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足球快速反击打法特征探讨

时间:2022-04-14 12:35:06

现代足球快速反击打法特征探讨

[摘要]“快速反击”战术是现代足球比赛中最快、最具有威胁的进攻手段之一,具有独特的、出奇制胜战术效果,为世界各队普遍采用。本文重点对现代足球快速反击战术打法的特征和特点,尤其是现代快速反击发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关研究。找到快速反击在现代足球比赛中的运用规律,获得快速反击最有效的进攻方法,从而使这一战术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足球 快速反击 特征

1 引言

现代足球的显著特点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拼抢越来越凶很,攻守转换速度越来越快,球员的技术水平与战术意识更加成熟和全面,阵型与队形的结合更加完美。在比赛中时间上与空间上的争夺已成为控制比赛的重要环节。“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全攻全守”的比赛理念是现代足球的重要标志。在进攻体系中如何体现“快”已成为所有球队的共同话题。因此,“快速反击”战术打法已成为当今足球比赛最重要的比赛战术,被各队广泛采用。

所谓快速反击是指防守方通过抢、断或其它方式得球后,趁对方布防不及,即刻采用简练的中长传或快速短传推进或个人快速带球突破等手段将球引向前场,威胁对方的球门。因此,“快速反击战术日益受到重视,在足球比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比赛结果具有极强的实效性。

“快速反击”战术是现代足球比赛中最快、最具有威胁的进攻手段之一,具有独特的出奇制胜战术效果,所以,研究现代足球比赛快速反击打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相关领域方面的研究仅仅处于对快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反击手等进行了较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本文重点根据现代足球比赛的发展要求对现代足球比赛中快速反击战术打法的变化与传统的快反进行比较研究,找到快速反击在现代足球比赛中的运用规律,获得快速反击最有效的、最先进的进攻方法,从而使这一战术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2 传统快速反击打法特征

20世纪80年代的足球比赛,由于功利足球的影响,重守轻攻已成为比赛的指导思想。90%以上的球队都采用了收缩后场,不主动出击的防守反击打法,打法单一,进球少。传统的快反打法无论在组织反击的位置、区域、反击方法、参与反击的力量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够积极和主动,因此,效果不够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极大的削弱了足球比赛的观赏性。足球比赛逐渐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其中,意大利队就是这种打法的杰出代表。

2.1后场和后卫是发动快反的主要方式

由于保守打法的影响,重守轻攻的比赛理念,在比赛中绝大部分队员一般都站位靠后,基本在本方球门20米至30米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中场队员在比赛中,很少进行有效的进攻组织。因此,通过后卫队员在后场进行组织进攻成为当时足球比赛反击的主要手段和发动者,通过准确的长传身后球,为同伴创造机会。在当时的足球比赛中,90%以上的反击都是采用该方法来完成的,因此,效果较差,实效性较低,影响了足球的观赏性。

2. 2传球线路缺乏隐蔽性

长传身后是当时实施快反的主要传球方法,长传反击是指队员在后场得球后,利用准确的长传球,打防守队员的身后,为同伴直接创造突破和配合射门的机会,但这种反击由于传球路线较长,球在空中飞行时间较长,守门员和后卫队员较容易进行判断和截获,因此,成功率较低。

2.3 反击方法单一,攻击力弱

后场长传反击的方式使阵型的三条线很难保持有效的联系,战线过长,相互间支撑太少,参与反击的力量很少,通常只有依靠1-2名前锋。由于只有前锋的单一作战,凭借前锋个人能力很难找到得分的机会,因此,后场发动快速反击的效果较差。

3 现代足球快速反击特征

积极主动制造战机。现代足球比赛大力提倡攻势足球,”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已成为现代足球比赛的定律。因此,在比赛中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控制比赛节奏,已成为现代足球比赛最重要的环节。

3.1前场反抢反击

通过16届世届杯相关资料显示:从不同场区发动“快反”情况可以看出,前场发动快速反击的次数虽然最少,但成功率达到了92.6%以上。前场抢断球反击是指队员在前场抢到或断到球后发动的快速反击。前场发动的快速反击进攻效果最好,主要原因是距对方球门近,前场快速反击由于发动距对方球门近。此时,进攻队员多数都推进到中、前场,这时对方站位不明确,阵型向前压出,队形较乱,身后空挡较大,给快速传球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一旦抢得球, 突破一点,就可直接威胁球门,或射门得分。使反击得以成功,效果明显。

3.2 中场逼迫式防守发动快速反击

通过16届世界杯相关资料显示:中场是发动快速反击最主要的区域,达到了90%以上,而且效果显著。当今足球比赛中没有积极抢截率,就没有快速反击的发起率和成功率。因此,扩大和加强中场的防守,迅速形成纵深防御系统通过集体行动进行有效的抢、逼、围手段,积极主动地创造时机,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控制球的前提下果断地利用速度优势和战术配合进行快速反击,突破对方的防线达到快速反击目的。

3.3传球线路隐蔽,攻击性强

在现代快反中,由于队员在前场和中场就开始积极的逼抢,这时对方站位不明确,阵型向前压出,身后空挡较大,队员在抢截球后可以通过快速的传球撕破防线,这时的传球,线路短,隐蔽性强,参与反击人数多,能给防线带来致命的一击,给快速反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效果明显。快速反击的威力及效果,主要在于抓住快速反击的时机和反击的快速性,特别是抓住对手由攻转守的刹那之间的时间,果断合理地发动出其不意的快速反击,形成以多打少或以少打少的有利局面,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 现代足球比赛快速反击与传统快速反击打法对比研究

现代足球比赛快速反击与传统的快反打法有明显的区别和变化,特点更加鲜明并符合现代足球比赛战术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制造时机。现代快速反击更加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地创造时机,由被动变为主动,前场的逼抢是现代足球比赛实施快反的前提,传统快速反击打法在制造机会和时机上缺乏主动性,靠对手的失误发动反击是其显著特点。

4.2反击区域。中前场是现动快速反击的主要区域,传统快速反击打法发动反击的主要区域主要在后场,而后卫是发动快反的首要者。

4.3反击方式。快速隐蔽的短传和中长传球、以及边路小斜线为主,并结合身后直线传球是现代足球比赛实施快速反击的主体,传统快速反击主要通过长传对方身后的形式进行反击。

4.4反击人数。现代足球比赛参与快速反击的人数多,防守难度加大,威胁大,传统快速反击由于阵线过长,阵型和队形结合不够紧密同时传球方式单一,其他队员很难参与进攻,所以,在反击中人数少,方法少,威胁性降低。传统的反击手主要体现在奔跑的速度上。

4.5反击手能力。现代快反的反击手在比赛中,技术与速度的结合,技术与意识的结合,个人能力与集体的结合更加具有实效性,传统的反击手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单打独斗,效果较差。

4.6反击手段。短、快、平、准是现代快速反击实施的重要原则,而传统的反击主要是长、高、准和直来直去的原则。

5 对策

5.1建立先进的快速反击精神和意识

现代足球强调攻守平衡,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动态基础之上。首先要完全掌握当今足球比赛的攻防特点,了解快速反击打法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在全队指导思想上尽快的、客观的建立快速反击的精神和意识,积极主动制造快反时机,明确快速反击战术体系。其次,要领会当今快速反击,短、快、平、准打法的精髓,坚持“以快为先”、“以快制快”的原则。

5.2把握好个人能力与集体的有机配合

现代足球快速反击不是一个人速度快慢来决定的,而是需要集体的密切配合。比赛中由攻转守时,由于转换速度加快,防守队员经常不能及时到位,进攻队员乘机利用个人速度和技术优势,创造进攻机会,锋线队员之间、中场队员之间积极进行穿插跑位、策应,在快速反击中形成多点的反击点,才能使对手防不胜防,出现失误。掩护队友完成战术配合,是现代足球比赛完成快速反击的有效手段。这也是现代足球比赛快反战术中集体力量的完美体现,是当今快反战术打法的精髓。

5.3保持阵型与队形的完美结合

在发动快速反击的进攻中全队须密切配合,尤其是三线距离保持在40米左右,而且队员之间应保持三角形的保护与接应的梯队,这样有利于队员上下攻守和轮转交替换位攻防。中前场队员能积极投入到反击之中,增加了进攻的人数优势和进攻路线的多变性,加大了防守的难度,成功率明显提高。在当今足球比赛中,绝大部分球队都采用352和4231的多变性阵型,其目的就是发挥中前场的人数优势进行有效的逼抢,并能迅速发动快速反击,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5.4 抓住快速反击的时机和突然性

抓住快速反击的时机,首先就要抓住快速反击的时间。 若延误时间,将大大失去快速反击的有效率,因此,全队在思想上、行动上要快于对方,队员在比赛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个人盘带和无战术意义的横传和回传。比如:强大的巴西队在世界杯上的个人主义表现就彻底断送了其前进的步伐。所以,在比赛中,接控队员要尽量多采用接球转身和快速跑动接球来摆脱防守,力争在第一时间尽快采用急速的斜长传、简练快速的短传突袭和个人快速的突破,速战速决。

快速反击的突然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短暂性和行动的快速性,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快速反击的威力及效果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抓住反击的突然性。特别是在对方由防守转入进攻的时间段。从控制球到发动反攻完成射门要增强战术的主动性并一气呵成。反之,不但消耗的体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战术的主动性也愈低。

5.5明确攻击区域,提高队员间配合的准确性

在比赛中全队思想要统一、行动要一致。要有训练有素的快速突击队员和较固定的快攻配合路线,还要具备灵活应变的反击能力。所以,一个训练有数的球队,在赛前必须根据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并结合本队球员的能力和打法特点,合理的、客观的设计本队的进攻路线,设定固定的攻击区域和明确主要的攻击手,将对方的中后卫身后的空挡和中、边卫的结合区域作为本队的反击进攻点,一旦突击手被控制,二线队员要随时充当机动攻击点,承担攻击手的重任.在发动快速反击的进攻中全队须密切配合,尤其是三线距离不能拉得太开,首尾的纵深距离应在40米左右,这样有利于队员上下攻守和轮转交替换位攻防.

5.6培养快反攻击手的观察能力

快速反击的成功需要队员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优秀运动员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赛中攻击手一般都处于进攻的第一线,他应以向前突进为主,他在得球前应主动观察场上情况,比如:攻守双方运动员的位置、动向,得球后攻击手应积极的、自信的,利用个人控球快速突破防线,威胁球门。切忌越位犯规.从而破坏进攻的实效性,从而贻误了快速反击的战机.可见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观察能力对快速反击战术的运用和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如何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5.7加强整体抢截意识和能力的训练

没有积极抢截率,就没有快速反击的发起率和成功率。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以,在训练中应加大整体抢截意识和能力训练的密度,在防守时真正能体现出围得住、逼得紧、抢得倒、控得稳的抢、逼、围的原则。在训练时,应设立一定的范围进行2对2,4对4,2对3等的抢球练习,以提高个人的抢球能力,提升整体抢截水平和质量。

6 结论

快速反击战术是现代足球比赛中强队和弱队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战术打法,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比赛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传统快反战术运用的长、高,直来直去的长传快反打法,其进攻意图有时容易被对方识破,快速反击常常被瓦解。已不能适应现代足球比赛的需要,善于捕捉并利用快速反击的时机和积极主动地创造时机是实现快反的基础。短、快、平、准的快反进攻原则,以及通过中场简练的长、短传结合的迂回进攻,转移防守者的视线,以及运用前场定位球,抓住防线上的破绽,予以攻击,参与反击的人数多少等已成为当今足球比赛重要的快反体系,成了快速反击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在田. 全方位快速反击是得分的主要手段[J] . 中国体育科技,1995 , (4) :47.

[2]王涛. 浅析足球进攻战术运用特征[J] . 湖北体育科技,2000 , (1):18-20.

[3]沈国征.试探足球的快速反击战术 [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1997,(01):23-25.

[4]李军.第16届世界杯足球比赛射门前战术的研究 [J].浙江体育科学, 1998,(06):21-24.

[5]杨一民.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梁殿乙.山中邦夫.对射门前战术手段运用的研究 [J].中国体育科技, 1996,(12):63-65.

[7]牛洪林.足球战术分类的探讨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139-140.

[8]孙真.足球比赛中关于快速反击的探讨[J].少年体育训练,2004,(6).

[9]牛洪林,赵琪.足球快速反击战术刍议[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

[10]关辉.防守反击战术若干问题研究[M].中国学校体育,2002.

上一篇:足球意识研究综述 下一篇:注重人文关怀,为职工心理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