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时间:2022-04-15 05:42:2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摘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教师的天职,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会讲课,更应该把思想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并敏锐地抓住每个有利时机,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培养思维品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数学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观要求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学生,作为全面素质的一个分支——数学素质,如何适应时代赋予的使命;如何顺从教育发展潮流,达到学科培养目标,是摆在教学面前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而数学素质通过数学能力来体现,而数学能力反映在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生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钻研与思考问题,能够从一些复杂的事物中把握其本质,并深入地加以分析和解决,而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思维的深刻性还有一个特点是不满足于某些特殊结论,而能从特殊中探其一般规律。

质疑一般经过有疑——无疑——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趣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机,再次"激疑",以产生新的疑难问题,再从"无疑"中求"有疑",这个过程就是使学生在脑得以"开窍"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认识错误的过程中易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在解决了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后,再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从中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使问题逐渐深化,从中还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数字中有许多问题,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其内在本质却往往一致,通过适当的数学变换,都可以把它们归结为同一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变式"。"变式"教学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得更加透彻。

另外,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追根求源,把一切似是而非的问题弄懂。教师还要经常创设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去探索,使学生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问题的实质,学会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找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学会全面地认识事物,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引导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即善于全面地看问题、思路开阔、多角度探求、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一种品质。在思维活动中,它的表现是既注意把握事物的整体,又不忽视重要的细节,能够从广阔的层面上捕捉有效的信息,广泛地对比、联想,不但能研究问题本身,而且能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一题多解或一法多用。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是培养这种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如,"三角形三边关系"不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推理过程:方法一是复习前面学过的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应用此公理可以解释三角形三边关系;方法二是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测量三边a、b、c的长度,研究任何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结论。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动手操作,开阔了学生的视眼,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多向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又称思维的变通性,是指能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的方向、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它与思维的深刻性结合,构成了思维的机智,常可导致发明创造,爱因斯坦把它看作是创造性的典型特点。

在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不开思路,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有些问题用代数方法困难重重,而构造符合题设条件的几何图形,用几何方法却相当简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横向联系。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思考问题,这样在学习中才能随机应变,更具灵活性。

四、积极联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的结果相对于已有的认识成果来说,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这是思维品质中最宝贵的品质。数学思维中表现为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模式,大胆提出新的见解和采用新的方法。

一般地说,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并不是数学家创造发明数学的思维活动,它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加以培养的。学生很容易从直观的图形中发现一些问题、规律等,而透过表面现象引导学生充分联想,挖掘问题的实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在研究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后,学生自然会联想到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画图来研究它们的关系,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抽象思维方面去研究,应用不等式性质得出性质定理的推论。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充分联想,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向创造性方面发展。

五、敢于自我反思,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其表现为不盲目崇拜他人,遇事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冷静思考,不受权威的影响。善于提出疑问,并能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锴误。尤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不断地进行总结、回顾和反思,并对思维方式和思维进程进行主动调控,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辨别正误,排除障碍,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或答案。数学教学中,经常应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学习中所运用的方法、技能和技巧是否合理,有无更好的方法,找出学习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等等,通过自我反思,使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如,对于数学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

上一篇: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总结 下一篇:浅议在地理教学中营造“学生发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