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报业财务管理体制架构

时间:2022-04-15 12:54:27

浅谈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报业财务管理体制架构

【摘要】文章介绍了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报业财务管理机构的基本设置,阐述了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要以适应并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绩效为原则;要通过在财务管理架构中的分层管理,实现报业集团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在加强财务控制的同时,以财务管理工作促进报业集团经营的发展;把握报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资金管理、投资决策管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

【关键词】文化改革;报业;财务管理;体制架构;措施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改革工作的深入,各报社、报业集团也开始按照报业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报业文化体制方面的改革。报业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到报业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及管理体制多方面的命题,报业文化产业改革将对报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报业财务管理作为报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在报业文化产业改革的过程,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适应于报业文化体制改革的财务管理体制,以良好的财务管理体制架构为基础,推进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有效的财务管理推动报社文化体制工作的发展。

一、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报业财务管理机构的基本设置

报业文化产业改革的基本策略是将报业产业中新闻采编、行政管理等非经营性资产和发行、广告等经营性资产剥离,将经营性资产通过资本运营、市场推广运作等经营手段进行改制,以运营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壮大报业经营资产,推动整个报业经济的发展。

根据报业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报业财务管理机构的基本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1

各机构的基本职能如下:

编辑中心财务部:负责报社编辑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产业公司财务部(暂):负责集团产业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按照公司经营的业务类别,下设四个部门,分别是广告公司财务部、发行公司财务部、印务中心财务部、子报刊财务部。产业公司各财务部主要负责所在公司的会计核算及其它财务管理工作,其工作对所在公司负责人负责。

综合管理部:负责物业、后勤及管理部门费用核算及集团财务报表的汇总和资金的账务管理。

资金结算部:负责集团的资金结算管理。

二、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要以适应并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绩效为原则

文化体制改革旨在通过文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建立适应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提升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重点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微观主体。体制创新涵盖的内容非常广,包括企业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等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发展的管理体制是体制创新的根本目的,为此,体制创新一定要立足于本单位实际,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制定可行的改革措施。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建立适应于单位经营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挥财务管理“核算、反映、监督、控制”的职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报社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在财务管理架构中的分层管理,实现报业集团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在加强财务控制的同时,以财务管理工作促进报业集团的经营发展

在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并组建报业集团后,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在报业集团的管理上应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与保持集团内各成员之间的统一,集团通过对人财物权利的高度集中,能有效地调配和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并为报业集团筹资、投资,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打下基础。特别是通过集团对内部财务管理的高度集中,来杜绝集团内部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的弊端,防止资产管理失控。 按照报业集团管理的要求,报社在财务管理架构上,要以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对财务实施分层管理,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各财务管理的责任,保证财务对报社资源的有效监管和集团的资金安全,按照集团的统一安排来使用资金,同时保证各子公司和经营实体在经营责任范围内的经营独立性,促进集团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财务的分层管理上,具体就是要把集团内部财务管理按照集团各级经营权限主要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在集团内部董事会和社长领导下总编辑、总经理行使法人产权和直接经营权,必须全面直接地参与对报业集团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形成以经营者为财务管理主体的经营者财务管理层;第二层是集团的总经理(集团的总会计师)和集团内的财务部主任(即现在的计财处长)行使财务决策事项和日常的管理权,形成以财务部主任为管理主体的财务管理层。

报业集团财务管理分层管理的核心是在不同管理层的责任管理。董事会(或编委会)在报业集团治理结构中,是财务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按照责权利相对称原则,必须赋予董事会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这些重大财务决策事项主要包括:集团融投资财务权、集团财务战略审批权、集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权、集团增减资本的决策权、集团资本结构的调整权与决策权(包括与债权人签订的大额贷款项目的审批权)、集团对外投资与购并其他企业的财务决策权、集团改变经营方向从而出售其主要资产的决策权、集团成本费用开支制度及预决算的审批权、高层财务主管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分配方案的审批权、集团发生重大改组及有关公司发展所涉及财务方面的其他权限等。集团经营者和财务工作负责人对集团内部经营绩效和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负责。

在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中,在明确主要财务主体的责任后,通过“会计委派制”向集团下各子公司和经营实体派出财务人员负责子报刊财务管理工作,各委派财务人员向集团财务中心负责人负责,集团财务中心可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来落实各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完成情况。

3、把握报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1)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金的组织、调度、计划、控制、调节而运行的。具体表现为对资金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和调整,使资金结构更好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对财务结构进行选择和改善,在保证集团利润增长的前提下,降低集团的经营风险;对资金的存量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集团的支付能力,从而保证集团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顺利性;对债务运行从严管理,防止呆账发生,保护集团的经济利益;对存量资产进行控制和调节,防止资金沉淀。

报业集团资金管理主要是由资金管理中心完成,资金管理中心在整个报业集团财务管理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由原报社计财处结算中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资金结算只是资金管理中心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更重要的任务在于资金管理,将集团资金存量、流量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并对包括银行等不同的融资渠道的各种信息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报社经营情况,为集团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2)投资决策管理。投资是报业集团经营的扩展行为,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受益,占领更大市场,从而壮大集团的实力。投资方式主要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有新办报刊、扩版、加张、兴办实业、购置、更换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机器、设备、房屋、土地、工具等劳动手段和劳动资料;对外投资主要有股票、合资、合营、购壳、购并等。

投资决策管理对传统报业财务管理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原有事业及半事业管理体制下,报社财务管理基本不涉及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管理,而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报业产业的多元化,报社发展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将使报业财务管理工作者更多的参与报社各项投资活动中。报社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将会是进行投资决策管理。财务人员必须对投资计划的可行性和安全度做出严密的、科学的分析论证,为集团提供准确的信息,对投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指导,保证投资的准确,否则,不仅使集团蒙受损失,甚至可能危及集团的生存。

(3)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财务管理的一种经常行为,而且涉及到集团的方方面面,成本不仅在生产企业有,流通企业有(流转费用就是流通企业的成本),在报社同样有成本,如:采编费用、印刷费用等都是报纸的成本。成本管理主要通过计划、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途径,它是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直接结合的具体体现。成本管理要注重实效,真正起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成本管理是一种成本责任,必须落实责任才可能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高的效益。

(4)预算管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贯彻报业集团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为重点的重要手段。预算本身是一种超前意识,是一种规划。通过预算编制、预算分解、预算落实三个环节,来加强集团全方位、全过程、统一管理。报社集团是多元多层,就是靠全面预算管理去统一,因为预算本身既有统一性又有强制性。通过预算对集团的经营做全面的综合计划,通过对营运中的资金的有形量化,把集团未来的经营内容具体融入整体运营之中,达到全方位完成经营目标之目的。

预算主要是一种控制手段。编制预算实际上就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拟订标准。由于预算是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从而本身就具有可考核性,因而有利于根据标准来评定工作成效,找出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偏差。

三、结语

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也必须进行体制改进,进行机制创新。财务管理必须建立适应报业产业发展的管理架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细化会计核算,进行明确财务岗位职责,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财务工作中,以宏观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更好发挥文化体制改革赋予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真正建立起“管理型”报业财务管理体制,为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谢志刚,陕西日报社计划财务处主管会计.

上一篇: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探索 下一篇: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