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时间:2022-04-16 03:34:39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所谓阅读,就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它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加以调控的过程。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其一,它可以扩大知识面,对于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有帮助;其二,可以扩大词汇量;其三,可以加强对各个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而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阅读可以形成一种语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经过的跟踪调查,教育家们惊奇地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阅读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高,越有利于学习,而且越早进行阅读越好。因此,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的发展浪潮中,都把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激发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趣和体验,从而提升自己,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兴趣的重要作用。那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仍旧处于爱听故事的年龄阶段,他们最爱听有趣的故事。在这种年龄特征下,我们教师就可以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的故事做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到欲罢不能时,戛然而止,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

2.在讲解课文时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作者、写作背景、代表作以及有关的奇闻轶事,简要地、饶有兴趣地讲给学生听,激发他们去阅读。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精神胜利法”,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下到阅览室争先抢读,同时了解了作家鲁迅,还对时事背景进行了一番了解。

3.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巨大的,它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子,激励我们前进。在平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名人都读过那些书等。还可以表扬班里喜爱阅读、阅读能力较高,写作水平进步较大的同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边读边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证明了思考与学习相辅相成的重要性。而有的学生只是机械地读书本上的知识,使大脑成为知识的仓库,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固然,对知识的记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学习和思考两者不可偏废,特别是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具备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是使人们发现新的知识,通向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桥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开出智慧的奇葩。”在学习上独立思考,其实质就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经过自己头脑的消化。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机械的记忆和模仿是必要的,但最终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还是要经过一番思考。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在学海中随波荡舟,人云亦云,那就不知会飘向何方。

有的学生只是机械去读书,让他们谈谈感想,却不知从何谈起,这样的“傻读书”我们是不提倡的。当然,博览群书不是不对,但只有进行思考,在前人有益遗产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与前人不同的结论,或者通过思考,将前人优秀的、宝贵的经验化为我们自身拥有的知识时,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益的读书。

三、创设良好的读书环镜

如若要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学校各方面就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受到阅读的熏陶,使其走在校园里就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关注。比如,在校园的走廊里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在橱窗里开设一个读书园地,或者利用学校的墙壁、门窗等进行必要的创设。当学生一进入校园之后,就会被一种浓重的书香气息包围住。在班级里,可以添置一些学生喜欢读的课外读物,并赋予其一个好听的名字,当学生一走进时,就有一种想要读书的冲动。

除了利用学校自身的环境创设一种读书的氛围,也可以让学生以书为媒介,组织一些和书有关的活动。例如,成立一些读书社团,并组织一些比赛或者有关书籍的聚会,使读书的氛围时刻萦绕在学生的周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将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使学生爱使用工具书

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拦路虎”,碰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阅读问题时,这时可以向自己的老师,同学、家长请教,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工具书,自己动手进行解答。而工具书最好时刻装在书包中,随时带进课堂,只要是在阅读中遇到了困难,比如在读书、读报或读其他课外读物时遇到了生字、难以理解的词语,都可以请教工具书,并逐渐养成好习惯。

五、养成写小练笔、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体会,当读完一篇文章之后,都能有所感悟,但如果不及时地把它写下来,日子久了,就会忘掉。如果将这些读书的点滴体会及时地记录下来,就可以在日后见到效果,或许也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同时也是我们提升自己各种素养的见证。因此,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写得多了,思维也就敏捷了,所以提笔时就“思如泉涌”挥洒自如了。如果我们每个学生能坚持天天练笔,收获肯定是非常大的。当然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不强求学生要写多少字,只要写就好了。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享受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石。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不断坚持,持之以恒,在坚持不懈中将阅读习惯延续下去。只有一点一滴的培养与积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如果我们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得比我们宽,比我们广,比我们强,我想,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做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新世纪的读书人。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一课三卡在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戏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