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在财务与会计变革中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12 05:40:21

浅析公允价值在财务与会计变革中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财务与会计的变革,结合现实情况和案例分析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起的的不能可靠取得、无相应现金流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综合分析报表、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68-02

引言

从财政部在2006年出台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公允价值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于长期销售收入确认、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对外投资及接受投资、资产减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股份支付、固定资产弃置费用、政府补助等17个具体准则中直接要求应用公允价值。

中国财务部规定,公允价值就是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2O06年9月19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SFAS 157号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ASB)在IAS39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中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只是应用程度相对有限。

可以看出,FASB明确公允价值的主体为市场参与者,而IASB将之确定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FASB表明该价值是拥有该资产(或负债)的主体得到(或支付)的价格,即说明其价格主体是固定的,IASB中没有明确的价格主体,可以是出售者也可以是购买者。

本该尘埃落定、趋同一致的公允价值却在金融危机的海啸中引起了争议。不可否认,公允价值反映现时价值,与决策确实比较相关,较为真实地反应了企业的实际状况,但毋庸质疑的是,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下,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浅析一下公允价值随中国财务与会计的变革所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起的问题

1.其可靠性的取得难以保证。(1)客观原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有两个客观条件:第一,要有相关的、可比较的市场信息;第二,该信息可以有效获得。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有两种:按成本计量和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前提条件是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也就是说,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与他相关信息。所以,假如果真像老故事的开头那般:“从前,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那么,我们还真不能断定那座庙的公允价值是多少。因为,首先山里没有很多“同类或类似”作为参考,更不可能有市场报价;其次,即使有类似的,信息也不易取得,你能指望南少林和北少林的地价一样吗?(2)主观原因。假设,为了合理安排寺内资金和出租问题,南少林把自己部分寺庙院落的租价告诉了北少林,那么北少林的就要根据地理位置、承租人的经济水平以及租期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来确定自己的租金。怎么综合确定?主要靠经验。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处于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的情况,资产和负债的有关公允价值难以有效确定。在此情形下,会计人员可以用对未来预期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来判断,但对未来期间现金流量的金额及变动情况、贴现率的选择、未来期限的长短、贴现的选择方法等都需要进行主观判断和选择。所以,此时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大部分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经验判断能力。

2.公允价值的变动无相应的现金流。公允价值就像股票一样,当股票持有者不出售股票而选择持有时,虽然股票价值在市场中跌宕起伏,但无论怎样千变万化,由于股票仍持有在手中,增值或跌价的差额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现金流落入股票持有者的手中,所以股票持有者其实是以“不变应万变”――因为股票的真实价值是根据发行股票的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与市场价值不是同一概念。

听闻股神巴菲特连修葺房屋的钱都需要政府资助,这也不需大惊小怪了。

再举一例,由于恒大地产于富豪榜揭晓当日在香港上市,以该股4.7港元的收盘价计算,其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及其妻身家高达479.49亿港元(约合422亿人民币)。在恒大地产上市的前一秒和后一秒,许家印的身价虽然一早一晚变化了359.2亿,但这359.2亿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现金流流入其银行存款的户头,当恒大的股价变化时,许家印的身价也随着市场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3.随市场波动的幅度大。回过头来看这次的次贷危机,其起因的原理就是金融机构持有的证券化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开始时由于监管不严,次贷类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无法到期偿还债务,次贷产品、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下降,根据FASB的要求上述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失,导致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大额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进一步导致信用评级的下降。于是,一方面,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促使公允价值的急剧下跌,加剧了金融机构的亏损;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防止根据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价格继续下跌,影响财务报表状况和信用评级,采取高位抛售的措施,使得其公允价值遭遇“滑铁卢”。如此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4.同一企业不同资产的计量模式不一样,没有意义。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在确定各项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下列情况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性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则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按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认,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收益。

所以,假设企业拥有两台性能、规格、新旧程度完全相同的机器设备,均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获得,不同的是由于企业换出资产价值的差异,产生了补价的差异,导致机器甲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的机器设备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机器乙不符合此标准。那么,按照准则的要求,机器甲按照该机器的入账价值为其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当期损益;但机器乙却用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在此种情况下,撇开最终计入企业的净资产是否相符这个问题不谈,相同的机器在入账时采用的计量模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这种做法对于具有相同用途、相同功能的机器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进一步说,一个企业中的多个资产因公允价值的存在和获得情况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计量模式,如果从企业整体来看,多种计量模式下的企业价值是没有意义,没有参考价值的。

二、解决的措施

1.确保公允价值可靠取得。(1)健全市场体制,促进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就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定。”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从政治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定合理规范的准则法规,建设信息更透明、更通畅的市场环境,尽可能打造“完全市场”,另一方面要从经济上促进市场经济环境的稳定协调发展。(2)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国际趋同化的背景下,故步自封的守旧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必须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来保持适当水平的职业能力。但拥有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公正客观的交流信息和保密、诚实正直也是降低公允价值不确定因素的必备条件。

2.不要仅仅关注利润表。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改进,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所以,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仅仅影响的是企业当期利得或损失,并没有形成真正对应的现金流,采取综合分析企业报表的方法无疑是比较稳妥和合理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以操纵利润为目的的编表虚假财务报表。同时,这也对编制报表和阅读报表的双方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编制报表时,怎样用更简洁、符合现状的方式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展现给阅读者;而阅读、分析财务报表的人员又怎样通过更科学的方法了解企业的现状,避免“挤兑现象”,这也是将来编制和阅读分析财务报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体现市场的客观评价。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公允价值随市场变动这个缺点也同样是它的优点。在经营环境不稳定及物价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不如用公允价值更能体现活跃市场在现实情况下对企业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客观评价。

4.国家的宏观调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告诉了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有只看不见的手――价格(用会计术语说就是公允价值)在自动的调节经济,但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特别是针对中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引导,并以监管控制为辅助手段,为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撑起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财务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朱学义.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设,2007.

[4]刘金星.试论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的耦合[J].财政研究资料,2009,(20).

[5]张荃香.关于公笕价值的近期动态观察与思考[J].群言堂,2009,(8).[责任编辑 陈丽敏]

上一篇: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投资机理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