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护坡的应用

时间:2022-04-13 01:22:32

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护坡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目前云南高速公路的生态护坡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国的告诉公路生态护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生态恢复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总和应用推广和公路工程边坡防护。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可估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生态防护;生态护坡;告诉公路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素有“药材之乡”、“有色金属王国”、“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植物多种类型,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近几年,因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较快。我省河流纵横,境内山系,地处云贵高原,并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果要建设告诉公路,则必须从此处经过,假设在建设告诉公路的过程中,对环保的考虑不够,那么有可能破坏这些独特的生态系统,且难以恢复。而减少这种破坏的方法则是生态护坡的应用。所以,设计部门和公路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护坡的应用。

二、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不断加强高速公路选线方案中的环保意识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速公路选线方案中的环保意识总是因为投资有限等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继续加强。因为生态环境就目前而言还缺少价值型的管理手段,促使道路线形设置中通常要着重考虑施工方案的简化以及建设投资,这样一来大开挖的现象较多,对造成道路线形所需面对的环保问题也不够优化。造成生态护坡应用难度加大,周边的生态破坏也较为严重。

(2)防护植物品种较为稀少,未能满足云南气候所属的多样性特点

我省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截止目前为止,所选用的植物大多数为本土植物,其中藤本植物有:爬山虎、炮仗花、葛藤、地石榴等。草本植物有:斑茅、棕叶芦、弯叶画眉草、戟叶酸模、:狗牙根等;迎春花有:波斯菊、围诞刺、大翼豆、五色梅、短粤灰叶、车桑子、火棘、野蔷薇、迎春花等;乔木品种有:红木荷、苦糠、滇橄榄、双英槐等;但是由于我省一条告诉公路通常要经过多个气候区,切气候呈多样性,所以,极其容易出现植物无法适应气候从而死亡的现象,而以上植物也难以完全适应在各个气候区的生长。

(3)喷播技术在坡度较大或者是硬质边坡的边坡上使用,容易出现植被退化或者是基料坍塌的现象。

将植物生存的长效缓释性肥料、种子、侵蚀防止剂、纤维以及基础材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加入专用的设备中加以充分的搅拌混合,再通过液压喷播机或者是空气压缩机喷射到坡面上,在工程实际应用当中,当基料喷射到坡度较大或者是硬质边坡上时,因为硬质边坡难以以基料很好的结合,再加上基料自身的重力,很容易出现基料坍塌的现象,从而导致工程失效。而坡度较大的边坡和硬质边坡同时采用喷播技术进行防护,在一段时间过后,由于基料较薄出现基料养分枯竭直至出现大面积植被死亡的不良现象,而且容易造成草坪退化,更无法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的生态体系。

三、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应用的几点建议

(1)积极引进开发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

对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和边坡生态防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涉及甚广,如:环境生态学、园艺学、肥料学、土壤学、生物学、工程力学等等学科,在这些理论领域必须要有接连的突破,充分吸收工程施工经验、新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积极引进新工艺、开发新材料和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总而言之,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则是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科技含量以及相关性问题。

(2)注重边坡生态防护的资金投入与设计

人们通常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它的安全功能、工程功能以及大量的资金上。而投资力度不足和生态功能的设计,往往是以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这种低质量、低投入的恶性循环,使边坡抗灾能力不强、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好。建议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加大高速公路边坡的养护与建设。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不同环境结合具体情况单独设计,在落实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加以着重,在设计当中更要深入细化。

(3)采用边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术

乔灌草相结合是防治边坡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尽量对走进本地化,对当地的植物群结构进行模仿。而实际上,以乔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已经在国外开始流行。在石质边坡或是较高的贫痔图土质上,采用混喷植生技术或者是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技术施工。早期主要是以草坪防护为主,而后期则是以灌木防护为主。可以将灌木树种和草种进行混播,构建乔灌草的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植物种子主要是以乡土植物和地带性植被为基调,将适用于本地生长条件的外地植物和野生植物进行引进,植物种子的配置和选择应该走本地化的道路。而在这同时,也应该考虑非豆科植物和豆科植物的结合、深根植物和浅根植物的结合,还要配置抗逆性强的热、光、肥、水和植物等一些利用率高的植物。这样一来,才能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命力强并且稳定的立体生态群落。

(4)培育或者是注意筛选适用于不同气候区的防护植物

由于我省一条高速公路通常要通过几个气候不同的地区,并且气候多养,所以要注意培育或者是筛选一些植物,这些植物是我们的本土植物,可以适用于不同气候区的种植,以此来作为生态护坡的防护植物。

(5)优化公路线性,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高速公路建设对周围自然化境破坏后的一种恢复和防护就是生态护坡,所以,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减少大开大回填的路段,优化线型方案,并随之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将生态护坡的应用难道减小了的同时,也把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样一来,无疑是增加了生态护坡成功应用的可能。

(6)生态护坡在云南成功应用的关键就是:综合运用生态防护和结构防护。

因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以及地址条件复杂的特点,生态护坡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实现恢复生态以及防治滑坡平衡的两个功能。利用结构防护来治理深层滑坡问题,把结构防护和生物防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加强。与此同时,通过生态防护加强对浅层滑坡的治理,不仅美化了道路两旁的环境,还减少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平衡。因此,生态护坡在工程实际值中能够成功的应用关键是:结构防护与生物防护的综合运用,这也是生态护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7)优化选线方案

高速公路建设对周围自然环境破坏后的一种恢复和防护便是生态护坡。因为生态护坡、地形、公路设计等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生态护坡还不能完全防护或者是恢复这些破坏。所以,在高速公路选线之时,就需要减少大开挖大回填的路段、优化线型的方案、冲锋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小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杨令强,孙春阳,杨克坤.生态边坡的力学特性与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8(09).

[2]张宝志.生态环境价值化是高速公路建设保护环境的需要[J].中国工程咨询.2007(06).

[3]李青芳,何宜典.公路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J].水土保持研究.2006(06).

上一篇:关于工业园区污水深度治理的分析 下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