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0:30:13

标准科学论文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科学论文学习的自主性不足

当前,多数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很被动,鲜见研究生能将科学论文学习转化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主动、广泛、定期和深入学习科学论文。其表现在于: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必须是由导师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推荐的全部科学论文。而针对学院而言,尚有许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自己专业不够熟悉,缺乏有效规范的阅读指导。这种情况导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把握不够准确,科学论文学习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会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广泛、自主地涉猎相关知识。同时科学论文的系统学习缺乏清晰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数中药学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阅读外文科学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很多研究生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难以把握,无法抓住论文的核心和重点,致使看不懂,同时也造成厌学和消极的外文阅读心理。

1.2欠缺系统筛查从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文检索水平。科学论文的检索和查阅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掌握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通常缺乏对论文检索和查阅方面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便在检索手段和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对科学论文检索方法和知识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见的通病就是直接通过网络,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随意而凌乱地查阅支离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统整理论文的能力。科学论文的梳理和综述是研究生培养学术能力的基石,能否从众多的科学论文中遴选和精炼出有效的信息,对研究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而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学论文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他们并不了解;囫囵吞枣一通阅读后,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则是需要细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对科学论文也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精准有效的提炼。再次,对科学论文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尤其体现在非母语论文中。准确无误地理解论文,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内涵理解的准确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使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理据分明,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在研究生的论文使用过程中断章取义的现象并不少见。

2科学论文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通过真正的研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亦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论文研讨课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1培养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自觉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兴趣,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初涉学科领域时,由于涉猎不深,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显得兴趣不足,这时需要导师将研究生引入学术殿堂,带入科研实践,向研究生昭示学术的魅力。笔者在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的实践中,在科学论文的选取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导:①选取中药学领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英文科学论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科学论文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触到最权威、最重要的学术思想;②有意识地帮助研究生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比如每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相关论文,提升研究生对热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引导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科学论文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论文,帮助一年级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尽早进入科研氛围。

2.2授课方式灵活、开放,与研究生积极互动

论文研讨课的科学论文学习是课程的内容,研讨则是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科学论文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研究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论文研讨课不仅要求研究生要阅读大量的科学论文,学会查找科学论文,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研究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科学论文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科学论文资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分析科学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科学论文学习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论文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科学论文,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3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的建立

授课方式的灵活并不代表课堂松散无组织,有效的教学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研究生“值周组长”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科学论文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科学论文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科学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科学论文,同学和教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科学论文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总之,每一次授课前负责的教师都要做好细致的规划,课堂上也要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论文研讨课的作用。

3完善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论文研讨课的实施,需要结合中药学研究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以科学论文学习为基础的学期考评制度。考评工作首先应建立研究生导师组,由导师组负责,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导师组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方面要为研究生设置严格而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一方面还要对研究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答,指导和引导研究生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辅助研究生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点。导师组还要阶段性地对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考核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及时地调整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经考核后,对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评和改善意见;对研究方案不适合的研究生,导师组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通过多环节多步骤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评价差异。成绩评价从选题、PPT制作、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出勤、课堂后问题总结回复等多方面多环节给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环节,加强研究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责任感。

4展望

科学论文学习对于中药学研究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研究生的阅读状况并不令人乐观,阅读量的缺乏、阅读能力的低下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医药院校完全有必要在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开设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引导作用,增强研究生的自觉阅读意识,保证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是,研讨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文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尚需教学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论文引证;申请主体;中药技术;专利价值;产学结合;社会管理药学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8255(2016)04-0501-06

21世纪以来,我国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基本国策,而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服务创新的创新体系建设也被提升到战略高度,知识创新因其在创新体系中的基石地位而备受关注,知识自身的创新及其对技术创新、区域服务创新的引领作用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一般而言,科学知识的积累对技术有着巨大的影响,药品专利更是如此,大多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吸收与整合产生新技术。近年来,我国科学量及被SCI收载量均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2014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23.51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10年来被引用次数排世界第4位,我国科研水平有了稳步提高[1]。但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科学知识的增量带动技术的进步,助推国家经济增长。近年来,传统中药因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但中药如何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使其惠及更多群体一直是中药技术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探寻中药技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程度,以及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技术的影响就凸显出现实意义,而专利文献中的科学论文引证为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目前对我国中药产业的相关研究尚付阙如,因此本文以我国中药产业专利数据为样本,探索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技术的影响。国外以专利科学引文为路径探究科学对技术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Narin带领美国CHI研究公司率先将科学引文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专利分析中,创建了专利技术科学关联度这一指标,科学关联度是指一家公司(也可以是一个区域或一个人)所拥有的专利平均引用科学论文或研究报告的篇数,用其评估该公司专利技术的科学前沿程度。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企业的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越是紧跟最新科技的发展,越接近研究前沿[2]。通过对美国的大量专利数据分析表明,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逐年增长,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科学依赖性,其中药品、化学、电子是科学依赖性最强的领域[3]。专利引证从引证内容的角度来看包括专利文献引证和非专利文献引证,Harhoff等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非专利参考文献都是科学性的,大多数是对技术领域中行业杂志、公司出版物或行业标准的引用,因此要区分开不同类别文献所发挥的作用;并证明在制药与化学技术中科学论文的引证对专利被引次数有正向作用[4]。Tijssen研究认为虽然不是科学作为源头导致了技术的产生,但二者之间确有相互作用[5]。Sorenson和Fleming认为科学论文引证会使专利拥有更多的被引次数[6]。大多数研究结果均显示科学研究对专利技术有正向影响。

1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科学引文研究文献并不多,大多为理论分析。国内结合实证分析论证科学引文对技术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领域。其中卞雅莉运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纳米材料产业的585件美国企业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专利引用科学论文会显著提高专利质量(被引次数)[7];后来卞雅莉以2332项美国纳米材料产业专利数据为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发现专利科学引文的数量对专利质量(被引次数)有显著正向影响[8];裴云龙等也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纳米领域的WIPO的专利,研究了纳米科学对纳米技术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在纳米技术领域,专利对科学论文的引用与专利价值(被引次数)显著正相关[9]。赵志耘等以中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的生物技术领域专利为研究对象,发现生物技术对基础研究的依赖程度较高,引用美国科学文献较多[10]。殷媛媛结合立体显示产业运用专利引用论文和论文引用专利揭示法,分别研究专利对论文的引用以及论文对专利的引用在时间、空间和种类等方面的分布[11]。高霞等运用1995~2004年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专利,用科学期刊网络分析探究了我国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结果表明,PNAS、Science和Nature为我国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一些化学类期刊也是我国专利技术主要的科学引用源[12]。如上所述,限于长期以来我国专利引证数据获取的困难,我国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基本基于美国专利,且大多集中在纳米行业,结论一般认为科学文献的引证对专利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基于美国专利数据的研究,会有较大地域性限制,不能真实反应我国的科学研究对专利技术价值的影响。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样本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鉴于发明专利创新性最强,审查员出于经济与技术的考量会更加慎重的引用专利与非专利文献,本文以1985~2010年公开的中药行业发明专利作为基础数据,共计21996件。国外研究科学论文引证通常会选择运用SCI的期刊文献,但鉴于我国专利极少引用SCI文献,大部分是引证本土文献(地域性),所以本文选择非专利文献引证中的期刊文献作为科学论文引证数据,清洗数据时发现有一部分期刊来源难以确定,为了更准确说明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价值的影响,将挑选出的期刊与中国知网进行比对,将在中国知网查询不到的期刊作删除处理。由于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非专利文献引证内容有大量重复文献,综合专利检索与分析、专利查询数据库,对部分专利的科学论文引证进行去重处理。运用上述方法,对21996件中药专利逐一核对,筛选出具有科学论文引证的专利10023件,并用人工一一对应检索方式梳理出它们引证的科学论文,共34961篇。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技术影响的最重要体现是对专利价值的影响,一般而言,专利价值包括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选取专利年龄、被引次数和专利运营来表征专利价值。被引次数来自对21996件中药专利与专利检索与分析数据库的一一比对及统计,专利年龄数据和专利运营信息来自Soopat数据库。由于被引次数具有时滞性,本文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5年时间窗口截断,数据搜集时间为2015年底,所以数据截止到2010年年底前公开的中药专利。

3中药专利科学论文引证数据描述

图1是对21996件中药专利中含有科学论文引证的专利的百分比和科学关联度按申请时间发展趋势的统计。结果显示,具有科学论文引证专利的百分比与平均每件专利所引证的科学论文整体走势大体一致,整体而言,我国中药专利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呈逐步上升趋势,近年发展尤为迅速。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85年共授权8件专利,其中有一件专利引证3篇科学文献,所以起点偏高。数据截止到2010年公开,2008及2009年申请的专利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处于公开阶段没有授权,所以后两年数据仅供参考),1985~1994年为缓慢上升期,这期间平均每件专利引证科学文献0.58篇,当时我国的科研水平整体不高,科研人员对专利制度也不是很了解,专利的科学关联度很低。1995~1999年为平稳过度期,平均每件专利引证科学论文0.65篇。2000~2009年为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以来,吸收现代科学研究的中药专利技术不断增多,中药技术与现代科学的联系日益紧密,平均引证科学文献1.80篇。但是整体来看科学关联度依然很小,有54%的专利没有引证科学论文。40003000200010000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为了进一步了解中药专利科学关联度的相关信息,本文对21996件专利的申请主体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个人占比达到66.2%,但是整体科学关联度最低;研究机构(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10.8%,科学关联度最强,平均每件专利引证2.52篇科学论文。这也充分体现了高校科研院所为我国科学研究的先锋,更注重科学知识的吸收,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专利技术含量较高。

4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价值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药专利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在不断加深,但量变有没有带来质变?有没有对中药专利的价值产生影响?前期研究多是运用专利被引次数作为专利价值指标讨论科学引文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本文从专利的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来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专利价值的影响,希冀更为全面地探讨中药专利科学关联度与其价值的关系。数据统计分析运用软件IBMSPSSStatistics21。

4.1科学论文引证与中药专利法律价值的关系

专利技术的独占权是法律赋予专利权人最重要的权利,独占期间专利权人需要缴纳维持费用,未缴纳维持费用专利技术即会进入公知领域,立法者希冀通过这一制度设计督促权利人尽早放弃价值不大的专利,以保证专利技术实现最大的效用。因此,一般而言,专利维持大多有其背后的商业价值的考量,专利权人会选择维持那些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专利,而随着维持年限的增加维持费用也就越来越高,专利权人这种投入与产出回报的顾虑会越发加强,因此Griliches认为专利的生命周期为专利价值的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13]。计算方法是从专利的申请日起到终止的存活时间,因此本文用专利年龄作为中药专利法律价值的替代指标。图2是我国中药行业专利年龄分布图,数据大多数集中在左侧。由于专利年龄是从申请日起算,在我国专利从申请到18个月后的公开,再经过实质审查到授权这一过程大致需要3年,所以部分专利年龄会有被高估的趋势。一般认为,只有那些被维持了10年以上的专利,才是高价值的专利,我国中药专利维持10年以上的共计5811件,占总数的26.4%。表2显示了中药科学论文引证与专利年龄的关系,统计显示在0.01显著水平上Kendall中科学论文引证与专利年龄相关系数为-0.058,Spearman相关性统计中科学论文引证与专利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075,结果显示科学论文引证与专利年龄相关度极低,因此可以认为二者之间基本不相关。

4.2科学论文引证与中药专利技术价值的关系

专利的被引次数是观测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一种现象[14]。被引次数不受维持时间的限制,只要专利文件被公开,就可以被引用。被引次数也反映此专利在后续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用其表征专利的技术价值。一项专利如果被引次数为0,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领域不具有再开发的价值,所以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此专利在该技术领域发展中可有可无,其他人不必绕过它即可产生新技术。因此处于核心的专利技术会有较高的被引次数。多年来专利的被引次数成为最常用的专利价值指标,Carpenter等研究了被引次数和获得工业设计大奖专利之间的关系,显示高被引专利在技术上也是重要的[15]。由图3可见我国中药专利整体技术价值分布很不平衡,有很长的右尾。这也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一致,高价值的专利往往只是少部分,中药领域专利的被引次数大部分集中在5次以下,占78.5%,其中有5206件专利被引次数为0,占总体的23.7%,被引10次以上的专利共1869件,占总数的8.5%。本研究没有排除自引,如果把这一部分考虑进来,数据右尾分布会更加明显。表3是科学论文引证与被引次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在0.01显著水平上Kendall中科学论文引证与被引次数相关系数为-0.050。Spearman相关性统计中科学论文引证与专利被引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063,结果显示科学论文引证与专利被引次数相关度极低,因此可以认为二者之间基本不相关。

4.3科学论文引证与中药专利经济价值的关系

专利的经济价值是专利作为一种商品属性的最直接体现,专利申请人的身份在授权后转变为了专利权人,从法律上来讲获得了独占权,具有排他性。专利权人获得授权以后对其有收益、处分的权利,最常见的就是质押、许可和转移,统称为专利运营。专利的质押是一种融资手段;许可是通过许可他人实施此项专利技术来获得收益;转移依据发生的时间顺序分为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和专利权的转移,申请权的转移发生在专利授权以前,专利权的转移则发生在专利授权后;无论是哪种活动方式,背后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本文选择专利运营作为专利经济价值指标。样本中发生运营的专利共3565件,未发生运营的共18431件,运用双样本T检验发现运营与非运营的专利在科学论文引证上确有差别,发生运营的平均引证1.83篇科学论文,未发生运营的专利平均引证1.54篇论文,发生运营的要高于未发生运营的专利,只是这种差别很小,因此也说明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经济价值影响不大。4.4较高科学论文引证的中药专利与专利价值的关系为了深度分析科学研究与中药专利价值的关系,本文对科学论文引证排名前10%的2200个中药专利进行进一步分析,如表3、表4所示,专利年龄在10年以上的为17.1%,专利被引数量在10次以上的为6.5%。因此,无论从专利的法律价值还是技术价值层面,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专利价值均无影响。表5进一步对2200个中药专利从申请主体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占绝大多数的个人专利在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均处于较低水平,研究机构的专利年龄均值也只有7.68年,但是产学结合的中药专利技术科学关联度高,专利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均较高。

5结果与讨论

5.1提升中药专利科学技术含量

研究表明,我国中药专利虽然与现代科学融合度在不断加强,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可以影响其价值的作用。对国外在我国授权的中药专利统计发现,平均每件专利引证科学论文5.1篇,专利的平均年龄也高达12.5年,专利被引平均数量为3,虽然从数据上看出国外的专利还没有在技术上对我国有一定的影响,但专利年龄维持之久也足以说明其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由此可以看出国外专利更注重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科学技术含量比我们高很多。未来应加大中药技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程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让中药适应国外的行业标准,走向国际市场。

5.2发展产学合作的科研模式

我国现代科学研究与中药专利技术无影响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中药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中药科学研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难以对中药技术价值产生影响。据国家科技部统计,2013年国内数量51.32万篇,其中中医论文20232篇,占比3.9%;同年国外SCI收录我国科技论文192697篇,其中中医学共1014篇,可以看出真正得到国外认可的还是凤毛麟角[16]。这些论文大多产自高校科研院所,2013年高校作为卖方的技术合同数量有6.4万,占全国技术交易的21.8%,但交易金额却只占全部的4%[17]。分到中药的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作为科研力量的主体,没有在市场经济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学者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行业需要什么,技术如何发展,产业如何推动,学者们通常并不知晓。未来应加大产学合作,发挥企业了解市场、研究机构了解技术知识的优势,扩大符合市场行业发展的科研活动,提高中药技术影响力。

5.3充分挖掘个人专利价值

个人专利价值偏低一直是我国中药专利整体价值不高的重要原因,其实并不是个人专利技术含量低,引证科学文献排名前10%专利中个人专利占到53.7%。只是个人力量有限,不像企业有自己的经营场所可以实施。因此,建立更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挖掘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发挥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优势,帮助个人和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其专利的价值,让中国从知识产权增长的助推者变为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大国。本文研究结果只是对中药技术领域而言,并且专利价值指标被引次数并没有把自引排除在外。对于那些现在还处于有效期当中的专利,暂且用2015年与它们的申请年份做差来计算专利年龄,因此对那些在近几年授权还处于有效状态下的专利是不公平的,其中部分专利的价值显然被低估了。国家对于专利转移和质押要求必须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而对于专利的实施许可并不要求必须备案,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实施的专利并没有公示。科学论文的引证也只是考虑了期刊,没有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希望未来可以对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对数据做更细致的研究与处理。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群众文化专业副研究馆员须系统掌握文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国内外群众文化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能组织策划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制定省、市群众文化发展规划,在业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创见,辅导、指导、创作的作品或学术研究成果在部级或省级评奖中获奖,且产生较广泛的影响,业绩突出;能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论述,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和指导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或古汉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我省专职从事群众文化专业活动的组织、指导、辅导、培训和学术(艺术)研究等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现资格以来,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取得现资格以来,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者,延期1年申报。

(二)年度考核、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不合格者,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期2年申报。

(三)受警告以上处分者,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者,剽窃他人成果者,延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博士学位满2年,且取得馆员资格并受聘馆员职务满2年。

(二)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满5年,且取得馆员资格并受聘馆员职务满5年。

(三)具备上述第(二)点规定学历(学位)未满5年或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馆员资格并受聘馆员职务满5年;或具备上述第(二)点规定学历(学位)满5年,且取得馆员资格并受聘馆员职务满3年,取得现资格以来,如其业绩和论文、论著条件符合本条件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需取得由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有效合格证。

第四条专业工作经历(能力、水平)条件

取得现资格以来,主持或参与(排前二名)完成1项以上省级以上本专业科研项目,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一、主要参与制定并付诸实施的省级以上群众文化发展规划1项(或市级2项)以上,或解决本专业重大疑难问题1项以上。

二、主要参与完成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6次以上,其中大型2次以上。

三、完成定期、定项目指导专业人员进行学术研究和业务实践8次以上。

四、完成辅导业余创作作品15件以上,或完成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教学工作8次以上,培训较高层次业余文艺人才达120人以上。

五、主持或指导本专业刊物或资料编撰的出版发行工作。

六、独立或联合(排名第一)创作相当数量的新作品,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中型作品(戏剧、音乐、舞蹈)各1部以上,或小型作品10部以上。

(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24件以上。

(三)大中型剧本、长篇小说1部以上,或诗歌集、散文集2部以上。

七、参与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4项以上。

第五条业绩条件

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参与(排前二名)的本专业科研成果获省级三等奖1项以上。

二、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以上。

三、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一等奖2项或二等奖3项以上。

四、参与完成(排前二名)搜集、整理、研究和发掘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以上保护项目2项以上。

五、艺术院校从事群众文化专业教学人员,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参与(排前二名)的科研成果获部级三等奖1项以上,或获省级一等奖1项以上或二等奖2项以上。

(二)独立创作、辅导(导演)或指导学生创作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三等奖1项以上。

(三)独立创作、辅导(导演)或指导学生创作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二等奖1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或指导学生创作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一等奖1项以上或二等奖2项以上。

第六条论文、论著条件

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学术著作1部(独著或排名第一、第二,且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且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2篇(个)以上(独撰或排名第一),其中有1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3篇(个)以上(独撰或排名第一),其中有1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艺术院校从事群众文化专业教学人员,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学术著作1部以上(独著或排名第一、第二,且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且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共3篇(个)以上(独撰),其中有2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共5篇(个)以上(独撰),其中有2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第七条破格条件

一、业绩条件

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参与(排前二名)的科研成果获省级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以上。

(二)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二等奖2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以上。

(三)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三等奖1项和省级一等奖1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一等奖3项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以上。

(四)参与完成(排前二名)搜集、整理、研究和发掘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部级保护项目1项和省级保护项目1项以上。

(五)艺术院校从事群众文化专业教学人员,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部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以上。

2、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大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以上,或独立创作、辅导(导演)的中小型新作品(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省级一等奖2项或二等奖3项以上。

二、论文、论著条件

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学术著作1部以上(独著或排名第一、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且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共4篇(个)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其中有2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共5篇(个)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其中有2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艺术院校从事群众文化专业教学人员,取得现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学术著作1部以上(独著或排名第一,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且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获全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奖二等奖共5篇(个)以上(独撰),其中有3篇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美国Battelle研究所和R&DMagazine发表中国研况的专题报告,认为10年来中国的研发事业与经济同步蓬勃发展。中国的研发经费由1995年占GDP的0.6%上升至2011年的1.6%左右。相比之下,在过去5年中,发达国家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比较停滞的状态,美国为2798,日本为3.2%。在过去数年内,中国经济增幅在998~1098之间,研发投资增长率约为12%,按此速度,到2022年中国的研发经费将赶上美国。

专利注册数量将居世界首位

专利和科学的数量是衡量一国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基础。根据权威的美国Thomas Reuters集团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2010年,日、美获得专利分别居世界头两位,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5%和27%,中国已于2007年跃升至第三位。2003年至2009年,中国专利的申请量年均增幅为26.1%,美国为5.5%,日本仅为1%。按照三方的平均增幅测算,中国在2011年将直接升至第一位。

3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组织2011年共接到18.19万件国际专利申请,创历史最高纪录。在全部新增国际专利申请中,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申请所占比例位居前三,三国合计占全部新增申请的82%。其中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继续迅猛增长,较2010年增加33.4%,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增速在主要专利申请国中保持第一。

中国专利的技术领域与其他专利大国基本一致,IT、音频与视频、电气器件、消费品、仪表、农业和电信所占比例大致相同。中国专利的重点是计算机、电话与数据传输系统、广播、收音机与线路传输系统、天然产品与聚合物和电磁原材料。

中国政府为获得专利提供优越的条件,包括对研发经费大量减税、增加研发贷款和降低贷款利率。同时地方政府为获得在外国注册的专利不惜重金购买,而购买在本国注册的专利则便宜得多。

不过,单看专利注册的数量并不全面。《华尔街日报》于2011年8月报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95%以上的中国专利是向国内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的,其中绝大部分创新水平不高,而且外国授权的中国专利很少。发表科学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中科院是中国主管研发的最高机构,在11个城市中设有分院,100多个附属研究所遍布全国,科研人员有54600人。中科院是世界最大的科技研究机构,中国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共有近10万科学家、技术员和大学生。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的一篇文章介绍说,中科院在重大科研方面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现在每年发表科学论文达12万篇,仅次于美国的34万篇。2006年中国即已超过日、英、德论文之和的8万篇左右。现在中国更加注意按照西方的标准管理学术论文的发表。中国共出版4700种科学期刊。但其自认为大部分科学期刊和论文学术水平不高。在20个主要国家发表的论文统计中,中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仅1.5次,奉陪末位。加大研发与创新商业化的力度

科技商业化是获取研发投资回报和不断获得研发资金的主要途径。实际上商业化的资金是研发总体投资的组成部分,它以投资基础研究为先导,以创新向经济转移应用为终点。2011年夏,中国财政部拨款1.25亿美元,专门用于促进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其目的在于加速将科技成就向生产转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带动生产模式改变。

2012年,这类拨款将用于关键性机械部件、低碳与环境友好产业等方面的项目,每个项目的补贴平均为120万美元,占到项目拨款的20%,最高补贴可达700万美元。

最近中科院提出,改革科研资金系统对加强中国创新至关重要。国务委员刘延东同时也强调,管好政府提供资金的科研项目很重要,今后5年政府将增加对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研究的资金。过去5年,中国政府对研发投资的年均增幅已达20%,但有的科研人员认为投资系统的问题阻碍了创新,政府对资金的刚性管理使他们不能适应研究领域的新发展。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综合性设计性探索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张子峰(1975-),男,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生命科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联系日趋密切,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细胞生物学理论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目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普遍滞后于理论课,存在着种种缺陷:实验教学模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内容单一、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3]。随着教学形势和任务的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毕显无疑,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开设了“三性”实验。所谓“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研究性实验。“三性”实验的开设着眼于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为他们创造一定的科学研究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研究某一问题的过程中融合所学知识,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其由“知”转化为“用”,同时在用中学,获得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4]。

1“三性”实验的教学思想和特点

1.1科研的初步训练

一般实验不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分析资料,也不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步骤,他们进实验室后只是按教师的板书或者实验教材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最后写出一篇模式化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三性”实验则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汇总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室准备到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全程的训练。

1.2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般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原理由教师介绍,实验准备工作由教师完成,实验操作步骤也是现成的,甚至实验报告也是有模式可以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会去主动思考,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更不可能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全程实施的,从头到尾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都得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教师只是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3科学思维的培养

一般实验学生按章操作,他们不会去深入探讨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不成功则把原因归为自己操作不当,不会去思考实验的影响因素有那些,不会去进行总结归纳,不会去进行实验设计的调整。“三性”实验则不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当实验失败后,还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原因,进行调整,有时甚至是全面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训练。

2“三性”实验的实施

2.1“三性”实验课题的选择

“三性”实验课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已具备的实验能力,最好结合教师自己的研究课题来确定。课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有适当的考虑,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如果选题太简单,则不能达到训练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选题太复杂,学生占用时间过多,而且会觉得无从下手,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选题要符合学生及实验室的实际,使实验能顺利完成,使学生既长技能又有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我们根据学生、实验室及教师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动物细胞的培养与观察”作为综合实验的选题(学生自定培养细胞的种类);将教师自身研究课题的内容作为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范围(学生在此范围内自定题目与研究内容);探索研究性实验课题则由学生自定(学生自身感兴趣而确实有能力完成的研究内容)。

2.2“三性”实验的操作

为了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把“三性”实验定在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学期的中间两个月内完成,而具体的操作时间则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由他们自由安排。“三性”实验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学生根据选题,查阅文献、分析汇总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将实验方案交教师审核,教师将意见反馈给学生,学生修改方案,直到方案切实可行。我们在学期开始就将开设“三性”实验的选题方式和要求通知学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知识,着手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三性”实验开始操作前两周提醒学生,必须在这两周内向教师上交实验方案,经教师指导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阶段,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包括实验的准备,各种试剂的配制,实验步骤的操作,最后得出结果。教师根据每组学生上报的实验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并在实验设备和药品试剂方面给学生以保障。第三阶段,同组学生汇总结果,进行总结讨论(可以邀请教师参加,但应注意“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立足于启发引导,抓住关键时机进行指导)。最后,学生根据讨论意见,完成一篇科研论文。

2.3“三性”实验的管理模式

“三性”实验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将他们分为实验小组,每组3-4人,每组推选1位组长,组长负责和教师沟通。每班成立一个班长负责制的实验管理

小组,成员为每小组的组长,负责安排相关同学配合教师完成以下工作:(1)实验前领取实验试剂和器具;(2)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水电、药品安全、仪器使用和登记情况、清洁卫生;(3)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室。2.4实验论文的写作

科学论文和实验报告都是科学实验的记录和总结,但两者要求不同。实验报告只要求报告实验过程和结果,而科学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实验结果的文献。大多数学生对如何写科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相关资料的刊物名称,并介绍几篇与选题内容相关的论文范例。同时,教师要将科学论文的写作要求详细而清晰地告诉学生。学生科学论文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力求实验结果详实、完整,表达准确,分析清晰透彻。

3“三性”实验的评价

对学生“三性”实验的评价应综合考虑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和课题论文3方面的因素给出成绩。实验设计方案和课题论文是按组为单位上交的,但要求对每位学生的分工予以说明,最后附上每位学生的总结、心得和自评报告。我们制定的评分标准如下表:

表1实验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分值

查阅资料

方案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课题论文

平时表现

完整、全面

思路清晰、合理、有创意

规范、能分析解决问题

详实、准确

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积极主动、善于和教师同学交流协调

10

20

30

10

20

10

4“三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我们从20__级本科生开始开设“三性”实验,截止到20__年第一学期,参加学生共计600人。我们对他们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600份,结果如下:

表2“三性”实验教学效果

内容

是()

否()

1、你对“三性”实验是否感兴趣

578(96.33)

22(3.67)

2、是否培养了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23(87.17)

77(12.83)

3、是否激发了创新思维

516(86)

84(14)

4、是否培养了科研能力

495(82.5)

105(17.5)

5、是否培养了综合素质

554(92.33)

46(7.67)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实验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态度较为积极,具有教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并希望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而“三性”实验的开设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5“三性”实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性”实验教学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到具体实施过程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5.1学生的思想认识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感到兴趣昂然,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也的确在实验中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对“三性”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清,思维还停留在传统实验的模式中,碰到问题不主动去分析、解决,而是等待教师的解答或者依赖别的同学。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三性”实验中改革对学生考核方式。教师在考核时不仅仅要看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论文,更要加强考核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别的同学的交流和协调能力。

5.2对教师的要求

“三性”实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理论知识较全面、丰富;要求教师对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教师较全面的熟悉实验的技术操作工作,能指导学生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要化更大的工夫去备课,明确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思路,预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同时要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能正确自如的指导学生。

5.3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有序运行和管理

实验过程中常出现药品和仪器使用的混乱和短缺现象。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必须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开始实验前调试仪器,准备好学生所需的药品,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另外,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仪器和药品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要登记。

“三性”实验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创新空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三性”实验在教学的内容、形式、实施操作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艳红.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__,23(7):65-67.

[2]张晓云,周汝滨,李永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广东医学院学报,20__,22:30-31.

[3]张俭,刘胜贵.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改探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__,23(3):71-72.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基于SCI和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拥有衡量科研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强大分析评价功能,一经推出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分析评价工具①。根据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的科研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特定学科的竞争力应该从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学科发展力、学科创新力这4个方面进行。根据ESI数据,学科生产力用近11年来发表的论文数(即ESI论文数)表示,学科影响力用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数来表示,学科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表示,学科创新力用热门论文数表示②。本文以ESI为基础,从上述四个方面对进入ESI前1%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进行评价,力求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与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ES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一年中提供的7次数据,统计分析了进入ESI排名前1%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数、总引用量和篇均被引频次及其排名变化,以及高被引论文的情况。这7次数据具体包括:(1)2010年3月统计的199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的数据;(2)2010年5月统计的2000年1月1日-2010年2月28日的数据;(3)2010年7月统计的2000年1月1日-2010年4月30日的数据;(4)2010年9月统计的2000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的数据;(5)2010年11月统计的2000年1月1日-2010年8月31日的数据;(6)2011年1月统计的2000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的数据;(7)2011年3月统计的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学科生产力

机构的论文数量可以代表该机构的科研产出能力(即科研生产力),而学科的论文数量则反映该学科的学科生产力。被ESI收录的论文都是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的论文,论文的质量相对较高。因此,ESI中论文数量及排名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生产力状况。

3.1.1论文数及其排名

如图1所示,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数量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由1754篇增至1995篇;论文数排名同样处于上升状态,由65名升至58名。图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总数及其排名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生产力在2010年3年至2011年3月间,无论从论文数量的增长还是从排名变化上来讲,都处在持续快速提升之中。

3.1.2与国内机构的对比分析

本文统计的7次数据中,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进入ESI前1%的研究机构数量分别为:887、857、867、882、899、915、931个。进入前1%的大陆高校和科研机构有19个;农口高校中有6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7月首次进入)和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7月首次进入);“985”高校中有12所,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于2010年5月和7月首次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与动物科学的论文数量在大陆机构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科学院,且比排在第三位的浙江大学多427篇。由于ESI数据每次更新时进入排名前1%的机构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同一学科不同时段的排名绝对值并不能完全反映该学科的实际排名位置或排名变化情况。为了更好的表示学科的排名情况,本研究提出无量纲的R值,即校正排名值,对ESI的绝对排名值进行校正。R介于0-1之间,1指排名第一,0指排名最末。R越接近1表明该学科在ESI前1%的机构中排名越靠前,反之则越接近0。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真实,下文将利用R值对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内及国外机构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如图2所示,国内进入ESI植物与动物科学前1%机构的论文数R值均呈上升趋势。图中19个机构可明显划分为三个梯队:排名前三的机构为第一梯队,其R值均高于0.9,其中中国科学院最高,中国农业大学排第二,第三为浙江大学;排名第四至第七的机构为第二梯队,其R值在0.7一0.9之间,分别是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其余机构皆属第三梯队,其R值均小于0.7,这12个机构与中国农业大学还有较大差距。在进入ESI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前1%的“985”高校中,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论文数排名进入前100名。且从7次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大学的论文数增长量高于浙江大学。由此可见,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与动物科学在国内研究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学科生产力仅次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生产力增长速度还明显高于浙江大学,从R值来看,中国农业大学比浙江大学也有明显优势。

3.1.3与国外机构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国外论文总引用数排名前十的机构及中国农业大学关注的瓦赫宁根大学、加州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和霍恩海姆大学5所高校(其中瓦赫宁根大学、加州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总引用数排名在前10之内)进行比较。如图3、图4所示,本文所选择的国外大学或机构排名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数量排名增长迅速,并且排名在霍恩海姆大学之上,但与其他11所国外高校或机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上述比较可知:在国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国际上,其学科生产力排名比较靠前,但与排名前十的机构还有一定差距。

3.2学科影响力

量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同时要注重质的提高。论文数量反映的是学科生产力的状况,论文总引用数量则是学科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论文总引用数量越高说明机构的学科影响力越高,学术辐射范围越广,所受关注越多。

3.2.1论文总用引量

(1)论文总引用量及其排名如图5所示,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总引用量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由7121次增至9457次;论文总引用量排名同样处于上升之中,由219名上升至172名。由此可见,从总引用量来讲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影响力处于较快提升的状态。图5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总引用量及其排名(2)与国内机构的比较分析如图6所示,国内进入ESI植物与动物科学前1%机构的论文总引用量R值均呈上升趋势。图中机构也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排名前三的机构为第一梯队,其R值在0.8以上,其中中国科学院最高,浙江大学排第二,中国农业大学第三;排名第四至第七的机构为第二梯队,其R值在0.6一0.8之间,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R值低于0.6的12个机构皆属第三梯队,这些机构与中国农业大学还有很大差距。用R值来表示邱均平教授提出的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③,论文总引用量R≥0.90的学科为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又划分为三个档次:论文总引用量R≥0.99的为世界顶尖学科;0.95≤R<0.99的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0.90≤R<0.95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由此可见,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正在快速地向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迈进。(3)与国外机构的比较分析如图7、图8所示,本文所选取的12所国外大学或机构植物与动物科学总引用量排名R值基本保持稳定,相对而言只有霍恩海姆大学R值变化较大;中国农业大学总引用量R值排名虽处于明显上升趋势,但与所选国外机构还有明显差距。所选国外高校或机构中,中国农业大学的总引用量排名仅与霍恩海姆大学比较接近,与其他11个机构差距很大。中国农业大学总引用量名次持续提升,而且上升速度明显高于所选国外高校或机构。

3.2.2高被引论文数

ESI中的高被引论文,是根据论文在相应学科领域和年代中的被引频次排在前1%以内的论文。高被引论文的内容一般属于该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是诸多研究成果的提炼,它是学科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评价指标。2010年5月统计,2000-2009十年间,中国农业大学共有高被引论文33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的为16篇。2011年3月统计,中国农业大学共有高被引论文41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的为21篇,较2010年5月增加5篇。41篇高被引论文中属于植物学与动物科学领域的论文是20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的为11篇。中国农业大学高被引论文中,被引次数最多(224次)的是刘金华(通讯作者)发表于SCI-ENCE(2005年)的论文;其次为张大鹏(通讯作者)发表于NATURE(2006)的论文,被引129次;第三为叶德(通讯作者)发表于PLANTCELL(2005),77次。这三篇论文均属于植物学与动物科学领域,且这三种期刊5年影响因子分别为31.052、32.906和10.679。在前述41篇高被引论文中,有20篇属于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占中国农业大学高被引论文的48.8%。可见,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发展力在中国农业大学所有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09》的研究成果[16],2009年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量世界排名前十的机构其高被引论文均在100篇以上;而国内高被引论文数最多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有35篇,其他机构均在10篇左右。由此可见,中国农业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与国外顶尖机构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国内已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综合上述论文总引用量和高被引论文数两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影响力已经初具规模,在国内其学科影响力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顶尖机构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大幅提升。

3.3学科发展力———高被引论文占有率

学科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来表示。高被引论文占有率=高被引论文数/数,该比率越高说明该学科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有可能产出更多优秀成果,更有能力保持该学科的持久核心地位。根据2011年3月数据,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论文总量为1995篇,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共20篇,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约为1%。根据《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09》的研究成果,2009年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占有率世界排名前十的机构均在15%以上;国内排名前两位的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均在2%以上。由此可见,与国外顶尖机构相比,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发展力存在相当大差距,很难在短时期内达到它们的水平;与国内领先机构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国内领先的地位。3.4学科创新力———热门论文数截止到2011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的热门论文为0篇。根据《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09》的研究成果,2009年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热门论文排名前三位的机构均拥有5篇以上热门论文;热门论文数在1—5篇的机构有174所;国内仅有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拥有热门论文。由此可见,同国内大部分机构类似,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创新力与世界顶尖机构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4结论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1888年,巴黎科学院举办了一次科学论文有奖征文活动,征文规定作者除了提交科学论文之外,还需要提供一条人生的格言。 俄国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娅在这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论文和格言的一等奖,她的格言也因此被世人广为传诵:“说你知道的话,应干的事,做你想做的人!”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真正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而且极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时代。于是,就有了人们对成功之路的不断求索。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透过时代的多棱镜,即使是那些成功者,也有很多是病态的:或者是言语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或者曾经泡沫般崛起,却在瞬间蒸发;或者是财富上的富翁,实际上却是精神上的乞儿;或者偶然中一跃龙门,却随后就销声匿迹…… 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成功有无必然性?成功的必然之路在哪里?

自己决定一切,做你想做的人,这就是成功的基础。要从小事做起,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以事小而不为,也不以烦琐而不为。既然想做就一定要坚持,从点滴的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退缩。未来的成败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努力过,只要你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努力了,我尽力了。我想结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想比别人得到的更多,首先就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

做自己想做的人,就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就要做好远行的准备,就要懂得隐忍,就要心态平和,就要把握自我。

人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就要有目标,并且要为之坚持不懈。每个人要在自己的心里撒上健康的种子,不能让消极的心态生根发芽,遇上挫折、阻力也要坚持不懈,让目标积极、健康地茁壮成长。不轻易放弃本身并不是目的。成功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知道明天干什么,今天才会活得有意义。有目标,生活才会充实、快乐。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感受自己正在向目标前进,这就是幸福。只有对目标执著,才能成功在握。

人生的目标绝非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努力找出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能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天堂。时刻把人生的目标谨记于心,每天都要朝着目标前进。确定目标,马上行动。不要总是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时间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但它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则是有所不同的,确定明确的目标,要有效地管理时间,让心态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做一个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人。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 下载频次 被引次数 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100-004

Considering the Library Service in Another Point of View: Evaluating the Paper's Value and User's Interests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

Yang ChunhuaWang GuizhiMa Hongyue(The Medical Libra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100039)

Abstract:We have analyzed the top papers by download and citations published between 2000 and 2009 by librarians. It was found that library academic-oriented papers got much more citations and user service- oriented papers got high number of their Internet download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ownload and citations. Analysis of this comparison suggests that download frequency can reveal not only the paper's application value- its contributions to users, but also information of which papers are most interesting to the readers. So it should be an alternative metrics of paper quality and impact. User service- oriented study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the library.

Key words:library; download frequency; citations; paper quality and impact

CLC number:G250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100-004

1 论文下载频次的意义

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以引文索引(SSCI,SCI)作为研究论文影响力和重要性的评价依据,[1]然而单纯基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并不能完整地评价一项研究的价值。[2]随着学术资源的数字化,电子版期刊成为科学论文传播的越来越重要的途径,下载次数监测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基于利用的考量科学论文传播和影响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和指标。[3][4]

世界最大出版集团之一的ScienceDirect,从2004年7月起,每个季度都免费提供其数据库中下载量最高的25篇科学论文排名(TOP 25 Hottest Articles),作为读者论文使用行为的一种反映;当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认为,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相关性,[5][6 ]一定时期内下载量大的论文,较长时期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引用,因而可从internet下载量预测研究论文的未来的被引频次。[7][8]

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2007年25篇下载量最高的论文和25篇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比较结果发现,用户阅读行为和最新论文引用之间的标准非常不同,对目前用文献被引次数作为决定或影响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9]因为作者引用的文献往往仅占其在研究工作中所阅读过的文献的一部分,而对其中未被引用的文献的实质使用行为没有反映,从而造成被引次数对阅读但未引用文献学术价值反映的缺失。而文献下载次数在直观上能够与该文献的被阅读次数相对应,不失为一种反映文献价值的途径。[10 ][11][12]

我们发现,与其他学科相比,图书馆工作者的论文具有其特殊性:除与同行的学术探讨外,还有基于服务职能、面向广大服务对象的指导性论文,其论文读者不单单是同行。

那么,图书馆论文的价值如何客观评价?下载量分析能否作为评价图书馆论文的一个指标?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用户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2 图书馆学专业论文下载与引用间的关系

因为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变化很快,我们的检索截止至2009年11月。CNKI2000~2009年收录的图书馆作者发表的论文,对第一作者单位为图书馆的论文分析他引次数(排除自引,以下同)居前的23篇论文。结果见表1。2.1 对2000~2009年图书馆学高被引论文的分析

这组论文篇均被引用146次,篇均下载221次,下载次数是被引次数的1.5倍。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是:都是面向同行的学术探讨,读者对象基本相同,其中91.3%发表于专业核心期刊。

2.2 2000~2009年图书馆学高下载量论文排名

获得高下载量的这组论文,篇均被引11.2次,平均下载1025次,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仅占5/23=21.7%。面向服务对象的论文占了绝大部分(15/23=65.2%)。

篇均下载1025次,远高于表1中高被引论文的篇下载量(1025:221),篇均被引11.2次,远低于高被引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11.2:146),这组论文中,下载量最高、达到2017次的文章,是“如何在网上进行课题检索”,而该文被引次数为0。我们认为,在2001年网络信息检索刚刚开始普及时,该文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以及庞大的潜在读者群,是其获得高下载次数的主要原因。

从论文内容看,获得高下载量的23篇论文中,综述7篇,数据库检索应用或技术指导类论文12篇,二者占到了全部文献的19/23=82.6%,其他论文4篇,占17.4%。

从长期看,这组论文也不会获得高的被引次数。这些论文多是对服务对象的信息检索与应用指导,体现了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宗旨,而不是面向本专业同行的学术探讨,应用价值远高于学术价值。

两组数据间没有重叠,且均显示了与国外文献计量学研究不同的结论,即下载量与被引频次间并无相关性,被引频次高的论文并未获得高的下载量,下载量高的论文没有获得高的被引次数(见图1)。

(三)同年发表的论文被引与下载趋势分析

为证实上述结论,我们还对2001年、2005年图书馆工作者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同年文献的被引与下载量分析(结果见图2、图3)。

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占10/23=43.5%。

对同年发表的高下载量论文的分析,亦未见被引次数与下载次数间具有相关性。

3 结论

(1)我们发现,图书馆学论文的被引次数与下载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一些被引次数高的论文,并没有获得高的下载量;而下载量高的论文,被引频次往往很低。

(2)科研人员下载文献,首先要判断文献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然后才会下载。因此,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下载量高的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满足读者需求,揭示了服务方向,发挥了其社会影响力,应该作为评价论文应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3)图书馆工作者的论文,因为要面向两类读者:相对少量的同行和广大的用户,面向同行的论文注重学术性,因而容易获得引用,而面向图书馆用户的论文,更注重实用性,容易获得高的下载量。因此,对图书馆论文而言,不能根据下载量预测今后的引文数量。

4 结语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所确认的图书馆社会职能就包括了:①开展社会教育,即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更多的教育职能;②传递科学情报;③开发智力资源,即图书馆承担有人才培养的职能。[13 ]分析表明,那些被下载次数多而引用极少的文献,恰恰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这些实际需求,履行了上述职能。图书馆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的偏离也就不足为怪。

4.1 下载或被引与不同的读者群有关

图书馆工作者发表的论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图书馆的业务探讨,优秀的论文获得了较高的被引次数,但图书馆专业读者基数很小,所以那些被引次数相对较高的学术论文,获得的下载量却不高;二是面向用户读者群,围绕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如检索技能、方法的介绍、指南,旨在帮助用户提高技能,获得更为深入的专业文献,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因而获得了较高的用户关注和下载频次,但这类论文与读者的专业基本不相关,所以极少被引用。

4.2 论文下载量揭示用户需求,体现论文的应用价值

研究认为,下载排名反映了读者的选择偏好。[14]一般而言,读者决定下载是在阅读全文之前,只是通过题目、文摘、作者和关键词来判断的,因此阅读决定无关论文全文的质量,但下载排序却是读者兴趣的一个标识。下载次数高的论文内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用户的需求,图书馆科研与服务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论文下载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对于用户的贡献大小,[15]这些下载量很高的图书馆论文,虽很少会被读者引用,但发挥了它的影响,体现了它的价值,对用户参考价值高,因此应该得到认可。高质量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应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4.3 下载量分析应该受到重视

本研究统计表明,我国被引次数居前的图书馆学论文,90%以上都发表于核心期刊;而下载量居前的面向服务对象(即用户)的图书馆学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不足50%,甚至更低,可见体现图书馆服务理念、满足用户需求的这些下载量高的论文并未被专业主流期刊认同。

Web 2.0时代,专业图书馆的工作中心和导向,应该时刻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新的标准考量论文价值,认可那些为用户所需,具有很高应用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应顺应读者需求,鼓励这些服务导向的研究,拓展服务范围和水准,提升图书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5]Dan O'Lea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appearances on “top 25” download li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9):61-75.

[2][6]Johan Bollen , Herbert Van de Sompel, Joan A. Smith et al.Toward alternative metrics of journal impact: A comparison of download and citation data[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05,(6):1419-1440.

[3]Daniel E. O'Lea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number of downloads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8,45(4):972-980

[4][14]Editorial. Which papers are most interesting to the readers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J] .Information from download monitoring.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05,65(1):5.

[7] Jahandideh S, Abdolmaleki P, Asadabadi EB. Prediction of future citations of a research paper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J]. Med Hypotheses, 2007,(69):458-459.

[8]Christos Zavos, Jannis Kountouras, Nikolaos Zavos, et al.Predicting future citations of a research paper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 The Medical Hypotheses case[J].Medical Hypotheses, 2008,70(2):460-461.

[9][10]Andrew J.S. Coats. The top papers by download and cit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in 2007[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8,(1):1-3.

[11] CoatsAJ. Top of the charts: download versus cit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J]. Int J Cardiol,2005,105(2):123-125.

[12]郭强等.科技论文下载次数的统计性质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5):690-694.

[13][EB/OL].[2009-12-27]./zhinan/tsgzy.php.

[15]万锦业. 期刊论文被引用及其Web全文下载的文献计量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J],2007,(4):58-62.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在历史学的发展中,计量历史学的出现是一重要进展。相应地,在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史的研究中,定量化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引起科学史家们的关注。然而,在一般历史学中的计量化和科学史中对计量方法的特殊使用之间,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科学史中的计量方法的引入,更多地是受到科学社会学、文献情报学、科学学、科技政策研究,以及近来出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研究领域发展的影响,并从中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方法。

对于在科学史中应用计量方法,科学史界亦存在有相当不同的看法。本文,将着重分析在科学史中引入计量方法方面的重要进展,及应用这些计量方法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科学史中的计量研究作一初步的评价。

有许多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学界所发生的三个最有影响的变化,即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法国年鉴学派及计量历史学的兴起。有人甚至声称:“就方法论而言,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①a]但实际上,计量史学这一术语的所指是十分宽泛的,包括的范围可从批判地使用17世纪政治算术家所建立的简单计数方法,到系统地使用的各种数学模型。它有时指一种史料的类型,有时指一类研究程序,有时表示这种或那种使过去概念化的方法。[②a]

略去更早期的发展不谈,到本世纪,尤其是在50和60年代以来,计量史学在欧洲,特别是美国,其发展异常迅速。它在象人口史、社会史、经济史和选举史等领域中甚至已成了基本的研究方法。[③a]这是很显然的。因为,在这些学科的计量研究中,可以相对直接地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关于生产、价格、资本、人口、选举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但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若要采用计量的方法,首先需要解决一个究竟对什么进行度量,也就是说对计量指标(indicator)进行选取的问题。

二、科学史研究中对科学增长的计量

美国科学史家撒克里(a.thackray)曾把历史上(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及科学史的计量研究分为5类:1,文明史中的计量;2,科学政策取向的研究中的计量;3,对天才人物研究中的计量;4,文献计量统计;5,关于科学进步的社会学研究。[①b]但在这种分类中,有些内容距科学史的研究较远。实际上,在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项较完备的科学史计量研究,一般认为是1917年出现的。当时,动物学家科尔(f.j.cole)和博物学家埃姆斯(n.b.eames)在其题为“比较解剖学的历史:对文献的统计分析”的论文中,[②b]对1543—1860年间欧洲各国关于动物解剖学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并据此比较和分析了欧洲各国在此期间对比较解剖学的贡献,及不同时期的各种研究、论文和研究者对解剖学发展的影响。1929年,前苏联科学家雷伊诺夫(t.j.rainoff)也用计量的方法对18—19世纪的物理学进行了研究,[③b]他通过对文献和物理学发现数目的统计分析,试图把科学发展的涨落和社会经济史联系起来。1938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发表了其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④b]这部著作通常被认为是科学社会学的开山之作,而它对后来科学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著作中,默顿受到其导师、美国科学史学科奠基者萨顿(g.sarton)的影响,使用了内容定量分析的方法,例如,通过对《国民传记辞典》中6000多条传记材料、《哲学会报》上约2000篇论文等数据的统计,被用来作为一种客观的检验,来查核各种关于当时当地的科学发展的情况。象这样的研究,还有其它一些。

这些早期计量研究的工作,还并不十分成熟。对于后来的发展,除了计量方法的改进之外,主要体现在对计量指标选取的明确化。就与科学史相关的研究来说,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其中,最先得到发展的是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

但是,关于什么指标能够代表科学的增长,仍然存在问题。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选取科学家的人数(绝对人数),或每10万居民中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人数)随时间的变化,这可以说是一种关于科学“投入”的指标。另一种方法,则是选择科学的出版物(也即科学的“产出”)作为计量的对象;这种指标可以是科学刊物的数目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是科学论文的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在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可举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d.j.de s.price)为代表。他有关的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其结果尤其体现在他于60年代初出版的两本名著《巴比伦以来的科学》[⑤b]和《小科学,大科学》[⑥b]中。

普赖斯注意到,从1665年创刊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会刊》这一幸存下来的最早的科学刊物算起,科学刊物的数目随时间不断增加,到19世纪初,已有约一百种,到19世纪中叶,有约一千种,而到1900年,则达约一万种之多。通过对科学刊物的积累总数随时间的变化作出曲线,普赖斯发现,除了在最初的起点附近之外,存在着一种相当精确的指数增长的规律。在此指数增长中,科学刊物大约每隔10—15年左右便增加一倍。由于科学刊物数目以指数方式的剧增,科学家要想阅读所有(甚或仅仅是大部分)与其研究相关的刊物或论文,就因其数量之巨大而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这样,在大约300种科学刊物问世之后,又出现了文摘刊物。有意思的是,普赖斯发现,各学科领域中的文摘刊物竟也随时间呈指数增加。甚至还不仅仅是科学刊物和文摘刊物,实际上,普赖斯通过统计而发现具有在时间中以指数增长的,还有如下这些指标:象载入国家人名辞典的人物数量,劳动力、人口、大学的数量、国民生产总值、著名的物理学家,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元素的数目,仪器的精密度,每千人中大学生的数目,文、理科的学士人数,科学学会成员,化合物的数目,所发现的小行星数目,关于行列式理论的文献,关于非欧几何学的文献,关于伦琴射线的文献,实验心理学文献,美国电话机的数量,美国工程师的数量,交通的速度,发电量,国际间电话通讯量,乃至铁的磁导率和加速器的能量等等。当然,各种指标的番翻周期从100年到1.5年各不相同。

指数增长的一个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统计的指标的积累会急剧地增大,甚至将趋近于无穷大,在投入科学的人力和财力只能是有限的情况下,这显然是荒谬的。因此,普赖斯等人还通过对一些指标(如科学家人数和科学出版物数目)的统计,提出了科学近似地是以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或所谓对称s形曲线(也称饱合指数增长曲线)增长的规律。这就是说,当统计指标以指数形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便进入了饱合期,曲线通过一个中点反曲并以对称的增长无限趋向一有限值。

有普赖斯的工作的基础上,又有许多人以科学文献等指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其它模型。对这些工作这里暂且不一一论及。但普赖斯的工作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是最为重大的,也已充分显示了这类计量方法的特点。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科学发展的某种规律,及对之作出解释,并据这些规律来预言未来的科学发展。他认为,这样的计量是一种客观的方法,例如可以用来评论科学史的分期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次科学革命有一种类似先驱的作用,而工业革命就可能是出于编史学的方便而人为假定的了。他还认为象这些结果与历史学家们关于科学相对活跃和不活跃的时期的直觉相一致。[①c]当然,讲到预言,这已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围,何况就连专门的预测学中各种依据过去发展趋势来推断未来的方法,在目前也还都有很大或然性。仅就对过去的历史的研究而言,象普赖斯这种的计量研究也遇到了许多科学史家的批评和质疑。批评的焦点,是集中在象他这种选取表征科学的发展的计量指标的方法背后所隐藏的有问题的若干假定上。这里主要对以科学家数目和科学文献数目作为计量指标来做些分析。

科学,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概念,在此背景下,科学的发展本身就更是一个难以明确表达的概念了。科学文献的数目和科学家的人数确实从特定的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规模”,但又绝不等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科学增长的定义能在所有的情况下优于其它关于科学增长的定义。[②c]以科学家人数作为统计指标来表征科学发展,自然就引入了对科学家定义的假定。关于什么样的人应被分类为科学家,这里又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他们可以是自称为科学家的人,可以是在科学机构中任职的人,可以是发表过科学文献的人,也可以是其名字在科学文献中出现过的人,如此等等。但应用任何一种判据又都会有相应的问题,例如,以在科学机构中任职为判据,便会把业余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排除在外;以发表科学论文为判据,则将把在出现科学刊物之前的那些不可能公开正式地将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科学家排除在外,亦会把在不鼓励发表科学论文的工业部门从事技术科学(当然也与纯科学的发展有关)的研究者排除在外。何况,科学家角色的特点在历史的演变中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科学知识的发展。如果说对科学家人数的计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科学家的分类上,那么,对科学知识的计量单位的定义要更困难得多。而在普赖斯的这种计量方法中所隐含的假定则是:对科学知识的所有贡献皆载于文献之中,科学知识的发展等同于科学文献的绝对数目,或可进一步讲,把对科学知识的计量单位定义为科学文献,假定每一篇科学论文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是等量的,同时,通过每篇文献的简单加和可对总贡献进行计算。其实,就连普赖斯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谁敢把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一篇论文与物理学博士约翰·多依关于下巴苏陀兰森林中各种木材的弹性模量的一百篇论文划等号?”[①d]这里涉及的,是本身就难以定量度量的科学论文的“质量”的问题。再者,普赖斯的计量方法也假定了可以明确地区分“科学论文”和“非科学论文”,而这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有时又是难以做到的。因而,这种计量研究所反映的,充其量只能是对学科知识生产的比例的一种非常粗略的度量而已。

作为另一种可替代的度量科学增长的方法,是对“科学事件”的计量研究。“科学事件”可以不限于科学文献的范围。有许多人采用过这种方法。实际上普赖斯在其对科学发展指数增长规律的研究中,也曾采用过这种计量指标。象以所发现的化学元素的数目作计量指标为例,其问题是,这样做必然要采用现代的(因而也是辉格式的)元素概念和标准,而在历史上,对元素的认识和发现的境况则要远为复杂。可以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十多年前几位中国学者在作中西科学比较研究时,曾初步利用统计中西方科技成果的定量化方法来绘制中西方科技水平累加增长曲线。[②d]为了体现各成果的不同等级(也即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贡献和对社会的不同影响),他们采取了加权打分的方法,例如:牛顿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打1000分,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打500分,林奈的《自然体系》打100分,康德的星云说和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打50分,盖·吕萨克气体膨胀定律打10分,确定哈雷慧星周期打5分,制取铅白实验打1分,等等。他们当然也意识到,计分标难允免带有主观性,但同时认为这样做不会妨害宏观分析与统计规律的展示。但这种容许主观因素进入的退让,则是与追求“客观”的计量研究的初衷相悖了。更苛刻一点讲,这种计量指标亦假定了科学发现是可定位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分立事件,而没有把科学发现看作是一过程,同时,自然也要带入评判某一发现为科学发现的现代标准,而历史上一项科学发现在当时是否真的做出,是只有在当时特定的与境(context)中才好评判的。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克兰在其科学社会学名著《无形学院》一书中,还曾提出另一种特殊的度量科学发展的指标。[①e]她提议,在某一研究领域里,出版物中首次提出的新的自变量或因变量,代表着一新的假设形式或对从前假设的修正或革新。因此,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可以通过对每年在此领域的研究文献中发现的新变量的个数的计数来度量。显然,这种方法同样存在问题。例如,一个新变量的引入,可能是重要的进展,也可能对该领域的发展并不重要;要精确地定义一个新变量,有时相当困难,在理论的发展中,不同的符号可能代表同一变量,在不同的理论或理论体系中,同一变量的意义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如在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质量”这一变量);再者,象在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对数学和公式的利用相对薄弱的学科中,这种计量方法也不具有普适性。

三、科学史研究中对科学交流的计量

与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相对应,另一类在科学史中得到较多应用的计量研究方法,是对科学交流的计量。这种方法主要体现为对科学出版物中引文的计量,它们与60年代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写为sci)的出版密切相关。

1961年,在美国科学情报社(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加菲尔德(e.garfield)的主持下,第一期《科学引文索引》正式问世。它包括了1959—1960年间出版的著作数据。从1963年起,《科学引文索引》开始定期出版。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最详尽的关于科学文献引文的索引和具有引文分析功能的出版物。它具有5种相互联系的检索方式,包括引文索引、专利引文索引、来源索引、机构索引和轮排主题索引。

由于目前在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准则中,对前有工作的引证已成为一种规范。因此,对科学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体现了各分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之间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计量研究,也就是对科学交流的一种研究。自《科学引文索引》问世以来,对科学引文的计量研究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科学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主要部分,它除了在科技政策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之外,亦被广泛地应用于象科学社会学等领域,并成为科学史计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其实,早在1955年,加菲尔德便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②e]表述他创立这一工具的设想。其中,除了作为一种对科学文献的主观控制的新方法之外,他尤其提出,当人们试图评价某一特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对文献的影响时,这种工具对历史研究将有着特殊重要的用途。同对科学文献数目的简单计数等计量研究相比,引文数据显然对科学论文的“质量”反映了更多的内容。当然,被引证次数多的论文其影响和重要性一般是更大的,这种判据目前在一些科技政策方面的研究中仍被应用。但加菲尔德也认识到,在特定的时期内,若只以此作为标准,那么,象李森科之类的人就会被当成最伟大的科学家。因此,只是对那些能谨慎地评价数据的历史学家,这种数据才会最有重要性。而只按被引证次数或的数目来划分等级,是决不会达到一种客观的关于论文的“重要性”的判据的。至于就他本人来说,对历史研究中引文数据的特殊兴趣,则是集中在用计算机来构造“历史图”的作用上。[①f]

1964年,加菲尔德等人便利用1961年的《科学引文索引》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科学史研究。[②f]正如他们所讲的那样:“这项研究的进行是要考察和检验用来撰写科学史的新的方法论……引文网络技术确实为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我们相信,这种工作方法可能对未来的编史学有重大的影响。”他们认为,引文索引是一种对历史学家有用的、有启发性的工具。在他们的假定中,认为科学史是事件的编年序列,其中每一发现都依赖于更早些的发现,科学史家的任务,就是要描述事件,并为在事件之间的联系提供看法,而这些事件对于未经训练的观察者则似乎是彼此独立的。他们以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asimov)的一本关于dna的历史的著作《遗传密码》作为出发点,找出其中描述的发展所涉及的特定论文,并构造了一个为阿西莫夫所描述的40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们对应于引文网络图中的“结点”)构成的拓朴网络图;然后,再利用《科学引文索引》中的相应数构造了另一个类似的拓朴网络图,并将二者相比较。结果,在他们认为是由历史学家所作的“常规或传统的主观分析”与体现了事件间的引文关联的“客观的引文或文献目录的分析”之间,也即在这两个网络图之间,展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他们的结论是:“对于探索历史的相关性,引文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有价值的手段”。

在引文分析方面更进一步的发展,是1973年由斯莫尔(h.small)等人引入的共引(co-citation)分析[③f]所谓共引,是指作者a同时引用了作者b和作者c的工作,这表明,在作者a看来,作者b和作者c的贡献是相关的。而一对出版物为其他人共引的次数,则被定义为共引强度。通过这种计量的分析,可以在给定的文献群体中对文献间的联系进行历史的、动态的研究,并辨识出特定时期某一专业领域的“核心”贡献。例如,斯莫尔就曾在1973年用此方法对粒子物理领域进行过研究。当然,由于这种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这种工具的不可缺少的依赖,显然限制了它对更早期的科学史研究的应用。

随着引文分析方法的发展,已有若干的科学史研究应用了这些计量方法。但是,对于在科学史中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也有许多批评。问题主要也是集中在其背后的假定方面。首先,作为对“智力债务的偿还”,引文成为标准的科学规范之一,但问题是这一规范是否真正为所有的科学家所接受和实践中所遵守?在实际中,引文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并非所有的引文都是按规范的标准来引用的,有时甚至与科学的交流毫无关系。例如,引文有时会是“装饰性”的,即为了加重论文的分量,引用了许多对所研究的工作并无实际重要性的文献,而这种情况在现代科学论文中是相当普遍的;有时,引文又是出于同事间人际关系的考虑,或是为维护某一学派的利益,或是迫于某种压力。1975年,有人通过对《物理学评论》上30篇论文的研究发现,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参考文献是多余的,约五分之二的参考文献是敷衍性的。另一方面还有不引用的问题。现代科学建筑在早期科学的经典结果之上,许多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知识,通常是不被体现在引文中的。由于对优先权的考虑或意识形态的考虑,也可能导致不引某些本应引用的文献。至于在科学界实际存在的或多或少的有意剽窃中,就更不会引用那些构成剽窃基础的出版物了。科学社会学家加斯顿(j.gaston)在研究物理学中对优先权的竞争时,约50%被访谈的物理学家认为,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应被引用时而未被引用。其中有一物理学家甚至指出,通常出现的情况是,那些发表文章不多的人将不提你的工作,因为使他们的文章发表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提先前已做了同样工作的文章。

除了科学家在引文时有各种不规范之外,引文分析方法所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研究中“正式的”交流,是对科学的本质的一种“合理化”的看法。而有人则指出,在实际的科学工作中,更重要的是不通过发表文献的“非正式”交流,因为科学家们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网络,才能跟上科学共同体当前的科研活动。[①g]引文分析方法背后的假定中这些问题,使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虽然引文分析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计量方法对科学史研究具有“启发性”的作用,但由于科学交流中存在的复杂性,仅仅依靠引文分析的技巧,是难以展现科学发展的完整图象的。

四、小结

不论是在一般历史学中还是科学史中,引入计量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要使研究更加“科学”、“精确”和“客观”。正如加菲尔德等人所讲的:“历史学家在描述科学的进步时,局限于他们自己的经验、记忆和可用文献的恰当性。他们的主观判断预先决定了事件发展的历史图象。”[②g]但是,那些为追求客观性而使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家需要意识到:在进行这样的研究时,“他已建构了他自己的‘事实’,他的研究的客观性不仅依赖于他阐述和加工这些事实时对正确方法的使用,而且依赖于这些事实对其假设的相关性。”[③g]如前所述,在科学史研究对计量方法的应用中,正是由于其背后各种假设的不恰当,导致了计量研究与所追求的客观性的背离。

在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中,对计量指标的选取,实际上涉及到科学哲学等学科中对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增长和科学家的理解及定义等等相关的问题。在目前的各种理论中,对于这些概念的探讨仍可说是众说纷纭。传统的科学史研究利用描述和叙事的方法,给出的虽然表面上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科学发展图象,但它们与这些基本概念难以精确表述的背景却是相容的。而利用有争议的指标来进行的表面上“客观”的计量研究,则也许并未反映出人们希望要了解的内容。至于科学史中对科学交流的计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引文分析方法),其背后假定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地是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对科学活动之研究的不完善相关的。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也就导致了科学的发展是否能以定量的方式来进行计量研究的争论。

与一般历史学一样,科学史是一门人文学科。60年代初,美国历史学家施莱辛格(a.schlesinger,jr)在与计量史学家的争论中曾断言:“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我的回答是,所有重要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正是由于它们不能用计量的方法来回答。”[①h]当然,这样的观点是过于极端了。实际上,在科学史中对计量方法的引进和应用的确是一种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扩展和进步,并具有启发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计量方法在应用于科学史的研究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所得的结果与应用者的初衷之差距。总之,“在任何情况下科学计量都不能单独成立。若它要有任何历史价值的话,那么它必须被看作是对传统史学方法的一种补充,偶尔地也是一种修正。”在具有这种意识的情况下,“若在与其它方法的结合中谨慎地利用科学计量,它就可起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现代科学的研究中。”[②h]

①a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②a f.furet,quantitative history,in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eds.by f.gilbert et al,w.w.notron company,pp.45-61.

③a 王小宽,《国外计量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第123—133页。

①b a.thackray,measurement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in toward a metric of science,y.elkana,et al,eds.a wiley-interscience pubication,1987,pp.11-30.

②b f.j.cole and n.g.eames,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a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science progress,11(1917),578-596.

③b t.j.rainoff,wave-like fluctuations of creative produ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uropean physics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rry,isis.(1929),287-319.

④b 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⑤b d.j.de s.price,science since babyl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⑥b 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宋剑耕等译,世界科学社,1982年。

①c d.j.de s.price,the analytical (quantitative) theory of sc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in on scientific discovery,m.d.grmek,et al,ed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pp.179-189.

②c g.h.gilbert,measuring the growth of science:a review of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growth,scientometrics,1(1978),9-34.

①d 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宋剑耕等译,世界科学社,1982年,第34页。

②d 金观涛等,“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1—81页。

①e 克兰,《无形学院》,刘jùn@①jùn@①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②e g.garfield,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science,122(1955),108-111.

①f e.garfield,citation indexes in sociologic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american documentation,14(1963).289-291.

②f e.garfield,et al.the use of citation data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1964.

③f 参见丁学东编著,《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57页。

①g d.edge,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communication in science:a critical review,history of science,17(1979),102-134.

②g e.garfield,et al,the use of citation data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1964.p.1.

③g f.furet,quanritative history,in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des. by f.gilbert et al,w.w.notron company,pp,45-61.

①h 参见王小宽:《国外计量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第123—133页。

②h h.kragh,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196.

标准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本刊记者:编辑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文化传播、文化积累的工作。那么,什么是编辑规范呢?请各位给出恰当的定义,它的作用是什么。

任火:我认为,编辑规范就是编辑工作规律的形式化,是文本形成规律的自然体现。比如,对自然科学论文,要求有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这种程式化的规范,所体现的就是科学论文形成的规律。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修正、拓展和完善,都需要用实验来加以证明。因此,对科学论文所作的规范化要求,是符合科学论文的形成规律的。对社会科学论文也一样。虽然社会科学论文在研究内容与形式上与自然科学不同,但都遵循引论本论结论这样的形成规律。根据编辑规范,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地对文本进行价值判断,而且可以提高文本的传播效率。比如,可以通过审查论文是否具有形式规范,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学术研究的逻辑,判断其结论的可靠性;通过规范化处理,可以使读者方便地查找文献,提高文献的阅读率。编辑规范具有行业的专指性,所反映的是编辑工作的内在规律,因此不属于道德范畴。否则,编辑规范就会泛化、模糊化,从而失去行业的特殊性和规定性。

姬建敏:编辑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文化传播、文化积累的工作,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糟粕之分,怎样才能传播和积累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为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把关者的编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出版物的质量首先是内容质量,而内容质量的优劣与处于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有很大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中,编辑的行为范式、编辑的思想方法、编辑的工作作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编辑的选择、策划、加工、推荐,影响文化传播的方向和文化积累的质量。因此,为了对编辑的行为、方法、作风等进行约束和指导,在一定时期内,被编辑共同体成员广泛认同并遵照执行的行为准则,就叫做编辑规范。比如,对编辑主体思想道德产生约束性影响的就是道德规范,对编辑主体的行为、作风具有约束力的就是法律规范,对编辑主体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产生指导性作用的就是工作与技术规范。这些规范,来自编辑实践的积累,出自经验的总结,符合编辑工作的实际,反映了编辑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合理性,但由于编辑实践是发展变化的,编辑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编辑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严格意义上的编辑规范应该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编辑规范的作用,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编辑规范是编辑产品质量的保证。一般来说,编辑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编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编辑作为编辑规范的主要执行者,在编辑工作中,如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章程办事,编辑产品的质量就会有所保证,反之则不然。盗版图书、盗版光碟与正版图书、正版光碟比较,“三俗”产品、粗制滥造产品与优秀读物、精品读物比较,其质量的根本差异不仅在于编辑流程的不规范、缺规范,还在于编辑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意识的淡薄、缺失。编辑规范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虽然不能说按照编辑规范生产出来的编辑产品就一定是高质量的好产品,但至少可以保证它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产品。第二,编辑规范也是编辑效率的保证。编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各个工序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编辑如果在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各个工序都强化规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整个过程就会高效运转,不但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编辑规范有助于文化传播。编辑规范能够保证编辑工作的有序化、统一性,有了统一的规范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传播,也才能提升编辑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传播效果。反之,正如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所说:“不遵守‘游戏的规则’,不要说规范,比赛的资格恐怕也难以具备。”

蔡克难:所谓规范,原本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编辑规范的确立当然首先应当符合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

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文化、是意识形态;编辑及以其为核心的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本质贡献是文化力,是舆论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建设是编辑活动的灵魂所在,思想引领是编辑活动的根本目的,而经济运作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这一切,都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

本刊记者:过去,编辑规范几乎天天讲、月月讲。现在强调“编辑规范”,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姬建敏:我认为,现在之所以强调编辑规范,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的编辑出版界,编辑“失范”或规范“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制转企的实施,出现了一些与编辑规范格格不入的现象。为了经济利益,出卖书号、收取版面费;为了个人私欲,以出书、发文章作为交易;为了争选题,“炒”作者、“炒”名人;为了“跟风赶潮”,不惜“挂羊头卖狗肉”;有的审稿不负责任,任凭一些内容低级粗俗、格调低下的书刊流入市场;有的编校粗枝大叶、随心所欲,把一些加工粗糙、错误百出的出版物推给读者;有的不尊重作者的著作权,随意添加作者名字,任意删削作者作品,不支付或少支付作者稿酬;有的偷工减料删减编辑工作流程,省略有关的环节、工序,篡改规范,游戏文字等。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编辑产品的质量,也扰乱了编辑出版的正常秩序,给社会、读者以及我们的编辑出版事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当今时代,对编辑规范虽然不提倡“天天讲、月月讲”,但从现实需要出发,加强编辑规范建设,提高编辑的规范意识,则显得非常必要和必需。

首先,强调编辑规范,以编辑规范约束编辑行为、指导编辑实践,有利于编辑道德素养的提高、职业操守的培养,进而优化编辑队伍素质,扶正祛邪,使当今编辑出版界的不正之风得以遏制。其次,强调编辑规范,尊重编辑工作规律,严格按章办事,有利于编辑职业素养的提高、产品质量的完善,进而减少“失范”、多出精品,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次,强调编辑规范,注重规范在当今情况下的推陈出新、补充完善,有利于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编辑实践的开拓创新,进而避免“缺失”,保证“大媒体”编辑产品的质量,推进文化传播的速度和编辑出版业的与时俱进。

前一阶段,在出版单位获取利润最大化理念的引领下,各种各样的“健康养生”“有病不求医”类“医学保健”出版物犹如潮水般涌现,相干或不相干的出版社纷纷出手想从这个市场抢得一杯羹。到如今,这类读物泛滥市场、拥塞书架,为了吸引人,书名早已不再满足于“某某治百病”的承诺,而直接以“某某决定生老病死”之类耸人听闻的题目来恐吓大众,似乎你不读这些东西便休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放眼看,如今这样的出版活动难道还少吗?可以断言,几乎所有这类让懂行的人惊出一身冷汗的“医学”怪论都是由不懂医学的、非医学专业编辑确定选题、加工出版的;即使是报纸的宣传乃至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采访报道,也无一是由有医学教育背景的编辑主持的,对此,我们恐怕只能说无知者无畏罢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当然是毫无规范、唯利是图且违反科学的出版管理体制。

如今,出版社改制为企业之后,其间的编辑活动目标自然随之改变,编辑参与社会活动的身份不同了,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的出版企业再不能以公益或对整个社会全局的贡献为考核指标:以盈利为目的的出版企业,其间的制度管理势将不能容忍亏损的出现,而作为“首先是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并不能保证项项赚钱;“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出版物,具有其特定的读者对象,许多出版活动,既不能保证其出版物有巨大的发行量、又不能一味抬高定价来谋取利润,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文化需求、着眼于整个社会全局计算得失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至于“出版物影响精神世界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其“效果”产生滞后且难以考察……政策规定与社会实践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坦率地说,原有的编辑规范早已是名存实亡、不能实行。

任火:当前学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浮躁,即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这直接导致了文本的抄袭、重复。据称,我国95%的论文没有实际价值。从编辑规范的角度来看,这种抄袭、重复,主要表现为文本的结构不符合论文形成的规律。例如,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应该提出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都应该具有怀疑性、批判性、否定性和肯定性,都应该提出属于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但是,我们看到,大量的社会科学论文都缺少这些特性,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术论文千文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编辑角度讲,就是要坚持编辑规范,从学术论文的本质出发,看其是否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是否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观点。这样,才能减少论文的抄袭、重复,才能净化学术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学术水平,才能实现文化传播的真实价值。

本刊记者:现在看来,强调“编辑规范”很有必要。我想请教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一辈出版家、编辑家们有没有“编辑规范”。像鲁迅、张元济、邹韬奋、胡愈之、叶圣陶、茅盾等众多先贤,他们的“规范”表现在哪里?

姬建敏:可以肯定地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一辈出版家、编辑家那里确实有“编辑规范”。尽管那个年代“编辑规范”的概念还不太明晰,但他们具有的“编辑规范”意识,确属编辑规范的范畴。

追溯我国现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被视为现代出版的开端,之后又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三联书店等编辑出版机构相继建立,张元济、王云五、邹韬奋、胡愈之、叶圣陶、鲁迅、茅盾等编辑家、出版家大量涌现,这些先贤不仅创造了近现代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辉煌,也在实践中践行着他们的“编辑规范”理念。这种理念和意识,不仅表现在对编辑出版事业整体发展的规范上,还表现在具体道德层面、法律层面和工作技术层面上。首先,从道德规范层面看,他们从事编辑出版事业时很少考虑一己之利,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一直把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重视作者、服务读者,看重出版物的质量;他们对工作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等,例子数不胜数,这里就不再多说。其次,从法律规范层面看,张元济先生在主持商务印书馆时和严复就出版《社会通诠》签订的、以译书人严复和印书人商务印书馆各为一方的版税合同,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版税合同”,它不仅开创了我国在相应稿费支出的基础上按照出版物版次和发行量大小给予译著者相应版税报酬的先河,还在规范和保护著作者和发行者利益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再次,从工作技术规范层面看,鲁迅先生可谓这方面的典型。鲁迅一生出版发行过很多图书和期刊,他不仅重视书刊出版的质量,还十分重视书刊的插图以及书籍的装订、校对等,对版式要求非常严格。比如,三闲书屋出版的《毁灭》《铁流》都印有作者的彩色像和多幅插图;在装订《苏联版画集》和《北平笺谱》时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编辑、校对时,甚至对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等等。

任火: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的编辑大师们没有明文规定的所谓“编辑规范”。他们的“编辑规范”表现为文化自觉和编辑自觉。文化自觉,说的是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创造性,说的是他们对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编辑自觉,说的是他们对编辑规律的自觉把握,说的是他们对编辑行为的自我约束。正是这种文化自觉和编辑自觉,决定了他们严谨的文化态度和编辑态度,决定了他们不会粗制滥造。正是这种文化自觉和编辑自觉,决定了他们能够发现新人新作,决定了他们能够创造精品、推出精品。

本刊记者:各位举的光辉范例,对我们很有启迪,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直至进入新世纪后,国家相关部门对编辑出版工作制定了众多政策,制订了众多出版编辑规范。我们认为,随着形势的变化,“大媒体”环境的发展,有些政策条款需要修订,有些规范显然不宜使用了。那么,哪些条款需要修订,请各位谈谈。

任火:我们的规范分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性的,如“办法”“规定”;另一类是学术性的,如各种“编排规范”“标准”。我感觉,前一类的问题是过严、过死。例如,对期刊页码的限制、对期数的限制。期刊的性质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它是科学文化知识赖以传播的载体。其次,期刊的形式是什么?形式就是刊名、刊号、年、卷、期、页码等标志符号,它是期刊的检索符号系统。期刊的性质在于传播,期刊的形式在于检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所谓“违规”就是在形式上超出了期刊的检索符号系统。如,本来规定一年出版6期,但却出版了7期,因此,对第7期不予以承认。这实际上是颠倒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因为,内容决定形式,这时,内容既是客观存在,那么形式就应自然成为内容的外部表征,也就是说,自动地将这“多”出的一期纳入检索符号系统。这是顺理成章的,操作也并不困难,只是一个简单的编号而已。由于人为设限,使得期刊的“内容”不能被纳入“形式”之中,因而造成“违规”行为,这是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因此,行政类的规范制订,应当符合科技期刊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传播的时效性。后一类的问题是过繁、过烦。因此,学术类的规范制订,应当便于作者写作、便于编辑编排,便于读者阅读。

蔡克难:编辑规范的改变已不是具体哪条规定应该改变的问题,而是根本认识需要改变、根本任务需要改变的问题,随着出版改革而来的,应该是强调依法管理的问题。欲规范编辑实践,须首先在理论上澄清是非,阐明为什么本质属于意识形态的出版活动可以当做企业来经营谋利;为什么出版活动需要按照企业来经营;阐明出版“企业”如何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而能够生存和发展……坦率地说,符合实际的、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管理规则还没有出现,这是现实,而理论认识的模糊不清是其根本原因。

姬建敏:关于编辑规范的修订是一个关系编辑出版业发展的大事,究竟哪些规范需要修订,主要取决于编辑实践发展的需要。从当今形势出发,我认为一是补充现有编辑规范的条款没有触及、没有包括的一些项目和环节。比如,编辑策划作为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编辑工作范畴中最具挑战性、创造性的内容,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列入“编辑出版责任机制”“策划正确比操作正确更重要”的观点虽已被普遍接受,但对这个“龙头老大”的性质、职责以及相应的工作评价、业绩考核等至今还处于“真空地带”,没有具体的章法可依,条款可循。还有网络编辑、新媒体编辑、营销编辑、项目编辑等,对其工作流程、工作制度、技术要求等一系列行为也迫切需要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来“主持正义”,颁布一些新条款来为之负责。二是修改、完善现有编辑规范不合适的条款。比如,数字出版技术条件下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较纸质媒体时生了变化,增加了学术不端检测环节、数字采编流程和数字优先出版、网络等环节,出现了编校一体化、单篇出版等情况,而现有编辑规范中的一些条款,如三审三校制在编校一体化时代显得不尴不尬一样,有些条款落伍了,有些条款被淘汰了,有些条款需要及时更新。最典型的案例是2010年11月10日“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被视为权威媒体认可网络词汇的标志性事件。这个事件说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推动了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求与之相联系的编辑规范与时俱进。当然,与时俱进的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还有参考文献的著录、编排规范,汉字使用、汉语拼音规范,标点符号、数字用法规范,人名、地名规范等等。

本刊记者:2011年9月,中国编辑学会年会的主题就是“编辑规范与创新”。现在请各位简要谈谈编辑规范为什么要创新。

姬建敏:编辑规范之所以要创新,一是编辑实践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得到了繁荣发展,编辑实践的发展,使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创新成果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前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今天的编辑实践中去,就使得传统的编辑规范显得不太全面,不太实用。要使编辑规范跟上编辑实践发展的步伐,编辑规范的创新在所难免。二是时代环境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体制环境的变化,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旧媒体并存,新旧观念碰撞,新旧制度掺杂,新旧传播途径和语言体式交相辉映,这些参差不齐的“流行色”,使编辑规范中一些落后的东西受到冲击,一些条款不得不被时代色素所“漂染”;再加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国外出版单位一些先进的理念、管理方法、经营措施等被引了进来,这些相对先进的“舶来品”,也对传统的编辑规范产生了挑战。如此时代环境的作用,编辑规范的创新也是大势所趋。当然,编辑工作的规律也要求编辑工作的规范必须和编辑实践相一致,这是毫无疑义的。

任火:编辑规范为什么创新?因为形势在变。说形势在变,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体的形式在变,媒体的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立体化。对这些新型媒体的存在,如何给予承认?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写作方式、阅读方式在变,人们需要轻松的写作、轻松的阅读。因此,我们需要对规范进行创新。

本刊记者:那么创新的原则是什么,怎样创新呢?

蔡克难:关于编辑规范创新的原则,我认为应该是与时俱进。至于怎样创新,一是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编辑作为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所有的工作都是编辑做的,所有的规范也都是为编辑制订的。编辑规范作为一种有效约束编辑行为的规范性条例,如何让编辑既受到约束、又自由自在地尽情工作,以人为本是关键。对于当前的编辑规范创新来说,就是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调整,每一条、每一款的改革,都要以调动编辑的积极性为依据,以发挥编辑的创造力为标杆,只要在尊重出版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塑造编辑的文化自觉,编辑规范的创新方向就可能是正确的,创新措施就可能是可行的,反之则不然。毕竟人是编辑实践创新的主体,以人为本才是根本。

二是要立足现实,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敢于创新,不要说策划编辑、项目编辑、营销编辑等工作范围不好界定就不去界定,新媒体编辑工作流程、数字出版技术条件下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环节等的界限不好区分就不去区分。编辑规范的创新就是从现实出发,用创新的思维、积极的设计去解决这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有所不为就是遵循编辑发展的基本规律,遵照编辑工作的基本模式,不可改革的不改,不能删减的不减,切忌断章取义地生搬硬套,切忌急功近利地简单冒进。在当前的情况下,就是要补充和完善编辑规范中那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规定和标准,创造出符合编辑实践需要的新规范去保障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时俱进是编辑规范创新的原则和核心。

任火:对行政性规范来说,创新的原则应当是承认现实、承认现状、积极应对、积极引导;对学术性规范来说,创新的原则应当是简捷明了、够用实用、没有歧义、有利无害。怎样创新?就是要找出不符合编辑规律的条款、不符合传播规律的条款,对其进行修正甚至删除。

编后:非常感谢三位。我们知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遵守和把握编辑规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孟子所云:“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每一个有实践经验的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严格遵守规范就能少犯错误。

但是,随着编辑活动的变化、编辑实践的需要、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一些编辑规范是需要修订、完善。然而,我们认为,编辑规范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长期性。如果朝令夕改,就会在一个时期内让编辑无所适从,因而降低出版物质量。至于尽善尽美、创新的编辑规范,我们殷殷期待着。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出版管理中心

上一篇:员工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管理决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