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教学如何以人为本

时间:2022-04-12 03:43:44

浅谈服装教学如何以人为本

摘 要:“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也是现代教学管理的趋势。在服装教学中,“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必须珍视人、用好人、发展人,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学文化。服装教学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生的活力和职业竞争力,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赢。

关键词:服装教学管理;以人为本;激励;沟通

作者简介:邓 涛(1975―),女,江苏镇江人,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级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影响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这一理念在现代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在服装教学中,只有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和学校才会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服装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制度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类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服装教学工作者,在服装教学管理中更应充分发挥这种激励制度的功能。

1激励机制在服装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激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要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序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学生,学习成绩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突出的人,可见好的学习成绩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个人能力,还与激励水平、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也就得不到较好的学习成绩。

(2)激励可以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在力,提高学习质量。学生潜力的挖掘在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处于潜伏状态下的能力是有待于开发挖掘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潜在力只开发了大约10%,像爱因斯坦这样聪明的人,大脑的潜能也只开发了12%左右,仅比常人多了2%。而这种处于沉睡状态下的巨大潜在力,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挖掘潜在力的过程中,激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随身听的发明,是索尼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对产品提出意见,这是挖掘潜在力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由此可见,以人的积极性调动为主旨的激励,是人的潜在力资源开发和现代教学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现代服装教学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学校教学与企业接轨的现代教学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一剂良方。

2激励在服装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本身,而忽略了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时随时可以感受到的,若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会有持续的不满。当学生总感觉到环境的不适时,教师无论怎么激励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营造一种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的人性化的环境,更能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努力。

(2)完善合理的奖励机制。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技能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能体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满足。奖励,是与人自我需要满足、价值体现密切相关的最有效的一种刺激物。此外,在学校里,获得奖励的多少往往也代表了学生价值的大小。所以,合理的奖励系统是具有很大激励效果的,其主导原则是“按成绩奖励”。采用固定奖励和浮动变化奖励相结合的分配办法,浮动变化奖励与个人学习、集体成绩挂钩,这正与教学中所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相统一。

(3)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构建符合人性的精神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表明,有着良好校园文化的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高于那些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当学校的文化和学生的价值观一致时,当校园文化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时,学生就会与学校融为一体,学生就会为自己的学校感到骄傲,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

(4)注重精细的管理理念。细节是管理的缩影。在细节上体现对学生的关怀,是真正贯彻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教育工作者不是单纯下达命令,而是要负起组织和指导学习的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施展才能,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因此,学校要加强民主管理,并要不断进行学习。一个小礼物、一声问候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作为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时刻关心体贴学生,心系学生的冷暖安危;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摆脱不健康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关注学生的发展,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使学生产生归属感,使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二、重视服装教学管理中的沟通作用

沟通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真挚的沟通,教师能够关心学生的心理以及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情感交流,达到增强凝聚力的目的。

1沟通要注意“倾听”

作为教学管理者的一线教师,在与学生及他人的沟通过程中,要想成为一个有洞察力的教学管理者就应该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聆听。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成熟的教育管理者不仅要会倾听,还要能听懂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因此,我们在和学生交流时,千万不要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一定要专心致志、认真倾听;同时也不能心存成见,随意打断对方讲话,这样会使学生不愿把沟通进行下去,还极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阻碍信息的正常发送。作为管理者只有善解人意,全神倾听,才能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

2沟通要善于“说话”

人与人沟通,不仅要会听别人说,还得善于自己说,会表达自己的见解。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要诚恳谦虚,不要过分显露自己,因为该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如果我们以先知者自居,学生会很反感,你说得再好,他也不会轻易接受,反倒使他产生戒备的心理。因此,我们在讲话时语调要婉转,力求简明扼要,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表明自己的意思,同时态度也要从容不迫。在谈话时可根据对方情绪适时终止或转换话题,使沟通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3沟通要选择时机

环境因素能影响沟通,教师应对环境和事态变化非常敏感。在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抓住最好的沟通时机。如沟通的组织氛围、习惯做法、沟通双方的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等。从而不贻误时机地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对方,顺利进行沟通工作。

4沟通要以诚相待

作为师长的我们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以诚相待,言而可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信息的说服力,向学生传递可靠而真实的信息。同时,还要以诚恳谦逊的态度聆听对方反馈意见,诚恳地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建立起沟通双方的信任和感情。

在服装教学管理中,学生对专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结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产生归宿感,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国栋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安雪梅,王铁军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上一篇: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 下一篇:举班级文化之旗,铸班级建设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