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标准标识促进节能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时间:2022-04-14 08:21:36

能效标准标识促进节能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摘要】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是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实施能效标准与标识项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对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能效标准标识促进节能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标准、标识促进节能的管理重点,规范各利益相关方的绿色行为路线,在实践上不断完善已有的能效标准标识,并制定新的能效标准标识。

【关键词】标准;标识;利益相关者;产品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3)06-0029-04

能源、环境和人口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总方针,这一方针的核心是提高能源经济效率。在提高能源经济效率及保护环境方面,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2009年世界标准化日的主题是“标准应对气候变化”。可见,标准已经成为实施节能战略的重要方法。

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概念,经Penrose、Ansoff的开创性研究和Free-man、Blair、Mitchell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取得了进展。美国经济学家蒂尔(1975)曾经这样描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我们原本只是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会作为外因影响战略决策和管理过程,但现实的变化已经表明,管理正从利益相关者影响(stakeholder influence)迈向利益相关者参与(stakeholder participatlon)。”本文认为,节能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影响组织节能目标实现或被节能目标影响的组织或个人。以节能主体的利益诉求为依据,可以把对节能有重要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也称节能核心利益相关者)分为政府机构、企业(包括终端设备制造企业和耗能企业)和消费者。

一、标准促进节能利益相关者互动行为模型构建

研究表明,节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系统内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的。节能利益相关者作为节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节能标准作用下,利益相关者内部各成员也是相互影响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节能整体。标准作用下节能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型如图-1所示。政府是节能的提倡者、节能标准的制定者,也是节能标准实施的监督者和受益者。政府出于节约国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和降低开支成本等目的,制定相关的节能政策和节能标准。在政府制定的节能标准中,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标准是能效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这一制度确立了产品的节能目标,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的同时,节约了能源开发的基础投资,同时也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

一般情况下,政府制定的能效标准都是强制性实施的,其主要的作用对象是企业(包括终端设备制造企业、耗能企业、能源供应企业等)。在能效标准中,最常见的是最低能效标准(MEPS),这是企业及其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如果企业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企业的产品就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基于强制性节能标准,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效水平,以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最低能效标准能够最直接地提高市场的整体能效水平,促进节能。

采用能效标识的目的是鼓励消费者购买那些能够提供所需服务并且耗能更少的用能产品。耗能设备的能效具有不可见的特性,如果没有可靠的能效标识,消费者仅仅靠查看产品本身是辨别不出其能效的。能源消费决定了大多数设备的运行成本,涉及消费者的直接利益,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能效标识能引导他们购买高能效的产品,降低产品使用成本,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能效标识向消费者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能源效率信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能够将能源效率和运行费用以及产品的环境影响考虑进去,通过比较同类用能产品的能效和耗能费用,选择总成本更低的高能效产品。

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能效标识对企业的影响大于对消费者的影响。一旦企业察觉到标识已对消费者产生实际影响或将要产生潜在的影响,企业会迅速做出反应,从市场上撤出能效最差的产品型号并且对现有产品型号的能效进行改善。一旦市场上大多是能效水平比较高的产品,就会促使消费者能够接受价格相对高一点的高能效产品。所以,在节能标准作用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关系。欧盟对能效标识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企业设计生产的新产品能够满足某一更高能效等级的要求。这说明,能效标识能够刺激企业及时调整用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推广销售计划,减少低能效产品的生产,并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引进和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和产品,始终保持产品的优质高效。

通过以上分析及图-1和图-2可知,在节能标准作用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是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并且相互约束的关系,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市场上高能效产品的占有率,提升市场和企业整体能效水平,共同促进节能。

二、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标识促进节能的分析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即一个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被淘汰的全部过程。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一3所示)。导入期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成本高、投入流动资金多、广告费用大,同时,产品销售量增长缓慢,企业获利极少甚至亏损。产品从导入期转入成长期的标志是销售量迅速增长、利润额迅速上升、竞争者纷纷涌入,同时,生产成本得到降低,生产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均显著提高。成熟期,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量基本趋于稳定,利润开始减少。最后,由于成本回升、需求减少、竞争者增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量减少,利润额也明显下降,产品普及率迅速降低,进入衰退期。

(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标准标识促进节能与财税政策促进节能

为克服能源效率市场的障碍因素,需要政府制定适当的能源效率政策进行调节和干预。能源效率政策既可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的特点,也可根据预期市场转型效果来制定。图-4给出了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可以采用的能源效率政策措施。可以看出,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上,都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可以分为采取含有政治和行政成分的“技术推动”措施,如私营部门研发的财政支持、技术转换的组织支持、针对某一特定目标实施能源效率标准或自愿协议等,以及提高高效产品市场份额的“市场拉动”措施,如标识、质量认证、税收或补贴以及采购等。

图-4给出了各种能源效率政策措施在市场转型中的预期效果,可以分为三类:(1)淘汰最低能效产品的政策措施,如自愿协议和最低能效标准;(2)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产品的政策措施,如强制标识或自愿标识、质量认证、零售商培训、消费者补贴、产品税收和电力税收鼓励等;(3)针对市场上高效产品生产和开发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如私营部门研发的财政支持、技术转换的组织支持、大宗采购和联合技术采购等。各种政策对高效产品的市场影响,可以分为促使其进一步市场成熟化、扩大市场营销渠道以及提高市场占有率三种形式,政府可以根据市场障碍因素选用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节能和节能标准的关系

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有着不同范围的节能利益相关者,同时,节能标准也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要研究节能标准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作用机理,首先要明确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因为,虽然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节能标准都是通过调整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来达到节能目的。借助图-5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产品不同生命周期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以及节能标准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作用和影响方式。

三、产品不同生命周期能效标准标识的作用分析

(一)产品导入期能效标准标识的作用

强制性标准作用下的市场准人机制作用主要包括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和产品的限制约束和支持能效水平高、污染排放少的行业、企业和产品进入市场两个方面。任何产品进入市场必须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在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后获得对应的标识。在节能方面,国内外通行的做法就是产品进入某一市场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能效标准,对于一些耗能产品,国家还规定要有能效标识,如实公布能源效率水平。

在产品导入初期,由于新产品刚刚研发,能效、性能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把关,一旦投放市场可能会给节能带来潜在的风险。产品能否投放市场涉及企业的切身利益,但是投放市场的产品能否满足环保和节能要求则涉及政府的利益问题。因此,在产品导入期,节能标准主要是起到促进企业有效地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测试,帮助政府实现市场准入机制的作用。

对企业来讲,如果对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进行标准化,并且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节能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检测标准,企业节能标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在节能上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风险。同时,也能够减少企业进行产品再设计、重复检测等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长期下来,企业的节能标准化工作就能够提升产品在节能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自觉节能,有利于全社会节能事业的发展。

对政府而言,如上文所述,节约国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国家形象等是其主要利益。政府通过制定比较合理的节能检测标准、最低能效标准(MEPs)等对要投放市场的产品进行检测,并授权相关机构对产品进行认证。如果产品的能效水平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政府就限制这种产品流入市场;反之,政府就发放“绿色通行证”。

(二)产品成长期能效标准标识的作用

产品进入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流通之后,销售量快速增长,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这时候,企业最关心的是产品能否迅速占有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产品的性能和耗能量。在这个阶段,能效标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效标识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了必要的选择信息,帮助消费者选择能效高的产品,同时,也拉动高能效产品的销量,帮助企业迅速占有市场。

消费者购买一个耗能产品一般会考虑三个问题:价格、生命和能耗。通常,能效水平高的产品,虽然价格相对要高一点,但就产品整个使用寿命的成本来讲,往往比能耗高的产品的使用费用经过折现后要低很多。对于成长期的产品来说,许多消费者还不熟悉,而能效标识能够非常直观地为消费者提供耗能设备的能效水平信息,消费者会对不同产品进行对比,往往能效高的产品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长期下来,随着消费者节能意识的提高,市场上高能效产品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成长期的产品能否占领市场涉及企业战略的成败。面对消费者的利益需求,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同样会作出回应。企业会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能效等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需求是一种双赢的互动行为,他们的互动行为在能效标识的推动下,共同促进节能。

(三)产品成熟期能效标准标识的作用

成熟期的产品在市场基本上饱和,竞争白热化,销售量趋于稳定。此时,产品的销售量增长率一般很低,这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也比较熟悉,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所以,如何对产品进行升级,提高能效水平和产品档次以尽可能地扩大销量成为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大部分企业都会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标准对产品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产品能效水平。

(四)产品衰退期能效标准标识的作用

衰退期是指产品逐渐被新产品或其他企业同类产品淘汰的阶段。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衰退期的产品能效水平要差很多,甚至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最低能效水平。衰退期产品留在市场上的时间越长,对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越不利。此时,强制性节能标准就能够加速这些产品退出市场。

对企业而言,衰退期的产品不但没有竞争力,成本反而会逐步上升。企业当然希望这些产品尽快退出市场。标准体系完善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节能标准,逐步按计划地将这些产品淘汰,用能效更高的产品代替它们,重新占领市场。即使没有自己的标准,大多数企业都会主动执行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淘汰衰退期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产品。

对政府来讲,当然希望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的整体能效水平越高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国家的能源使用压力。因此,政府运用强制性节能标准能比较有效地迫使这些产品退出市场。

更愿意选择高能效产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的能效标识发现衰退期产品的能效等级与其他产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衰退期的产品自然要被消费者所抛弃。所以,在产品的衰退期,能效标准和能效标识一起促使衰退期的产品加速退出市场。

上一篇:虚拟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升级 下一篇:新型寿险产品的风险承担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