房虽然对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裙楼立面设计不同于上部.通过不同形式的玻璃幕墙、实墙和广告牌等元素的有机组合,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生动。在主入口前设置下沉式广场,与地下超市相连。使得地上空间引入到地下,扩大了空间界面,非常富有情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独特的广场空间.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

3.2顶部设计要求

超高层建筑顶部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如要使超高层建筑的顶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蓝,晚上成为灯塔,其顶部与主体立面形成退台,这就需要通过增加高度来进行视觉修正。运用”隐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儿墙.精巧的屋顶,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将顶部的功能用房隐藏起来。顶部条纹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应。主楼的平面呈切边三角形,为不等边六角形,顶部则收缩为三角形,就象一颗璀灿的钻石镶嵌于屋顶,装点着城市的天空。若在顶部不仅设置设备用房,而且再设置一个空中会所,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即解决了隔热、遮阳、改善室内微气候以及节约资源等功能,又使人能感到前所未有的大气之感,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望尽全市风景。

4、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高耸挺拔,但对结构设计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地震作用是决定选择其结构体系的关键。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超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根据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性,确定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合理性能目标,采用弹性、弹塑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强措施。人为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顺序和程度,达到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虽然钢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导热系数大、耐火性差。因此,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砼结构体系,主楼平面呈切边三角形,利用楼、电梯间墙体形成内筒。

5、建筑节能多元化

超高层建筑的能耗为一般建筑的数倍,这是个综合性的课题。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选择低能耗的设备,智能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管理资源,使建筑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减少污染并达到可持续发展。从建筑设计角度讲,群体布局、单体设计、构造处理都是节能的关键。例如就热水供应这一环节的能耗来讲,若要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可以通过采取多种热源供应的方式,分别根据不同的热水需求采用独立热泵机组或太阳能热水器等供暖措施。

6、结语

总之,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超高层建筑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城市建筑发展方向,为了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要引入一定的绿色策略,通过对空间组织以及结构体系等方面实施环保节能的技术措施,加强建筑的节能多元化发展。使超高层建筑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节能,环保、绿色品质、景观特色以及实用价值的现代化城市建筑。

参考文献

[1] 吴本华.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及评价原则[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

上一篇:内部风险管控范文 下一篇:电工工艺实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