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倒行笔伪装笔迹的检验

时间:2022-04-13 07:18:37

浅谈倒行笔伪装笔迹的检验

摘要:倒行笔伪装笔迹书写速度比较慢,运笔迟缓、呆板,出现反向字,反起笔现象,但是字行、部分单字偏旁部首间和较长的横画较平直。在分析伪装手段时,要与左手伪装笔迹加以区别。

关键词:倒行笔伪装笔迹;左手伪装笔迹;检验

我国汉字的行款格式、组字规律及笔顺、运笔规则都是“自左而右,自上而下”,这是考虑到右手活动功能特点而制定的。本文介绍的倒行笔伪装笔迹是右手执笔,单字中涉及到左右方向的运笔,左右结构的偏旁部首,在书写时按照 “从右至左”的顺序进行,单字组成的行仍遵守“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这种改变正常书写规律的手法很容易与左手伪装笔迹相混淆,给检验带来很大难度。

一、倒行笔伪装笔迹的特点

倒行笔伪装笔迹是右手执笔,改变运笔方向和偏旁部首的书写顺序,违背了正常的书写习惯,必然在字迹特征上表现出固有的特点。

第一,字行、单字的左右偏旁间、单字中较长的横画较平直。倒行笔即使违反了书写规则,改变了单字笔画的书写方向和偏旁部首的书写顺序,但是仍为右手书写,单字组成的行遵守“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适应部分正常的稳定的书写活动习惯,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控制笔画、字、行方向的能力与右手正常书写的能力接近,就会形成字行、单字的左右偏旁间、单字中较长的横画较平直的特征。

第二,出现反起笔、反字现象。右手按书写规则从左至右书写笔画、单字,是通过长期书写练习,在大脑皮层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一旦违反书写顺序,从右至左书写,就会形成“镜像”特征,出现反起笔、反字现象。

第三,有些笔画运笔呆板、生硬,笔画搭配比例失称。书写人在书写倒行笔字迹时,由于违背了动力定型的书写习惯,大脑中枢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改变单字笔画的运笔方向和结字顺序,书写器官处于紧张状态,手臂是僵硬的,使运笔中的轻重、起伏、疾徐等错落有致的动作特点和笔画搭配位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笔画也就显得呆板,搭配比例失称。

二、倒行笔伪装笔迹与左手伪装笔迹的鉴别

第一,字行、单字倾斜的形态不同。倒行笔伪装笔迹单字间构成的行、单字的左右偏旁间及单字中较长的横画较平直。因为倒行笔即使违反了书写规则,改变了单字笔画的书写方向和偏旁部首的书写顺序,但是仍为右手书写,适应正常的稳定的书写活动习惯。而左手伪装笔迹字行易出现左高右低或者参差不齐的锯齿状,单字的左右偏旁间和单字中较长的横画易出现左高右低现象。因为书写单字时,左手支点在左下方,从左至右推笔运动,相对支点由近及远,在支点不动的情况下,其运动幅度是有限的,支点至笔尖形成半径,书写是圆弧运动。书写另一个单字时,手、腕、臂运动又以一新的半径运动,形成左高右低区间。

第二,反起笔、反字现象形同实异。倒行笔伪装笔迹与左手伪装笔迹易出现反起笔、反字现象。从表面特征看,二者存在相同点,但从形成的机理看,二者却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倒行笔伪装笔迹是右手执笔从右至左书写单字的笔画和偏旁部首,必然与书写规则相矛盾,书写时感到非常不便。因为右手按书写规则从左至右书写,是通过长期书写练习,在大脑皮层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一旦违反书写顺序,需有意识的控制书写器官的书写活动,改变运动方向,无需控制下的右手笔迹就是动力定形的正常右手笔迹。因而倒行笔伪装笔迹的反起笔、反字现象是有意识控制下形成的书写特征。

第三,笔画相互照应、形断意连的貌合神离。运笔呆板生涩,下笔不准,起收笔有不规则的拖带现象,这是倒行笔伪装笔迹和左手伪装笔迹的共同特征。但只要认真分析鉴别,就会发现相同中的不同。因为一般人右手书写已成为习惯,从人的神经中枢到各有关器官之间已形成默契配合的协调活动。虽然改变了运笔方向,却仍保持了原有的右手书写的基础,只是需要有意识的控制书写器官逆向行笔,降低了动作协调程度,字迹的邻位笔画之间常出现照应关系的细微动作,熟练程度较高的还常在便于运笔的部位出现正常的连笔动作或形断意连的笔画。而左手书写运动的神经传导道路变长,右半球支配左手书写能力差及客观上缺乏训练,造成左手书写运动不协调,起收笔有细小、弯勾拖带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

三、倒行笔伪装笔迹的检验要点

第一,准确识别伪装手段是检验此类案件的关键。因为倒行笔伪装笔迹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单字组成的行,单字的左右偏旁间和较长的横画较平直,有反起笔、反字出现,部分笔画搭配比例失称,运笔呆板、生硬且有流利自然的运笔等特征。只有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排除伪装形成的特征,正确选用书写人的固有习惯特征,为比对检验提供依据。

第二,注意倒行笔伪装笔迹与左手伪装笔迹的区别。两种伪装笔迹间有相同之处,容易混淆。如:反起笔、反字现象,运笔呆板、生硬,起收笔易出现拖带现象等特征。由于两种伪装笔迹的书写器官和神经传导通路不同,经过仔细分析研究会发现很多差异点。主要有倒行笔伪装笔迹字行、单字的左右偏旁间、单字中较长的横画较平直,而左手伪装笔迹多出现左高右低现象;倒行笔伪装笔迹反起笔、反字的运笔较呆板、转折生硬,正字的运笔较流利自然,而左手伪装笔迹反起笔、反字的运笔较流利,正字的运笔较呆板、生硬;倒行笔伪装笔迹起收笔有形断意连的照应关系,而左手伪装笔迹起收笔有细小、弯勾拖带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倒行笔伪装笔迹字形结构较严谨,而左手伪装笔迹字形结构不严,笔画参差不齐。严格区分两种伪装笔迹,为鉴定结论的确凿性提供前提和保障。

第三,检验此类案件时,关键从书写正常的字迹中选取特征。写法、错别字特征一般不受伪装手段的影响,检验时,这类特征仍是首选。要注意笔顺、搭配比例、运笔特征因改变运笔方向而影响较大,选取这类特征时,要从书写正常的字迹中寻找特殊笔顺、搭配比例、运笔等特征,因为正常字迹是书写人无意识的书写特征再现的载体。另外在选取特征时要结合嫌疑人的笔迹样本,在样本和检材的对照中发现书写人固有的特殊的书写特征,防止遗漏价值较高的特征,为综合评断提供充分依据。

第四,司法检验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通常,在综合评断时,要结合嫌疑人的个人特殊情况,笔迹伪装手段变化的大小因作案人书写水平的高低和平时是否练习有很大关系。了解嫌疑人的文化水平、书写水平及平时是否喜欢练习写字,有助于综合评断时合理解释差异点形成的原因。必要时,要搜集嫌疑人左手字迹的实验样本案件发生后,办案单位送检时,往往只送嫌疑人的右手正常字迹作为比对样本。在分析z材字迹的伪装手段时,如发现有与左手伪装笔迹特征相似而又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时,有必要搜集嫌疑人的左手字迹。不仅有助于准确判明伪装手段,为检验提供前提和保障,而且有助于选取书写人固有的个性化的书写特征。因而就此类案件而言,搜集嫌疑人的左手字迹有助于准确判明伪装手段,从而更加科学、准确的选取特征。

参考文献:

[1]王相臣主编:《文件检验》,群众出版社 2010 年版.

[2]杜志淳主编:《司法鉴定概论》,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3]贾治辉.《司法鉴定热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9 版.

作者简介:刘丽娟(1966-)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现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文检鉴定人。

陈淑英(1969-),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现为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独立思考 分组探讨 下一篇: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