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庆市某水源热泵项目的实施情况

时间:2022-04-13 08:09:03

浅谈重庆市某水源热泵项目的实施情况

【摘要】本文重点对重庆市某水源热泵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水源热泵项目的工程概况;其次,着重分析水源热泵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夏季能效测试情况;最后,分析探讨水源热泵项目夏季能效测试结果。

【关键词】水源热泵项目;技术方案;夏季能效测试

一、工程概况

本建设项目地处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K标准新区,紧邻渝黔高速公路。项目属于会所、度假类休闲产品建筑。该项目用地面积约1026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961.8平方米。水源热泵空调示范面积为10000平方米左右。该项目距石榴湖约300米,石榴湖水域面积S=13780平方米,水深H=7米,库容V=5.5万立方米。

二、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利用地表水水水体(石榴湖)作为示范区域空调系统的低位冷热源,对体育设施房A集中空调系统采用湖水源水源热泵系统;夏季供冷利用湖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冬季供热利用湖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低位热源。

三、技术方案

(1)室内设计参数

表1 室内设计参数

(2)空调系统设计

初步估算夏季空调负荷为1934kw,冬季采暖负荷810 kw。

空调水系统分区设计,即一层、二层各分一个区域,采用平衡阀调节流量。

末端客房空调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公共区采用全空气系统,设新风混合箱,调节阀调节。

制冷机房采用PLC智能控制系统,冷冻水泵、潜水泵采用变频控制。

(3)机组选型

水-水式热回收水源热泵机组选用2台型号为WCFXHP36G,单台制冷量1160kw,制热量为1096kw,余热回收141.5kw。

该项目湖水洪水期时含沙量和含泥量、漂浮物均超过了水源热泵机组的使用要求,结合业主前期已有设备,故在系统中配有旋流除沙器和浮动床式过滤器、板式换热器。

(4)取水设计

湖水设计进出机组水温夏季为28.5℃和33.5℃;冬季为10.5℃和6.5℃。水源热泵系统循环冷却水按5℃温差选取需水量为330m3/h,其最大设计取水流量为400m3/h,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实现小温差(4℃)换热减轻湖体的散热负担,同时400m3/h的水流量也为满足本身的景观用水需要,即经泵抽取的湖水经机组换热使用后再作喷泉及其他设施使用。

石榴湖为人工湖,湖深7米,湖面平缓,适宜设置取水构筑物,采用集水井与取水泵房合建的取水方式。取水头采用箱式取水头部,设计取水能力为1000m3/h。取水管DN500,置于湖面以下5米处,设置DN300的湖水源水回水管道,湖水冷却回水被送至溪流释放热量。

湖水补充水源由距该建筑物约500米处的废弃煤窑渗出的地下水进行补充,经观测枯水季节冬天1月~3月水量Q=583 m3/d~Q=1336 m3/d,水温恒定在18℃~20℃。

(5)湖水源水水处理工艺

湖水经取水头部初滤后经输水管道进入集水池,经取水泵进入机房旋流除砂器、浮床式过滤器进行除砂和全程水处理器除藻处理。当处于非雨季及洪峰期时,水体水质情况较好时,为减少水量和电量的损耗,旋流除砂器及浮床式过滤器旁通湖水源水经旁路直接进入系统换热。

(6)系统运行说明

该系统采用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方式,其使用方式如下:

设计水源热泵中间换热器循环水流量为340 m3/h,地源热泵循环水流量68 m3/h,当机组卸载或加载时,变频循环水泵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自动调节水泵运行参数。

水源中间换热器与地源系统并联连接,采用平衡调节阀调节流量。

源水水泵采用变频控制,根据系统水温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变频运行参数。

冷冻水系统采用分、集水器进行分区控制,分、集水器之间设有压差控制的旁通阀,压差传感器信号接入机组控制系统。

夏季制冷高峰时2台水-水式热泵机组同时使用,负荷较低时可用一台机组使用,根据设定温度冷冻变频水泵与机组逐级调节以达到最佳工况。冷冻水温度7/12℃,制冷时提供10%余热回收供生活热水。水温不能满足要求时,燃气锅炉机组自行启动,生活热水温度为55/50℃。

在过渡季节时空调系统可停止使用,室内采用新风补给的方式进行空气调节,生活热水全部由燃气锅炉供给。

冬季采暖由一台水-水式水源热泵机组提供采暖热水,热水温度45/40℃,水温不能满足要求时燃气锅炉自行启动。

四、项目夏季能效测试情况

2010年8月28日至29日项目建设方组织有关能效测试机构对该项目进行夏季能效测试,以28日14:30至16:30期间热泵系统测试数据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室内外气象数据、热泵机组能效比和系统能效比,详见以下分析内容。

(1)室外温湿度的测试及分析

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室外的温湿度,在室外放置1个温湿度记录仪,每隔600秒记录一组数据,室外温度:最高40.6℃,最低28.5℃,平均33.9℃;室外湿度:最高64%,最低27%,平均:42%,符合夏季典型工况。

(2)室内温湿度的测试及分析

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室内温湿度,选择大厅作为测试点,每600秒记录一组数据,共布置2个温湿度记录仪,室内温度:最高27℃,最低24.7℃,平均25.8℃;室外湿度:最高69%,最低59%,平均:63%,室内温湿度波动较小。

(3)水源热泵系统测试数据及分析

项目系统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该系统运行较稳定,机组和系统的能效比总体较高。其中,机组稳定运行2小时,冷冻水进出水温差大约为4.5℃,基本达到5度设计温差要求;冷冻水流量较稳定,平均为183m³/h;制冷量平均约为957KW。机组和水泵输入功率稳定,热泵机组输入总功率约为193.5KW,能效比平均为4.95,系统综合能效比平均为4.12。

表2热泵系统测试数据

五.小结

1、由于水源热泵系统选用高效低阻的取水-水处理设备,设备阻力仅为1m,从而使得取水泵能耗较低。

2、本次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试时间较短,测试仪器、仪表精度不高,不能充分说明系统存在优点和缺点,下一步将继续进行长期性能测试,积累更多运行数据,以便开展更深入的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测评导则

《住宅采暖、空调方式的探索》李先瑞、郎四维(1999)

《地表水水源热泵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白雪莲、张南桥 (200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论工民建施工程序及质量控制 下一篇:对城市管理工作中依法行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