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4-16 07:32:44

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诊疗基础上,对照组加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⑴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甲钴胺; 灯盏花素;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为多发的并发症之一,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造成患者神经末梢运动传导及感觉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坏疽形成,使患者生活质量日益下降【1-2】。本研究通过应用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佳,现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年美国糖尿病指南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疗标准【3】。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9±6.38)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8±1.32)年。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3±7.12)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1±1.4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糖尿病诊疗指南,结合个体差异性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两组患者血糖均调控在较佳阶段,即空腹血糖5.5~8.0mmol/L,餐后2h血糖7.0~12.0mmol/L。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mg,iv,qd,疗程2周。(生产企业:瑞阳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治疗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有数据统计【5-6】,大约30%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及20%以上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即使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部分专业人士统一认为,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的氧化代谢出现异常,从而造就神经功能损害【7-8】。甲钴胺作为营养神经的药物已被医疗界普遍仍可,本研究通过联合中成药针剂灯盏花素注射液,发挥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组能够有效改善了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从而使患者患肢的麻木、疼痛症状减轻,提高了生活质量。在疗效方面,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组的总有效率达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组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竞, 张琳, 赵.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Meta 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 88-90.

[2] 李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 2013, 24(13): 2003-2004.

[3] 梁峰, 胡大一, 沈珠军. 2014 美国糖尿病指南: 糖尿病诊疗标准[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4, 6: 042.

[4] 孔, 葛彩英.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7): 882-883.

[5] 李守华, 胡祥, 盛夏, 等. 宜昌市夷陵区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006): 502-504.

[6] 蔡红莉, 杨敏, 邵良, 等. 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3): 77-78.

[7] 赵步长, 赵涛, 赵明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木丹颗粒干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2): 33-35.

[8] , 王海澜. 糖尿病微血管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3, 19(3): 513-515.

上一篇: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下一篇:术后早期运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