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健康教育润泽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4-12 06:33:05

让心理健康教育润泽语文课堂教学

2011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湖南省农村初中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用一个个具体、鲜明的案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反思、参观考察等形式让我了解到当今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让我意识到一位教师所具有的影响力,意识到每一位教师都要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我认为,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阵地。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师,下面就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谈几点认识。

一、以发展学生潜能、培训健全人格为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生”,胸中有法、有方可循。比如教学《最后一片叶子》《猫的故事》等一类课文,我们可以将“感悟希望对于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面待苦难的精神”写进教学目标。

二、构建能激活学生参与的教学设计

⑴要主动构建学生“自主探究求知”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只注重教师的知识的输出和呈现,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心理特点,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受压抑,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因而,我们要优化教学设计,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为原则。

⑵心理学研究资料表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分为:逐渐集中、亢奋、疲劳三个阶段,因此,课堂教学结构应该将有序性和层次性结合起来,做到疏密相间。所谓有序性就是要求师生活动环环相扣;层次性就是要求教学过程此起彼伏,从一个高潮过渡到另一个高潮,整个课堂要呈现出双主体渐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创设能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心理氛围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首先要有新的学生观,即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需要保护的人。教师要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促使学生潜能的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其良好学习心理和学习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创造思维的萌芽与发展。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与老师、同学一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自我表现的意识,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兴趣爱好是焕发创新潜力的内在动力,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中可设立创新之星评比,创新小组评比等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凭自身力量不断取得成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面对学生繁琐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保持兴趣和耐心。不管学生提出的疑问有无多大意义,距离教师备课本有多远,教师都要以浓厚的兴趣来对待,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不全盘否定,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质疑,更不能说:“这个问题下次再讨论”“你的提问没多大意义”,不能让学生因质疑得不好而失去质疑的兴趣。 课堂上要打破中上等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要给差生发言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如果差生回答不理想也要让他把话说完,并给予耐心的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提供能支持学生成功的教学策略

学生的成功,源于教师对他们努力发展的引导和他们对自身的期待。学生的期待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取得点滴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后,形成的一种内在学习动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这一动力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终身发展。

⒈优化教师语言,与学生平等学习,建立自信

学生成功与否,教师起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虽然只有细小差别,学生会在不经意间找回自尊和自信,体验到一个“自然人”成长的快乐。如课堂上把老师提问变成“谁愿意与我们共享?”“谁能告诉大家”等,上课的开场白变成“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而不是“同学们配合我”,老师的建议可以说成“你们觉得怎样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的评价变成“你这样做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以上说法可能只是几字之差,但效果却截然不同,长此下去,学生就敢于表达,充满自信,学习欲望也增强了,自我成功的素质初步得到发展。

⒉在讨论中创设民主氛围,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国外一些教育家曾把交流分成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效果最差;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效果比第一种好些;第三种是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效果优于第二种;第四种是师生共同讨论,效果最好。所以,课堂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让课堂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⒊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在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后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有选择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享受学习的快乐。如教古诗文时,可采用背诵比赛的办法,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提高背诵的速度,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更让同学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对课本中一些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易学,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渔夫的故事》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先自读后用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展现,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的心理与精神状态,决定着学生与课程进行的配合程度,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心理的调整专家,还应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一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还应努力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人。每一位教师要让积极心理润泽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天,都焕发夺目的生命光彩!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海棠中学)

上一篇:一条短信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