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争议述评

时间:2022-04-12 06:25:37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争议述评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不断涌现。鉴于各学者的价值观、时空背景、出发立场及认识角度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关于什么是“中国模式”,对待“中国模式”的态度及研究“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仍存诸多争议,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试从近年有关“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提取出存在争议的观点,并加以归类梳理,以期为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国内外;学界;“中国模式”;争议;述评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12-0033-04

自2004年“北京共识”提出之后,“中国模式”一词便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与关注。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中国在诸多方面尤其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果更是举世瞩目,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相关问题的探讨。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复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独树一帜”的表现和成果又赢得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再次掀起了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热议。但鉴于各种原因,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的诸多问题见解各异,分歧颇多。

一、对于“中国模式”内涵的争议

(一)“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三者关系的争议

1.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三者内涵等同。有学者把“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三者混为一谈,认为三者之间可以划等号。此观点主要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另一种说法,三者都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科学总结。

2.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三者加以区分。有学者对三者进行了严格区分,在“中国道路”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认为,“中国道路”是近代120年来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民族解放、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历经中国道路的探索,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初步科学总结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概括,今后对它的认识仍将会在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中继续深化,并赋予它新的内涵。而“中国经验”是现阶段坚持中国道路、完善中国模式的宝贵认识。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对三者加以区别对待的观点。

(二)对于中国模式发展路径的争议

1.全球化视阈。有学者从全球化的角度、立足世界视野,认为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独立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的由思想观念、制度模式和组织行为方式组成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2.国家资本主义视阈。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发展所采用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如俄罗斯东方学专家阿列克谢・基瓦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是国家资本主义方式的一种,许多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都在采用。这种模式的实质是“逐步地、分阶段地为形成市场经济和代表制式的民主创造前提”[1]。

3.社会主义视阈。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实现中共发展总体目标的一种策略和选择,是为实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标所作抉择、所走道路、所用方法,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2]。

(三)对中国模式内涵的认识误区

1.模糊性。有学者认为,关于“中国模式”并无确定的定义,也有称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其实都是将其归结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

2.片面性。在界定“中国模式”时,很多人只抓住模式的一个方面或角度去界定,难免有失偏颇。此类观点有:“特征论”,即从中国发展的一个或几个特征的概括上理解中国模式。如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成功的公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经济模式论”,即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等同于中国的经济模式,甚至可简要地将“中国模式”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改革开放经验论”,即认为,“中国模式”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具体做法的抽象。“和谐社会建设论”,即认为,中国模式就是和谐社会建设,如有观点指出:“中国模式就是中华文明孕育了五千年,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催生而出,且正在茁壮成长的和谐社会建设。”[3]“中国发展方式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戴维・兰普顿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发展方式。他认为,这一方式非常成功,已经带领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人民进入到了一个全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即“中国模式”是的确存在的且会逐步向前发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相对集权,经济上比较自由,文化上相对宽松。在这样的模式下,中国近三十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即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俞可平指出:“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4]

3.多义性。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可以包含多个内容,“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还可以指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模式、文化模式等等。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模式”的内涵,尽管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学术界也对该词的存在、提法和内涵存在不同的见解。但需要肯定的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还需要不断完善,这是学术界的一致共识。

三、对于“中国模式”的态度

(一)宣扬派――提倡中国模式

1.基于其良好效应而提倡。持此观点的是一些标榜“中国学派”、持国家主义立场的学者,是“中国模式”最有力的宣扬者。他们认为,“中国模式”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宣告了西方体制的破产和中国道路的成功。

2.西方的肯定、褒扬及鼓吹。随着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一些西方国家也基于各种意图对“中国模式”进行了正面肯定甚至高度褒扬,其代表观点如下:美国新美国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林德指出:“中国模式现在可能更多地会被认为是未来的潮流。”他认为,华盛顿倡导的自由市场和不受限制的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明显地损害了一直倡导的英美模式的声誉。法国《回声报》称2008年是“中国模式年”,甚至连断言资本主义文明战胜了社会主义文明、鼓吹历史终结论的弗朗西斯・福山也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英国《泰晤士报》、《外交政策》都载文指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集体超越发达国家成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引导者,将是近代史上最显著的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和权力转移,中国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有英学者表示,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塑造国际规范和创制贸易、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制度的进程中,已成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关键“玩家”。杜平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世界的新秩序从伦敦峰会开始》一文中,提出“世界新秩序从伦敦峰会开始,美国终结了旧秩序,而中国模式成为复苏亮点”的观点,亦将“中国模式”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

3.某些西方国家鼓吹的意图。西方鼓吹“中国模式”固然包括一些善意的赞美,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国家的别有用心,更多的是为了让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首先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人提出来的,是“中国”的另一种翻版,是遏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阴谋。

(二)慎言派――慎提中国模式

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大肆渲染、高谈阔论,很多国内学者纷纷发表文章,主张慎提“中国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09年12月7日《学习时报》连着发表四篇文章,一致主张要慎提“中国模式”。四篇文章的作者邱耕田、李君如、赵启正、施雪华均为重量级学者。鉴于他们的知名度以及《学习时报》的影响力,有媒体称,此次《学习时报》对“中国模式”集中发文,体现出官方对于“中国模式”的看法。

1.因模式不成熟而慎谈。邱耕田指出,中国目前虽处“盛世”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发展代价。“中国模式”现在不成熟、不完善,不要忙着人云亦云地谈论“中国模式”,当务之急是注重科学发展。

2.因体制未定型而慎谈。李君如认为,鉴于体制尚未完全定型和国外的过度反应,应该提“中国特色”而不是“中国模式”。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制尚未完全定型,还在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而且也不符合事实。面对国外对中国的发展作出过度反应的行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他主张国外应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的体制特色,而不要炒作“中国模式”。

3.因有输出之嫌而慎谈。赵启正指出,“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涵义,但是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因此,他提出以“中国案例”替代“中国模式”。一是“中国案例”还在发展中;二是因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

4.不具备必要特征而慎谈。施雪华认为,提“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原因有二:一是目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或道路,还不具备一种作为模式所需要的类概念的必要特征;二是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

四位学者的文章在为“中国模式”降温的同时,更多的是强调如何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张现在应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如何评定并不重要。也有学者提出,中国学者不应该回避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而应该在充分认识国外学者提出“中国模式”概念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对于“中国模式”概念解释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语境加以内化,真正提出客观而科学的“中国模式”的概念解释。

(三)质疑派

在国内外学者纷纷宣扬中国模式时,也有部分学者对“中国模式”提出质疑,主要基于中国内部没有协调好各方关系。其中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下:

1.国家与国民的关系。这是“中国模式”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争议的焦点。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是一种以牺牲国民利益为代价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权贵资本主义模式。

2.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国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改革。这种说法阻碍了人们对“中国模式”的认识。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明显滞后,而此时不是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反过来盲目歌颂所谓“中国模式”是很危险的。而有学者认为,具体来说“中国模式”就是先发展经济,以及与此相配套的社会文化等基础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讲求分配和发展民主政治,这种分阶段发展的方式是一个有序的渐进过程。

四、中国模式的挑战、前景与展望

(一)中国模式遇到的挑战

1.面临的挑战。“中国模式”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衍生出不少问题。总的来说,“中国模式”特点明显、挑战严峻。目前,学者们就“中国模式”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各抒己见:一是发展衍生出问题。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还存在不少严峻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如政府干预过多造成市场发育不足;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行业垄断和寻租腐败;还有贫富差距、生态、教育、医疗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不满。二是耗费巨大社会成本。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操作的过程和机制,要支付巨大社会成本。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公正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的行政成本问题。三是政治民主转型的问题。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资深中国问题专家黄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很脆弱,正受到根本性挑战。现在中国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到底能否从经济繁荣走向民主自由与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够完成民主转型。四是缺乏国际社会合法性认同。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面临着国际认知和认同问题的重大挑战,核心是价值观与发展模式的认同。中国与西方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相互交往上存在着严重不平衡和巨大反差,中西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沟通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贸易等物质层面的交流。

2.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挑战。面对舆论,一些学者也回应了当今世界的挑战:一是有能力解决问题。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已经对一些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世界眼光和人类意识。如:在发展中国家有权力把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从自己的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衍生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安排;在实现各项人权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分轻重缓急;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影响迄今为止西方思想占主导的主流价值体系。二是具有国际意义的软实力。有学者认为,虽然“中国模式”中的许多做法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但这些做法背后的思想,特别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和而不同”、政府的作用等,则可能有相当的普遍意义。作为有国际意义的软实力,必定能回应诸多挑战。

(二)中国模式的前景与展望

1.对“中国模式”发展趋势的争议。对于“中国模式”的发展趋势与路径走向,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会逐渐发展最终走向资本主义,一种则认为中国仍旧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具体如下:对“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论”,一些学者总结国家由社会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新成员”的“经验”,认为中国正在走向资本主义,应该把中国归入这类“转型国家”。英国《金融时报》在2004年5月就刊登了题为《中国已发现自己的经济共识》的文章,认为“北京共识”是“以极其谨慎的态度执行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等政策主张”。近来,有学者对中国推行的“渐进式改革”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目前的改革在实效层面无疑是成功的,但中国很可能只不过把俄罗斯或东欧做过的某些事情推迟进行而已。俄罗斯碰到的某些困难、付出的某些代价,中国迟早要遇到、要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则与上述观点相反,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走向一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有力地证明,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演进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即适合中国国情的观念、制度体系和组织行为,是促进“中国模式”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也是促成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因素。

对于“中国模式”的发展前景,少数悲观派学者认为以此模式发展下去,会导致中国的崩溃。而多数学者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模式”终将会走向成功。持“中国崩溃论”这种观点的学者以西方居多,其中不排除别有用心借机炒作。其中,以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为代表的一些西方人一直不顾中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客观事实,公然提出“中国崩溃论”,并预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5]。“中国模式成功论”。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一定会走向成功,而不是崩溃。其判断依据是:“中国模式”所形成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推进中国发展的良性制度模式。由于其具有的发展的惯性以及自我积累放大效应,又会不断促使这种良性制度的日益巩固和完善,从而不断推进“中国模式”走向成功。

2.“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模式”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世界各国客观上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明确“中国模式”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关注与挖掘其研究意义,也成为一项竞相讨论的重要议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路径。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季塔连科曾在2004年撰文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发展模式的国际意义。她认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成功解决深刻的国内和国际矛盾的经验,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鲜活的榜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模式,更为它们发展与中国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必将对在探索中前进的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对“中国模式”感兴趣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那些发展水平低于或接近于中国的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渐进改革则提供了另一条成功转型经验,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反思。“中国模式”回应了发展中国家有没有能力消除贫困的疑问。创新解决全球问题的范式。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思维、一种深层次的范式变化(paradigm?摇shift)、一种西方现存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解释的新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将对解决中国自己面临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全球问题的有效治理、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未来的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模式”还会不断完善,并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促进了世界模式的多样化。有学者指出:“模式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不是零和游戏。世界经验会影响中国模式,同样中国模式也会影响其他模式。模式之间的互相学习、竞争和改进是全球化能够贡献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东西。”[6]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积极回应和参与全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坚持社会主义、强调民族特色、同时又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共处竞争、对话合作”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发展模式,为全球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健康、鲜活的因素,必将为人类文明不断走向繁荣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参考消息,2007-7-15.

[2]徐崇温: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评论[J].红旗文稿,2009,(8).

[3]杨光伟:中国模式就是和谐社会建设[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4]俞可平: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中国模式[J].社科论坛,2009,(4).

[5]郑曙村.刘旭东:中国模式的路径依赖分析[Z].中国改革论坛,2010-1-17.

[6]张维为.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挑战[N].环球时报,2009-7-13.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2008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 下一篇:世博会:上海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