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露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时间:2022-04-12 03:43:11

浅谈露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摘 要】矿业开采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江西省玉山县某砂页岩矿矿区的地质环境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保护;恢复治理

0.引言

矿山地质环境是地质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人类在利用矿业资源取得收益的时候却对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2]。人类矿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自身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恢复矿山地质环境迫在眉睫。本文以江西玉山某砂页岩矿为例,分析了露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这对露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矿山基本情况及地质环境问题

玉山某砂页岩矿矿区位于玉山县城82°方向,直距玉山县城约12km,范围面积:0.1269km2。采矿方法为山坡露天堑沟式机械挖掘开采,挖掘机采装,台段―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产品为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原矿。

矿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西南高北东低;最高点标高238m,最低点标高92m,山坡坡度15-35度,植被覆盖率55%左右。矿区及地层由老自新有志留系下统下段(S11)、志留系下统中段(S12)及第四系(Q)。矿区构造简单,总体为一走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岩层总体倾向南东,倾角46-70度。有两组节理、裂隙较发育。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岩石的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将岩石划分为三个地质岩组,即松散软岩组、风化-半风化较软岩组及较坚硬岩组。

由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矿山公路的修建、工业场地、露天采空区、排土场及堆矿场等破坏、压占土地等, 引发的采区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采空区浅表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分区情况

2.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

严重区面积0.053km2,主要分布在土地破坏沉陷盆地和老采坑范围,造成的地质灾害规模小,影响到一般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矿区及周围含水层受破坏,但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度较小,不影响矿区周边的生产生活用水,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其次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

2.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较严重区面积0.018km2,主要分布在工业场地、道路、废土场、堆矿场和原剥采废弃区,造成的地质灾害规模小,影响到施工人员和设备。矿区及周围含水层未明显下降,不影响矿区周边的生产生活用水,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其次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中等。

2.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

较轻区面积2.30km2,主要分布在矿区其它地区,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矿区及周围含水层未破坏,地表水体未漏失,不影响矿区周边的生产生活用水,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其次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未占用破坏耕地。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分区情况,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1),将矿山地面沉陷盆地和老采坑影响范围划为重点防治区(A),工业场地、道路建筑、废土场、原剥采废弃区等土地压点范围确定为较重点防治区(B),其余评估区范围划为一般防治区。

表1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说明表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鉴于以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造成的危害,围绕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矿山废水,土地资源破坏,及因开采矿产资源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3],按照国家和国土资源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本着谁开采,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轻或避免因采矿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保护与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对矿山露采的采坑进行分级回填平整,覆土厚度约0.5m,尽量恢复原土地类型;对露采边坡设置截排水沟用浆砌片石砌筑;对废石土分开堆放管理,堆放时要做到堆放一层压实一层,并设置拦挡墙;在排土场平台设置2%~5%的反坡,以拦截平台表面及坡面汇水;对矿山道路等边坡以及排土场的稳定性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监测;矿区范围压占土地的建筑物及道路、工业场地、排土场到终采结束后均需复垦覆土,覆土厚度不小于0.3m,恢复其地形地貌景观。在采坑、排土场、矿山公路、工业场地土地平整后种植植被,种植间距为3m×2m,树坑规格为0.4m×0.4m×0.4m;在对水环境的监测重点在露采坑的排水口布设一个;土石环境监测点在每个排土场外布设一个,另外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保证金,以便治理工程措施的顺利实施。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江西玉山县某砂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评估与分析,提出了露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采空区浅表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运用分区保护与恢复治理办法,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这对该地区的露采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克胜.浅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_以广西靖西县猛矿区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1,18(5):235-236.

[2]景明,方坤.浅谈矿山环境恢复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7,(9):134-135.

[3]周爱国,周建伟,梁合城等.地质环境评价[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5.

上一篇:解决聚丙烯芯钢丝绳生产过程中钢丝“塌陷”(或... 下一篇:我家的三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