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新教材(SEFC)阅读课文教学

时间:2022-04-13 09:30:03

浅谈高中新教材(SEFC)阅读课文教学

[作者] 张世育

[内容]

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高中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新教材阅读课文安排在每个单元的第二

课。这些文章具有思想性强、体裁广、内容多、信息量大、能力要求全面等特点。学生的阅

读技能就是通过这些阅读课文及练习册中一系列的练习来培养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四个

阶段:

快速阅读仔细阅读听读课文复习巩固

一、快速阅读

要求学生用较快速度默读一遍课文,以便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开始

阅读以前,教师要先简单介绍文章内容,并提出阅读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一般是提出一、

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并迅速抓住相关的语言信息,经过初步思考,做出回答。

这一过程中要求用速读和默读的方法阅读课文。学生通过运用查阅式阅读(Scannin

g)、掠读(Skimming)等阅读技巧,提高速读和快速理解能力。应注意纠正学生

可能存在的错误阅读方法。

二、仔细阅读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仔细阅读一遍课文。这次应要求学生稍稍放慢速度,

力求全面了解课文梗概,同时找出自己难懂的词、短语和句子。阅读结束后,学生彼此就课

文内容进行问答(Pairwork)。最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这一活动也可视情况使用转换手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完成。例如在阅读第一册Abra

hamLincoln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做理解练习(Workbook

Exl),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或根据林肯生平按时间顺序设计一个表格,学生一边阅

读,一边完成表格。

三、听读课文

两次阅读后,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文章梗概。此时,教师应对文中疑难语言点进行适当的解释,

并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或提问。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阅读课文以后,教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跟读,并练习朗读。朗读是

学生对阅读文章加深理解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应只作简单的处理。应明确“阅读课文是为了培

养阅读技能,而不是为教语法而编写的”。因此当课文中出现影响理解的语法难点时,应适

当加以讲解,“点到为止”,而不能去“纠缠不休”。否则,与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就相去甚远

了。

例如第一册54课课文中出现了“usedto+动词原形”这一结构,这时,只需让学生

知道这一结构指的是过去的习惯或状态,因而只用于过去时中。课文中“Weusedto

begoodfriends”可简单解释成“Weweregoodfriendsin

thepast,butwearenolongergoodfriendsnow”,

这样学生就非常清楚了。而如果在学生对这一结构还很陌生的情况下,就急于教会学生“u

sedtodosth”和“beusedto(doing)sth”的区别,甚至还加

上“beusedtodosth”,其结果往往是讲得越多,学生掌握得越少,甚至越糊

涂,事倍功半。

有些词和惯用法,还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构词知识及上下文去猜测。

四、复习巩固

新教材练习册中设计了/!/很多围绕课文的活动。例如要求学生做理解是非题或者做填空练习及

简单地复述课文等。有时还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较自由的讨论,根据实际

情况回答问题。教师可视学生情况,通过围绕课文内容的一系列练习,指导学生复习和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上一篇: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整合 下一篇:班级春游安全应急措施方案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