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经济增长与投资的计量分析

时间:2022-04-13 12:39:06

云南旅游经济增长与投资的计量分析

摘要:投资是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了解投资对云南旅游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建立旅游业、旅馆业、交通运输及公共设施投资与旅游收入的回归模型,发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发现云南旅游业的投资存在着结构性失调。据此,对云南旅游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在产业结构、旅游区域、投资资金等方面作出调整,提高旅游投资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个云南旅游经济的结构,带动旅游经济增长。

关键词:云南;旅游经济增长;投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71-03

引言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自1978年开始起步,经过 30年的发展已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增速放缓,旅游产品单一、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薄弱等问题已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另外,过去依靠自然资源的单一发展模式受到环境和资源的制约,难以持续发展。据云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同比增长速度自1999年世博会大幅增长,到2005年达到最高峰,增长率为36.49%,此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影响下更跌到历史最低12.76%;同时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也有所减缓:接待国内旅游者虽未出现大幅下降,但旅游者数量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4%左右,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在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经济状况持续低迷,而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投资,扩大国内旅游市场、保持国际旅游市场份额是云南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文献综述

对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始于斯密[1],他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哈罗德―多马模型[2][3]则认为提高投资、进行资本转移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关于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胡永政、胡庆龙[4]使用了线性随机过程简要地描述和分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和旅游信贷对黄山旅游的影响,认为资本的结构和资本积累一样对旅游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唐晓云[5]通过对“大口径”旅游经济系统(即包括旅行社、旅馆、交通、公共实施等13个行业的广义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回归,得出结论,即资本投入、制度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主导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小口径”旅游经济(即狭义旅游业)的发展索洛方程回归及要素投入产出有效性测算,得出结论,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资本投入。王静[6]、谭抗美[7]通过对云南省旅游收入、各州市旅游景点的统计,发现云南旅游产品在总体上仍然以观光为主导,旅游开发与经营比较粗放,创新不足,难以持续发展。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学者对云南旅游经济研究主要是对旅游经济总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进行研究,而对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只限于描述性分析,实证分析较少。因此,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旅游收入、旅游业投资、旅馆投资、交通投资四个变量,综合了时间和截面数据作计量分析,分别研究其对云南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旅游业涵盖广泛,包括餐饮、旅馆、交通、通讯、商业、娱乐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统计和分析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了避免旅游业的模糊性和交叉性为分析带来的困难,本文选择了和旅游经济增长相关程度较高的四个因素:旅游投资、交通投资、旅馆投资以及公共设施投资作为要素投入进行分析,论证各要素与旅游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旅游业投资是狭义旅游业投资,主要包括旅游设施、旅行社建设等方面;而旅馆投资即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是旅游投资的重点;交通运输投资虽不是旅游经济的直接拉动要素,但是,云南省旅游景点分布在省内各个州市,完善的交通网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公共设施投资包括市政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及游览景区管理三个方面,是旅游业得以全面高质发展的软条件。

综上,本文将以上四项投资作为要素投入加入生产过程,建立线性生产函数进行分析。论证各要素与旅游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的生产函数为:Y=f(I)、Y=f(T) 、Y=f(H)和Y=f(G),其中,Y代表旅游收入,I代表旅游业投资,T代表交通投资,H代表旅馆业投资,G代表公共设施投资。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1992―2007(因公共设施投资统计数据自1994年后才列入统计年鉴,因此公共设施投资统计包括1994―2007年数据)。

三、实证分析

(一)云南省旅游收入和旅游投资的实证分析

在研究旅游投资时,通常使用旅游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即旅游投资引起旅游收入的变化情况,具体以旅游投资效率系数反映,即是旅游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该数据选择若干年份的数据采用回归方法来确定[8]。

根据旅游投资效率系数公式及统计数据,我们得到了各项投资的效率系数方程:

在5%的显著水平下,除旅馆业投资的回归方程以外,其他三个回归模型均通过t检验、F检验,回归系数也较高,说明拟和较好。

回归方程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投资对旅游经济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但不同行业的投资对旅游收入的增长作用不同,且由于旅馆业投资方程未通过检验,因此分类对投资结构进行分析。

(二) 投资对云南旅游经济增长分析研究

1.旅游业投资

自1992年以来,云南省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旅游投资对旅游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但2002年开始,云南省对旅游业的投资有明显减少,原因包括旅行社饱和、旅游开发速度减慢等,因此以2002年为分割点,分别作回归分析。1992―2001年的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旅游投资对旅游收入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投资效率系数为41.05。但以2002―2007年的数据作回归分析,投资效率系数为-437.32,对旅游经济增长出现负作用。截然相反的数据反映了云南旅游业投资存在的问题:云南旅游业投资于旅行社建设的数目较大,但数量多、规模小、旅游线路雷同且无新意、销售网络局限,抗风险能力较差,造成整个旅行社行业恶性竞争,而对旅游景点的规划研究、开发、宣传都远远不够。

在当前旅行社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旅游业投资资金应更多的流向旅行社的管理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应对旅行社进行整合、治理,对旅游市场要进一步深化管理,强化旅行社行业管理体制,规范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法规及运作,关闭或合并亏损旅行社,努力营造有序、公平的经营环境;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旅游人才培养上投入资金,加强旅行社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还应在云南旅游品牌宣传、景点维护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以此加强云南旅游业的竞争力。

2.旅馆业投资

旅馆业,即旅游住宿接待设施。旅馆业的回归方程投资系数未通过t检验,从历年统计数据中也发现旅馆业的投资从1992年开始增加,到1998年达到顶峰,这一数据的背后原因是为迎接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云南省加大了各类旅游住宿设施的投资,但1999年之后投资逐渐减少。如果以1992―1998年的数据作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能通过t检验,投资效率系数为11.43,旅馆业的投资对旅游经济增长同样具有较大贡献。但随着世博会的闭幕,云南省旅馆业供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存在着大量规模小、质量差的旅馆,既不能盈利更不能树立云南旅游业的良好形象;与此相对的是缺乏高质量住宿设施满足人们对品质的要求,除昆明、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等发展较成熟的景区有层次相对高的住宿条件,其他景区的住宿设施还非常落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旅游业竞争加剧,旅客更注重住宿设施的服务舒适度与价格合理性。因此,资金应投放在现有设施改造、建立经济型酒店方面,也可吸引知名饭店集团、连锁酒店进驻,既节约了社会成本,也可以从资本和管理上实现改革。

3.交通设施投资

旅游是以交通为主要工具的活动,畅通的交通网络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云南省地处高原,94%为山地,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加之经济开发相对滞后,交通网非常薄弱。与之相对的是多数景点都位于偏远落后地区,交通设施投资对云南旅游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从回归方程中看目前交通投资对云南旅游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目前,云南省交通网络仍然薄弱,一些近年来日渐升温的旅游景区,如怒江、腾冲、广南等具有云南原生态特色的景点多数位于较偏远的落后地区,薄弱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降低了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严重影响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欠发达的交通网络一方面增加了旅行社的成本,直接影响旅游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路况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旅客的旅游质量,省内大多数景区都没有高等级路面直达,颠簸的长途旅程不仅使旅客无法很好的欣赏云南景色,更难以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无法形成持续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在交通方面重点应放在省内公路投资建设上: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公路的维护、扩宽,以适应大量旅游者;另一方面,争取各项基金、贷款及吸引外部投资建设通往迪庆、怒江、文山等民族地区的高等级公路,提高旅游地通达性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再反向作用于旅游业,两者协调发展。

4.公共设施投资

公共设施本身并不属于旅游开发,但是,良好的公共设施条件是增加旅游地竞争力,促使旅游者消费增加、停留时间增长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了市政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及游览景区管理等方面。

回归分析说明了公共投资对旅游收入的增长同样起着明显的拉动作用,投资效率为2.80。但和旅游业、旅馆业的投资比较,投资仍不足。事实上,在目前各地均积极开发旅游、不断改善旅游环境的情况下,良好的城市环境对吸引顾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不可忽视卫生、绿化、服务质量等软环境的建设对旅游收入增加的作用。同时,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与保护并进是发展旅游的重要前提。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且投入额不稳定,而项目的建设需要连续性的投入,在各地创建优良旅游的激烈竞争下,只有稳定有序的投资才能逐步形成好的旅游环境,增加竞争力。因此在软环境上的投入同样不能缺少。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云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选取了旅游业、旅馆业、交通设施及公共设施投资四个变量对旅游经济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云南旅游业发展情况利用统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限于数据资料的局限及旅游业统计数据综合关联性,一元回归并不完全精准。但简单的模型即支持了投资是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的理论。利用旅游业、旅馆业、交通设施及公共设施投资建立的回归方程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不同行业投资对云南旅游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各异。

旅游经济本身的产业特质决定了它必然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冲击,甚至于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上述的分析已经给出了一定程度的解释。就投资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而言,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资本数量和规模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发挥投资的导向作用,调整旅游发展模式,优化投资结构,从过去单纯强调增加引资数量转向提高引入资本的质量,提高旅游投资的产出效率,以投资带动旅游经济增长。

同时,在旅游业的投资中,政府在投资区域、资金结构方面必须起到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旅游业是以具有公共性的旅游资源为存在基础的产业;另外,旅游产业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多为公共物品,其外部效应导致私人部门不愿意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最重要的一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私人部门往往为追求利润,而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只有政府主导,起到调控作用,才能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资本来源方面应注意:对基础建设大项目,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或者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在旅游经济发达地区对旅游企业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建立地方旅游发展基金,投资于其他区域及基础设施;发行旅游国债,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责任明确,交易费用少,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可以合并集团化小型旅游企业,实行股份制,从而整合分散力量,有效利用资金。另外,云南省旅游业目前只有西北和西南地区发展较完善,知名度较高,而其他地区则开发缓慢,投资严重不足,而实际上各个片区的旅游资源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特色,缺乏的是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开发完善的旅游景区。因此,在投资中应将政策和资金向这些地区倾斜:由经济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将公路、水利、电力等设施扩展为网络,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各方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而投资的乘数效应决定了任何一个产业的投资都会带来整个国民经济的成倍增长,整体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mith, A.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the Wealth N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Vol.1937:1776.

[2] Harrod, R.F. 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 Economic Journal 1939.Vol.49:14-33.

[3] Domer, E.D. Capital Expansion,Rate of Growth,and Employment Econometric 1946.vol.14:137-147.

[4] 胡永政,胡庆龙. 基于金融支持视角的旅游收入增长研究――来自黄山旅游业的经验数据分析[J].经济管理,2007,(24):82-87.

[5]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库,2006:10.

[6] 王静. 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与途径[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4.

[7] 谭抗美.增强云南旅游业竞争优势的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80.

[8] 罗明义. 旅游经济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38-239.

[9]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008 .

上一篇:旅游业态创新与业态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旅游业的SWOT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