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香的爱情 等

时间:2022-04-14 06:29:26

无香的爱情 等

耳饰

文/豫 君

大多女性天生有喜欢饰物的爱好,我也不例外。在我所有饰物中,最喜欢耳饰。

记得中学时有位同学,不怎么起眼,有一天她却引起全班轰动,她的耳朵上多了一对耳环!平时,那位女生总是低着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可这一天,只要一到课间休息,教室内外都听得到她的笑声。当时还不懂什么叫风情,可是她故意用手轻捋发梢,让耳环上的小红珠子在笑声里摇曳,那动作简直让我着迷,一直到我上了大学还认为当时她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女人。

喜欢归喜欢,可是从来没有戴过耳饰,因为没有穿过耳孔。我常为穿耳孔而心动,同时又为穿耳孔设置许多心理障碍。比如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带着兴奋和憧憬的女孩子,从室外捧回最干净的冰雪,再把冰雪递给自己的奶奶时,都无不例外地变得郑重而庄严,让人感觉这是一个神圣仪式。可是,穿耳孔的过程却让人觉得残酷且无情,接过冰雪的奶奶,用冰雪揉女孩的耳垂,直到粉嫩的耳垂变得几乎透明,然后奶奶从炭火上取出平时纳鞋底用的大针。女孩一看通体透红的大针,吓得连连退却。奶奶边哄边吓唬,这样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女孩,转瞬猎物般不由自己了。这等工夫,大针已基本冷却,起到消毒作用,说话间,女孩“啊――”的一声,眼泪如珍珠般落下……想到这里,我总不寒而栗,穿耳孔的想法就此化为乌有。

既想拥有摇曳生姿的美丽,又不能忍受美丽之前的痛苦,于是我只得寻找另一种途径来满足自己对耳饰的喜爱――收集耳饰。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把它们摆在床头或案边,将它们看作生命体,细细欣赏,也别有滋味。

这种做法好像画饼充饥,不过却也让我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时间长了,变得程序化仪式化,一个为了配合心情而举行的仪式是多么的虚伪!意识到这点,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将它们取出。可惜,我又是个人间烟火中的俗人,心情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不了多久,在虚荣心驱使下,我一面暗骂自己亵渎美丽,一面又将它们取出举行新一轮的仪式。

婚后,雅兴依然不改,先生在笑我恋物痴的同时又利用出差机会,给我带回种种精美好看的耳饰。直到有一天,突然明白占有不等于拥有。那太多的耳饰,躺在那些锦盒里,不问世间花开花落,只是静静躺着,等我纤指呵护,这是多么优雅的“等待”,同时我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将它们拿出来,装饰我片刻的美丽!

无香的爱情

文/李小芬

她喜欢香水。美丽的女孩子都是喜欢的吧。每天清晨,她对着镜子,拧开香水瓶盖,轻喷耳后。几百元的高级香水就是不一样,仅仅两三滴,醉人的香便可久驻。

女友告诉她,喷在胸口的香水恰到好处。微微地香,只有贴近了才能闻到。谁能贴那么近呢?当然是男友。两人亲昵时,若有若无的香悄悄弥漫,怎不让男友深醉其中?

没想却是她,先醉了,醉倒在一个男人怀里。这男人与她只是初识,且早已有了爱过的人,但在她心里却掀起波澜。她也恨过自己,不该跌入他的温情里。明明是一颗有毒的种子,却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但,爱的潮水一波一波涌来,她无力探出头来深呼吸。更何况,他已答应她,一年后,就给她想要的未来。

一年,365天,比起人生百年,不算长,她等得起。所以,她不逼他,只是用心去爱,去接受。他给她的爱是沉静的,细致、体贴、缠绵而温情,就像那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传说,五代十国吴越国的君主因思念回娘家的爱妃,提笔写了这寥寥九字――田间阡陌上的花儿已经绽放了,爱妃,你可以慢慢赏花归来了吧。就如她爱的男子,在商场上指挥若定,却也有如此的绕指柔情。那种浓郁的爱,正是她想要的。

只是,有一点,让她皱眉。他送她许多礼物,唯独不买她喜爱的香水,且不让她用。常常,他抱她入怀,头埋在她胸前:“乖,宝贝,以后不用香水了好不好?”初始,她不解:“你不喜欢吗?香的我,浓的情,醉的心。”他望她,欲言又止。一瞬间,冰雪如她,她知道了,渗了她的香水味,回家的他无法通过检验了。

再约会时,望着镜中的自己,她轻叹气。不用就不用吧,只要他在爱她,只要时间悄然滑过,她终会守得云开。这样想时,她脸上的笑重又璨然起来。爱需要妥协,需要伸出手为心爱的人接一滴泪。虽然,这一滴泪是自己掉落的,但她先替他接上吧。她知道,总有一天,他会为她伸出双手,再也不让她流泪。

果然,他说,他对家宣战了。可惜,没有取得胜利。“乖,宝贝,再等等,我会想出办法的。”他安慰她。她的心迅速沉落,泪无声滑落。早应该明白的,有毒的种子结不出丰硕的果。“就这样散了吧。最后再深爱一次。”她轻泣,倒在他怀里。

可是,他却惊慌地推开了她:“别,宝贝,你的香水味太浓了。”

她如同电击。无香的爱情?难怪,不能永久。就像,一棵树,花果相连,即使不能在同一时间甜蜜对望,那花的香味也一定会在果的身上紧密依附啊!而她,即使有花朵的芬芳,也会因了另一棵树的阻隔,传不到他结的果上啊!

她和他,又怎能,拥有同一棵爱情树?

真爱无价

文/李剑红

我在报纸上看了一个故事,一个男人随着他经商的成功,拥有了年轻漂亮的情人,就再也看不上家里日渐衰老的妻子。他的情人说,没有用钱摆不平的事情,让他用钱把妻子打发了。于是,他就回家试探他的妻子,说有人和妻子离婚了,给了妻子一百万。他妻子说一百万?青春和爱情是无价的,不是说一百万太少了,这种事情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他说如果我们离婚了你要什么?他妻子说,我只要儿子,剩下的什么都不要;而他的情人说跟了他两年,如果分手她要二百万。他情人的情感是有价的,而他妻子的情感是无价的,最终,他给了情人二百万,拯救了自己的婚姻。

在这个商品经济社会,我们通常已经习惯了把一切事物都用金钱来衡量,可是我们恰恰忘了真情是无价的。妻子对丈夫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花多少钱才能买断呢?这些爱永远无法用钱来买断。母亲把我们生下来,然后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无私的爱,这种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评估的。可是当我们长大成家后,往往用钱去打发我们的父母,以为我们给了他们钱,我们就不再亏欠他们的。我的一位同事向我抱怨说,她每次回家都给她妈妈留钱,可是她妈妈还是常打电话让她周末回家,难道她妈妈嫌她留的钱少吗?她已经不能理解作为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这首歌家喻户晓,深切地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和牵挂。只是我的这位同事还不懂,也不能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这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唯有真爱无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价的,男女之间真正的爱情也是无价的。能够标出价格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再买到,无价的真爱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如果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让我们用一生来珍惜,来呵护好这无价的真爱,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去后悔。

剩的与留的

文/梁军年

结婚前,他们俩经常逛街,碰到好吃的路边零食,他都会给她买上一些,她靠在他的怀里,看着他盛满情谊的微笑,一路上吃得很甜蜜。

后来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结婚过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甜蜜中生长起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油盐酱醋。

他们再逛街的机会少了很多,等到大家心情都好相约逛街的时候,往往携手而归的是一把绿色的嫩菜。他笑着说回去吃新鲜的蔬菜多好,又健康又划算,说话的时候全然没有看见她盯着路边零食渴望的眼神。

说他不疼她也不全对。有时候他下班或者出差回来总会带来一些好吃的点心,看着她一点一点品尝,他就浅浅地微笑。

有一次,他出去赴宴回来,递给她一块奶糖,说这个你没有吃过吧,外国糖,在朋友的筵席上拿的,你尝尝。她假装嗔怒地说,还不是小孩都不吃剩下的东西,你倒拿来讨好我。

站在一旁的他急了,说不是的,糖一端上来,桌旁的人就抢了起来,我拿了两颗,吃了一颗感觉味道不错,就特意把剩下的这颗装在口袋想着留给你吃,不是你说的剩下的。

是留下的不是剩下的,听了他的话她不禁心里一动。原来剩和留的区别在于爱,只有心里想着才会留着。当你爱的人留给你哪怕一块奶糖,你也要幸福地接过来,因为,他是那个时刻都在想你的人。

卷上时光

文/羽清雪

倏忽而过的大学生活里,最难忘的是那段浸泡在书籍中的单纯时光。从一个被剥夺了阅读乐趣的高考生到一个重获自由的大学生,这一角色的转换几乎要让人误以为从人间一步跨进了天堂。

也许是“饿”得太久的关系吧,大家都有点饥不择食了,睡在我上铺的姐姐最夸张的一次,把一本书从朝阳初升直读到华灯初上,伊人花冠不整云鬓半偏,这期间连一日三餐都是别人从食堂捎回来解决。知道她读的是哪本巨著吗?唉,《神雕侠侣》是也。

而我那年彻底迷上了“红楼”,发现小时候读的那遍《红楼梦》真是白读了,图书馆里那些红学论著恨不得一天看完。每个星期天抱着一包饼干直奔图书馆,直呆在夜深人静才依依不舍回宿舍。宿舍里就更可笑,每个人都买了一本《红楼梦》,虽然她们不见得和我一样着魔。最让我高兴的是,不管我懒洋洋地躺在谁的床上,只要一伸手,就可以从壁架上拿到一本《红楼梦》,随便翻到哪一页,都可以兴味盎然地读下去,一下子掉进鸟语花香的大观园。

有时,也跑到租书店里租一本喜爱的武侠或言情书。天昏地暗地读下去,末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在每晚熄灯后的“卧谈会”上回味着刚读过的那本抒怀,从故事里的推理悬疑、硬伤BUG直说到梦中的白马王子,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照例要靠大姐雷霆一句“还要不要睡觉啦?”方才偃旗息鼓,沉酣入梦。

最得意的纪录是我一天看了八本武侠,一宿舍姐姐妹妹都说我肯定没好好看,一目十行的指不定怎么胡乱看的呢,结果我给她们背出了开篇和结局,居然一字不差,吓得五姐跑去隔壁借了录音机一定要录下来,说要留给将来作毕业留念。于是,我又饱含激情地背诵了一遍,全宿舍笑成一团,哄闹声和朗诵声全部刻进了岁月的年轮,留在那个青春恣肆的春日。

难忘那些熄灯后的夜晚,燃几根素烛,《易经》、《庄子》,或是《先知》、《饮水词》,静悄悄的,各人读各人的,只有书页声渐次响起,哗啦哗啦。随便读着什么,都可以轻易让这个烛光摇曳的夜晚,兴味盎然,溢彩流光。

花样年华水样流,俯仰世事,屈指堪惊,多少琐碎繁杂一一逼到眼前,却不曾再像大学时那样尽情任性地读书了。

难忘,那一段大学读书时光。

上一篇:月光MM:看紧荷包省钱有术 下一篇:送不出去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