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参与班主任及教师工作考评

时间:2022-04-15 01:59:52

让学生参与班主任及教师工作考评

摘 要: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在对班主任、教师的考评中只有充分重视来自学生的意见,才能使考评得到学生认可,更加客观、公正。

关键词: 工作考评 班主任 教师工作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得愈来愈充分。但是,我们在给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评时,却没有能高度重视来自学生的意见。没有学生的充分参与,我们能保证让学生、家长对我们评出的结果认同吗?能保证让老师心悦诚服吗?例如,有些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评时,常会出现一些很值得思考的现象:某某老师被评为先进老师,但他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却对此结果表示惊诧,甚至议论纷纷。说明学校的评比结果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定位是不相符的。原因是这些老师教学成绩的取得往往以加班加点,以牺牲学生更多课外时间为代价换来的,尽管每次考试成绩不错,但因此陷入“题山课海”中的学生却满腹怨言,意见纷纷。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的班级表面上看来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在学校综合考评中理所当然被评为先进,但是学生却对他们的“先进班级或先进班主任”不以为然。他们在心目中对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并不赞成,甚至还可能很有意见。主要原因是考评标准注重的是结果,是一些看似公平公正的积分、均分、人数等一系列数字,再加上 “一票否决”现象(类似的一票否决时下很流行,几乎绝大多数学校都在实行),这些促使班主任、任课老师想尽办法,不惜采取一些有悖教育原则、伤害师生感情的举措,提高各项积分。这点作为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及教学工作的我深有感触。例如:为了班级的量化积分,我曾让学生牺牲上课时间在刚扫完的清洁区里留守一会儿,确保在检查打分以前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曾和同学们一起为了应付学校的各项检查而认真寻找其中一些检查规律;我也曾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我也曾……在这里我之所以说出这些个“我也曾”来,绝不是哗众取宠或借以显示自己多么善于自我批评,只是觉得有些矛盾和内疚,而说出来觉得有些释然。当然,随着年龄增长,面对所谓的考评积分,我现在已经不再像以往那么在意,为了班级或学科积分,我不会牺牲学生的利益,让这些“我也曾”现象不再发生。但是,看着身边的同仁,特别是一些干劲十足的年轻教师们仍然兴趣十足、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些事情,我的心情很沉重。特别是每当看着、听着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对那些成绩较差、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的一些“善意”批评教育时所用的一些方式和语言,真是让人既担心又难过。那些一不小心触犯了“班规”,特别是因此被扣班级积分的学生的状况就更不妙。我曾私自进行过一些调查,许多“先进班主任和老师”在所任班级学生心目中不仅不先进,反而很糟糕。特别是在学生毕业或离开后,每当再提起这些曾给他们传道授业的老师时,他们表露出来的往往不是应有的感激或思念,而是一份并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回忆。我认为这些老师在得到了暂时的荣誉和利益时,可能因此失去作为老师的最珍贵的东西――学生的爱戴。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考评方式和标准有直接关系。

对班主任、教师只注重结果、数据的考评标准,负面作用是明显的,是迫切需要改进的。我认为考评应该重视来自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当然,如何操作,采用何种形式让学生、家长们能说出真心话,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实验。不少学校可能常搞些类似于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之类的活动,用以征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这些活动尽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可收集一些情况。例如,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那些学生很不喜欢、很反感的老师不仅不能评为先进,反而要认真学习、反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许多学校只是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矛盾特别突出、反映特别强烈的事情予以关注,整体结果却不会真的被纳入对班主任及教师的考评标准中。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在这方面应该说做得比较好,在近期举行的评选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活动中将学生评教结果视为整个考评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举措使老师受到很大震动,特别是那些在考评中学生评出的满意率不高,指出问题较多或学生意见较大的一些老师,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开展。在对班主任、教师工作进行考评时,如果我们不真正想学生所想,不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那么后果将是严重的。笔者衷心希望所有学校在对班主任、教师工作进行考评时,都能充分重视来自学生的意见,使考评更加客观、公正、合理。

上一篇:班级艺术管理技巧 下一篇:学生成长在班级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