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

时间:2022-04-12 07:15:31

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

对课堂的观察认识,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课前教师对“听”什么,“研”什么,心中无底,听课时凭着感觉走,完全是为听课而听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呈现出貌合神离的现象;听课者对教学行为观察不清、观察不深,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说不出教学现象背后的道理。教研活动缺少针对性和明确的主题,是教研组平时开展活动时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2010年底,我们开始尝试以“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为载体的教研组研修活动,明确提出在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上,要有新的思考、新的方式并付诸行动。

小范围内尝试,初步确定观察维度

“合作式的课堂观察”就以三、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为实践基地起步研究了。我们确定同组两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智烧敌舰》,其余教师完成两堂听课任务,运用以下五个维度观察:一是目标达成(知识点目标达成度观察点);二是关注度、投入度(关注度目标、投入度目标观察点);三是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目标);四是问题环节(教师单问、追问、问题设计是否为了完成目标);五是学生回答、理答(突出目标制定有效程度)。我们组成五个听课观察小组,设置好观察点,检测上课教师学习目标达成度;然后记录下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完成课堂观察报告,写出课后反思。

确定研修路径,推广实践范围

半年后,我们围绕“聚焦目标-研究设计-课堂观察-反思总结”的研修路径,以二年级、五年级四堂语文课为研究实例,延伸到了整个小学语文教研组中,同时带入其他学科教研组长,组建新的研究团队,辐射“合作的课堂观察”活动方式。本学年我们以三年级为研究单位,英语学科主打,融合语文、英语、数学三大主学科,把“合作的课堂观察”教研活动方式在语文学科带一带、领一领、帮一帮的基础上,学习、实践、领会、感悟,完善教研组内的教研制度,提高组内的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观课议课水平。

分工合作,提高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对课堂观察的有效性展开探究,在以下两方面感触最深。

第一,以“教师相关活动”为观察对象的课堂观察。

该教师观察报告如下。

教师活动范围:本堂课上,因为主要教授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还因为要控制电脑多媒体课件的原因,教师的行动范围主要是在讲台及白板屏幕附近,并作较长时间的停留。

教师提问范围:教师提问注意面向所有学生,但是相对于其他组而言,较多关注靠窗一组,对中间两排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关注不够。

课堂观察反思: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绝不是一句空话,看似简单却最容易被我们忽视。也许已经养成的教学行为一时要改变有点难,那就意味着我们更要去做。

课堂观察建议:深入到学生中,利用这段时间来关注我们选择回答问题时的遗漏点和课堂走位的空白点。

以“教师相关活动”为观察对象的课堂观察报告,最明显的特征是让平时司空见惯、大家认为常态的问题走入教师的视野,更为有效的是,教师不仅提出了这一问题,还对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展开了思考。

第二,以“教学环节的设计”为观察对象的课堂观察。另一位教师的任务是观察教学环节设计,她在报告中写道:“教师的教学环节是由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的。我运用了David Hopkins的《教师课堂观察指导》中的《提问技巧量规》对吴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观察(见表1、表2)。”由于观察视角的确定,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针对其提问的类型进行数据记录”。综上所述,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和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成效

我们开展“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的研究是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突出研究与学习的性质和教师间的深入合作。

形成观察的“三步骤”和“四维度”。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观察活动,我们规范了课堂观察的条理性,即课堂观察的三个步骤和四个维度。三个步骤是: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是:课程、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每一个维度都确定了有针对性的观察指标。形式的确立为课堂观察活动的展开准备了前提条件,也是课堂观察取得实质进展的前提。

形成“平等、合作、对话”的教研文化。课堂观察的开展需要观察者之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有一个平等对话的基础。在这里老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评判者,新教师也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听从者,每个人的发言必须是基于观察的现象、数据之上的分析,没有新老教师之分,也没有高低职务之别,只有不同思维的碰撞、不同设想的交流,没有“假如我来上这堂课就会……”的说法,只有“如果这样改变一下是不是更好”的建议。研究教学讨论多了,思路就宽了。

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逐步提高。课堂观察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在“反思”。我们不但要反思课堂的教训与不足,也要反思课堂的经验与成功。课后会议就是集体反思,开课者的课后反思是个人反思,而观察报告则是集体对“美餐”的“品味”。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提高是基于三种能力的改进:学会研究,课堂研究能力的改变:学会上课,教学实践能力的改变;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变。

点评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校长 杨荣

世上最难认识的,是自己;世上最难超越的,也是自己。洛川学校用朴素的研究,努力实现着这种超越。案例中的教研路径探索,具有启示意义。案例呈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研究者的探索脚印:第一步发现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步解决问题,通过在听课活动中选择观察维度、研究提问量等,让教师进入教学研究时心中有底;第三步研发并运用“教师课堂观察记录单”。由此,教学观察有了点,教学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向,优化教学也有了具体的内容。教研是分享教育经验的过程,教研是提高教育的路径,案例中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上一篇:集团幼儿园个性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