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时间:2022-04-12 10:49:5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 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全面剖析了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为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现状分析 建议

一、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数据是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编制规划的基础,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环境监测站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管理决策和环境保护监督执法的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是环境监测站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根本要求。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工作包括布点、采样、检测、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几个环节,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管理工作贯穿从布点到报告报出的整个过程。质量管理要求监测工作要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方法的要求,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技术上的规范化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确定环境监测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职责;二是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职责。具体实施过程又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改进等工作内容。

三、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内卓有成效的开展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级环境监测站在监测仪器设备、实验室工作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得到了迅速改善,监测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比较硬件基础设施进步程度,在质量管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和运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编制了体系文件,在形式上满足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及《实验室资质评审准则》中提出的各项要素要求,但内容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可操作性差,与实际工作脱钩。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宣贯工作不到位,站内工作人员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理解不深,自己在管理体系中的具体职责不明确,不知如何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没有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工作做全、做细、做实。标准样品考试、考核不能真正反映环境水样的分析水平。

现场采样过程包括点位布设、采样方法、现场采集样品固定保存、现场采样记录、样品送输、样品交接手续等方面不规范。水样分析者对污染源所包含的成份无明确的了解,无法确定分析处理方案,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对于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地方环境标准掌握不全,且不具备标准文本。对于国家和部委及地方新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方法标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新标准颁布发行上下渠道不畅通。在标准的执行运用方面由于理解不到位,导致标准执行错误现象时有发生。

四、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行责任追究制

从体制和法律机制上对环境监测质量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于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领导工作不利,不与重视或无故行政干预,导致其下属环境监测站在质量管理方面出现重大事故的,对人为干预,修改监测数据的授意者和实施者,视其情况给予相应行政追究,或令其引咎辞职。触犯刑法的,则追究其刑事责任。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2.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保障措施

保证专项资金投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长期有效运行,保证质量管理人员和质控实验室配备的费用,特别要保证仪器检定、标准样品或考核样品购置、组织或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第三方审核或评审等费用。

国家应加大质量管理科研投入,拓宽环境标准物质覆盖面,尽量开发能接近环境水样的标准考核物质,避免有的监测人员标准样品考核达标,但是分析有干扰的环境水样数据差之千里的情况。标准物质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监测人员分析环境水样的能力。

应完善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标准化管理尚不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发行与清理等工作跟不上监测技术的发展步伐。标准的颁布发行信息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保证渠道畅通。避免标准、规范变更了,基层监测单位还不知道,还在执行旧的标准和规范。

3.提高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环境监测站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在意识形态上存在“重行政手段,轻环境监测”思想,认为监测站是纯粹花钱单位,只赔不赚,同时客观上缺乏对环境监测工作性质及业务内容的了解,故在监测站业务资金、人员配置、技术培训等方面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使得一些监测站在业务开展方面资金溃乏,技术力量不足,有心无力,不仅严重制约了监测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打击了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过程的重要产品,其生产过程包括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是典型的个人活动,即生产者是在指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独立活动。环境检测部门在接受上级领导机构及第三方的公正审核性监督的同时,应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开展全程序的质量管理监督活动,完善质量管理程序。

完善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强制考评机制,以计量认证强制手段推行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通过认证工作,迫使监测站全部工作都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去。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使每一个参与监测工作的工作人员责任明晰,有据可查。如此,则大大加强了监测数据传递环节的相互制约性,增强了监测人员的相互监督性。在上级监测部门对县区级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考评工作中,应当建立一套科学、量化,能够涵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素的考评体系来考评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而不是仅局限于标准样质控考核等较单一的考核手段。

5.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作为监测站最高管理者,监测站站长对于本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与否决定着本站质量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将能否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衡量监测站站长工作能力和业绩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强化站长的质量意识,提高其管理水平。

对于入站人员,必须做到按需设岗,按岗定员,强化专业性。开展监测站人员质量管理技术培训工作尤为重要。必须重点开展对基层监测站站长及其质量负责人员质量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在监测站内部,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宣贯机制,加强培训工作,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了解自己在管理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并知道如何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工作,真正将文件符号转化为工作效能。建立“谁出问题谁负责”的管理机制。

五、结束语

做好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各级环境监测站最首要、最根本的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准确性的根本要求,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坚决做好,做到细处,落到实处,使环境监测水平得到真正提高。

上一篇:微波技术在微波化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炼油厂液化气深度脱硫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