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达·芬奇”和他们的山寨发明

时间:2022-04-14 07:53:11

“农民达·芬奇”和他们的山寨发明

这是吴书仔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坐飞机。飞机起飞的时候,他感到惶恐的幸福:飞机真大。

蔡国强跟他说,“你到了上海,会看见你的飞机很漂亮地挂在展厅里,到时你只需要穿得干干净净,向观众讲解你的飞机。”

吴书仔的家在江西铅山焦坑村,在大山深处。“一路群山绵延,似水墨山水。”蔡国强用视觉艺术者的浪漫语言描述这段旅程。

吴书仔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敲敲打打,试图做出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因为飞机可以“发展收入,还可以乘飞机飞出大山去见见世面”。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大山之外的铅山县城。

他的飞机是用木头做的,“村里人说像个鸡笼子。”村里装着4个抽水机。抽水机是吴书仔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带有现代机器文明色彩的玩意,还常常坏掉,但吴书仔没有动过制作抽水机的念头,他要造直升飞机,理由是:“做直升机容易,因为直升机不过是个会飞的凳子。”

从2004年起,蔡国强开始收藏农民发明,这些拙朴而智慧的手工梦想打动他,他通过网络,找到了数十位民间发明家,他们的发明包罗万象:飞机、潜艇、机器人……这些古怪的收藏变成了上海外滩博物馆这场名为《农民达·芬奇》的展览。

展览开幕正值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标语到处都是,蔡国强借美术馆外某座破旧楼房的整幅墙面,用橙红色的毛笔写了另一道更为庞大和醒目的标语:“农民,让城市更美好。”

“那是我自己的翅膀”

王强留着眼下最时兴的发式,吹得丁是丁卯是卯,这是他自己的手艺。他是理发师,粉丝很多,但他的粉丝不知道,浙江慈溪浒山街道理发店里这个手操剪刀和吹风机的小伙子自己能制造飞机。

在外滩美术馆的4楼,“王强一号”悬浮在半空,“做这架飞机没花我多少钱,花了不少功夫。”王强说,2005年他自己开理发店失败,没挣着钱,有4个月的时间没工作,专心做了这架飞机。

飞机的螺旋桨是王强砍了青冈木削制的,工艺特别讲究。王强说,自己从小手就比别人巧,常常做一些让别的小男孩羡慕的玩具,比如弹弓、竹蜻蜓……10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削制竹蜻蜓,“高手!我做的竹蜻蜓可以飞20米高,这里面就厉害了,世界纪录是27米,但那个是用鲸鱼骨头做的,所以惯性、韧性、抗风阻能力都非常好,我们用竹子能飞到20米已经很好很好了,几乎没有办法超越了。”竹蜻蜓给了他最初的螺旋桨启发,就是这架自重78公斤的简陋飞机,飞行高度最高可以达到3000米,时速可达120公里。

初中毕业的王强只学过一年物理,他的大部分学问都来自实践和摸索。因为家境贫寒,他16岁就在镇上学理发,一有空就摸索航空和舰船知识,父亲觉得他异想天开,“你又不是鸟,怎么能上天?”有一次,他在一间修理铺里发现一台旧的雅马哈250赛摩发动机,一个冲动就买了下来,“总觉得有一天,自己能造架像模像样的飞机。”

这架发动机后来成了他飞机的心脏。四川地震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回老家,一问家人平安,二问飞机平安。家人全都无恙,但寄放在朋友家里的飞机已经被震垮压碎了。“后来我就重新制作,我的工场旁边就是一间航校,头上老有飞机飞过去,我可不羡慕他们,航校训练生开的是别人的飞机,我喜欢坐在我自己的飞机上,那是我自己的翅膀。”他的飞机在空中可以飞一个多小时,航校机场的人都很欣赏他,有时会特批给他一个航道,让他试验自己的飞机。

“吴玉禄是我爹”

吴玉禄看着像个乡镇企业的大老板,他穿西装,皮肤很黑,个头不高,但是习惯从眼皮往下直着看人。他的眼睛鼓鼓的,这是一双很凶的眼睛,是一双自负手艺的、聪明人的大眼睛。他递过名片,“玉禄(系列)机器人研究所/发明家吴玉禄!”

蔡国强偷偷告诉我,老吴现在的机器人研究所雇了七八个人,他很有老板架子:没有外人在的时候,老吴跟工人一起做活,只要有外人在,老吴就不干活。“我爸尽指挥我们干活!”他23岁的大儿子吴洪峰揭发说。

媳妇、两个儿子、儿媳妇是他的帮手,他们家的院子就是工地,在这40见方的领土上,老吴是有绝对权威的。

从二年级开始,他就逃学,每个星期逃两到三天,“我就是不喜欢上学,喜欢自己鼓捣东西,也没想过要派什么用处,你记住!我吴玉禄的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小学是没有物理的!”他用手指头指了指,很严肃地说。

吴玉禄打小就想知道,为什么牲口走路跟人不一样,为什么人能用两条腿走路,这是一个大问题。

他一连想了十几年,机器人“吴老大”诞生了。“非常简陋,全是铁丝,的,粗糙的,但是他可以直立行走,吴老大的脚是C字型的,可以一步一步套着走路,成功的那一瞬间,我就是有一种成就感!我觉得我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2004年以前,吴玉禄还是村里人眼中没闺女肯嫁的“败家子儿”,“说我不务正业,我的地里全是草,我那地跟北大荒似的,根本就不产粮食,别人一亩地打七八百斤,我的地顶天才打三四百斤粮食,你别看我是农民,地里的活我特别不爱干!”

2004年,他带着他从“吴老大”到“吴老五”的5个机器人,参加了湖南卫视的全国农民发明比赛,得了一等奖。“给我发了奖状、奖杯,还奖了我1万块钱,‘最聪明的农民发明家’称号,我的街坊邻居对荣誉、奖牌什么都看不上,他们看上的是钱,‘你瞧人吴玉禄做机器人还得奖了,得了1万块,这得合多少粮食啊!’”

他的机器人越做越多,名字越叫越长,已经到了“吴老四十几”:有会给人捶背的,有帮妇女病人的,有给人鞠躬的,有会帮人取茶送水的,还有会剁饺子馅儿的……细看这些机器人,原料几乎都是废物利用,一款“喜洋洋”机器人,手臂是用洗衣机的管子做的,身体是一个油壶,“我的机器人,都是从垃圾场和废品收购站里走出来的。”

蔡国强开始收藏他的机器人以后,还特意为《农民达·芬奇》展向他订做了几款机器人,分别模仿几位有代表意义的现代艺术家:比如跳墙的克莱因、画点点的赫斯特、抱狼的波依斯、甩颜料的波拉克。老吴甚至做了一款“蔡国强”,他把早先的“吴老五”进行改装,贴上了蔡国强咧着嘴笑的大头照,只要来客走近,一按按钮,机器人蔡国强就会殷勤地用打火机帮您点烟。

上一篇:违法建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羁绊 下一篇:石沉大海造“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