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生理学“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探讨

时间:2022-04-13 10:26:25

关于病理生理学“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 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生理学的“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实践的能力;通过“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过程中认真操作、仔细观测,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纵横联系所学课程;加深了基础、临床各学科间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关键词: “项目―导师制”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主体是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医务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1]。我院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开展了“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就此作了尝试,我们在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前提下,组成“项目―导师制”科研小组,有计划地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将其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自己动手的能力

首先,特别强调让学生坚持科研原则与方法,确定“项目―导师制”科研题目。按照科研项目目的要求、观察内容、测量项目及总结、分析等步骤进行简便易行、易于掌握的动物试验操作,其内容都在学生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项目―导师制”教学科研活动的初期阶段,至少要安排一次基本操作训练,让学生们对常用仪器以及一些常用操作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皮下注射、颈外静脉分离插管、颈总动脉分离插管有所掌握。然后逐步开展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学生们要自己完成实验过程,注重基本操作和各种指标的观察。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撰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讨论制定以后的实验计划[2]。在观察试验指标的过程中,常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要结合书本以及临床实际进行判断,从而加强对病理生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锻炼和提高了客观观察事物的能力,克服长期以来学习时只注重死记硬背现成结论的弊端。在对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结果进行综合、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们依据自己亲自观察、亲手测量又经过统计学处理后所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参考文献,在科研小组内集体讨论、分析对比、各抒己见,既培养了他们分析复杂事物的思维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研究基本能力和科研素质。根据参加“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的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获得的能力比所获得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更宝贵。

二、认真实验操作、仔细观测、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

在“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要亲自动手,认真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准确测量、翔实记录及分析等,如仔细观察,要求在实验操作前对设计的病理模型中可能出现的机能变化,观测这些正常机能的常用指标的改变,这些变化会导致什么结果,或者逆向推敲这些指标变化在机体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病理变化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有时在动物体上复制疾病模型的病理生理实验时,因基本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常会出现试验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或出现非预期结果,常使学生对疾病机制产生疑惑。恰当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非预期实验结果的原因,讲解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的良好机会。在进行资料总结和统计学处理时,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某例标本所测项目不准确时,坚持宁缺勿滥,让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所造成的损失。根据同学座谈中获得的反馈信息:通过此次实验教学改革既培养了他们一丝不苟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又树立了他们对科研实验及其材料重要性的认识。在有关论文的拟定过程中还提高了他们用文字描述的表达能力。

三、加强了医学基础课、临床课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

学生“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过程中,项目小组科研选题,皆与临床联系密切。有些题目分别需与生物化学、生理学或病理学知识相联系,就得复习有关课程或问题,学生们也就体会到医学课程之间的相互密切关系。项目开展过程中还必须查阅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以便发现问题和找寻线索。在有关数据统计学处理中还使用了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学习“资料检索”课程、外语及计算机工具学科的盎然兴趣,可谓一举数得,获益匪浅。尽管学生们尚未学习临床课程,但由于选题结合临床实际的需要,教师适当为同学们讲一些与本研究题目有关的临床知识,使学生们了解了其实用意义,更能让学生领会到学好基础学科的重要性。通过科研实践活动涉及到多门基础课及临床学科,这样学生们亲身体验到病理生理学这门桥梁课程与基础课及临床学科的紧密联系,因之提高了对医学其它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须搞清前人对此问题已做的进程情况,要继承前人的劳动成果。这就必须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对该问题研究动态,掌握前人的思路、技术关键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通过学习文献,开拓了学生们的知识领域,鼓舞了同学们的探索信心与追求精神,从而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具有判断、分析能力。而实验手段或方法都必须付出艰辛细致的实验操作,准确的观测,有些测量数据甚至需要反复多次获取。拟定论文时,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要与国内、外研究对比,还需要解释本项目所发现的问题。学生们反映,参加科研活动既消除了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又激发了科学创造的兴趣和勇气,对他们的智力开发起到了在课堂上不可能达到的促进作用。

当然,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中极重要的任务之一,要贯彻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重大课题,绝不是一门课程所能完成的。在这一工作中,务必要防止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或过多地占用课余时间而影响其它课程学习任务的完成。通过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我们认为这种“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医学生,而且使项目小组的指导教师得以启发,受到了激励。只要我们能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不断把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水平推向前进,使它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李清君,李文斌,张敏等.利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502-503.

[2]韩彦,陈雪红,阎春玲等.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3):273-275.

[3]王万铁.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78-279.

上一篇: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效果 下一篇:略论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双边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