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时间:2022-04-13 03:32:15

【前言】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从目前来看,很多学者主张,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不能起到缓解每况日下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现行法律奉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仅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而否认了环境法可以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这些学者认为,只有尊重...

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摘 要 环境法调整对象是否包括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正确地认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正确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基本前提。本文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背景之下,环境不能成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不能从传统的社会关系扩展到理论中的非社会关系进行论述,因此得出结论:环境法不能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调整对象 主体 客体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一直是近年环境法学界争论较多的热门话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环境法只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环境法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可以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非社会关系。笔者认为,环境法只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文将从三个问题来分析。

1环境法应当主张“人类中心主义”

从目前来看,很多学者主张,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不能起到缓解每况日下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现行法律奉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仅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而否认了环境法可以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这些学者认为,只有尊重并确认了环境因素的地位,实现由“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立法思想的转变,将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将“非人类中心主义”法律化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真正有效的方法。而笔者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理论不应当被法律化。

首先,“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被法律化是模糊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法律与道德是在人类社会中并存的两种社会规范,二者有明确的界限和不同的标准,应当进行区分而不是混为一谈。法律规范只是将最基本、最低标准的道德伦理规范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不是所有的道德准则都有法律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目前我国环境法没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不是因为奉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不是将人与环境的关系纳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就可以解决的。现行环境法没能缓解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二:(1)环境法对破坏环境的企事业单位的处罚过于轻微、处罚标准过于模糊。对于不十分严重的超标排污和没有造成重大事故的不合要求设施投产与使用可以不罚款,而且罚款的计算标准和施加范围亦十分不明确。(2)环境法没有对环境行政机关本身规定切实可行的问责制度和监督制度。因此,我国环境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应当是在环境法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和领导问责以及引咎辞职制度。将人与环境的关系纳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上述核心问题,亦无法令环境法真正地发挥其实际作用。

2环境是环境法律关系中的客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法律主体资格的范围大幅度扩展。因此,有些学者主张法律主体的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环境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笔者认为环境不具备法律的主体资格,不能成为包括环境法律关系在内的一切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互逆性和双向性的特征 ,因此主体是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统一,即在一定条件下权利主体可以转变为义务主体,义务主题也可以转变为权利主体。因此,要想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在自由意志的前提下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必须能明确而具体地主张自己的权利、能严格地履行义务,并且能在违反法律时承担不利的法律责任。

意志自由是成为法律主体的必要条件。自由意志和理性是人类所独有的,环境是一个抽象的整体,但环境要素并不具备自由意志。它们既不可能主张、享有、行使这些所谓的“权利”,也不可能履行义务或为其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后果承担责任。因此环境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它只是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客体。

有些学者主张设置环境 “人”制度以帮助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由此赋予环境法律主体资格便没有障碍,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民法上的制度是在人类意志自由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法定和指定是基于血缘亲族关系和其他人类社会关系;委托需要被人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委托授权,如果人违背了被人的意志,被还可以更换人。而没有意志的环境要素或者虽有一定意识却无法自由表达的环境要素都不可能适用人类法律体系中的“制度”。因次,以制度主张赋予环境主体资格的主张也是不能成立的。

3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有些关于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讨论是源于对“调解”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调整”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调整,仅指在一定范畴内起作用,不具备特定的法律内涵;狭义的调整,即“调整对象”,是指某种法律关系或社会关系。在环境法上,人类是主体,环境是客体,而法律关系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从广义角度理解,认为环境法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无可非议;但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理解,认为环境法可以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是把环境作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那么这种观点是不可接受的。

有些学者认为,法律的调整对象只能是社会关系的传统观点可以被突破,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是非社会关系,并且认为基于环境法自身的特点,调整人与环境的非社会关系应当成为其主要的调整对象。笔者认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环境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于环境的关系,意指人与人之间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可以被纳入环境法调整的视野,因为人对于环境的责任实质上人是对其他环境利用人的责任,这也是由环境法的性质所决定的。

综上所述,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知识背景之下,环境是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人与人之的环境社会关系。因此,环境法不能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但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人类应当保护环境,这也是环境法的目的和功能之一。

上一篇:浅谈女性练习瑜伽运动的功效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策略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