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第7期

时间:2022-04-12 05:34:21

本期特别空间栏目呈现的是美发店室内设计专辑。这让我联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在国内,人们称室内设计师并非设计师,多称呼为工程师,比如“王工”、“李工”;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在深圳,发型师也不叫发型师,而一律称为设计师。这导致每回去美发店,洗头小弟殷勤问我是否有熟悉的设计师时,我都要迟疑一番才反应过来。

除了称谓上的改变,这几年美发机构及企业给大众的印象也大为不同。前些年,发型师的穿着打扮奇突怪异,令诸多良家妇女暗自胆怯;店里也谈不上什么装饰设计,除了到处是镜子,就是几盆塑料植物和到处张贴的俊男美女大头画,既浮夸又令人生畏。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行业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美发机构趋向诉求专业感和正规化,以吸引更多顾客进店消费。比如,有完整的CI系统、统一员工服装、发型师的发型也改走亲民路线,并且还有各自的专业理念。我就记得有家大型连锁美发店号称,他们不是设计发型,而是设计生活方式。虽然这个说法煞有其事得不免好笑,但确实让人感觉特别。在服务方式和内容上,美发行业也大有进步,会问询客人的职业范围,在分析客人的发质、气质和穿衣习惯后做出设计建议,还会教一些简单易行的打理维护方式。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在店员的专业口吻和严谨态度的影响下,进店打理头发,仿佛成了件关乎人生进步的大事,而换新发型的过程犹如开了个研讨会(不过,最终效果好坏与否,全凭运气)。

与服饰、美容业一样,美发行业是一个与时尚紧密关联的行业,它需要服务意识、专业实力、审美修养,还要具备对潮流及品味的把握能力。然而这些并不够,在美发机构多过米铺的当下,要想在同行中脱颖而出,除了这些基本硬功夫,加强企业识别性,提升客人对消费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不可不谓是捷径之一。毕竟女人是美发店的主力消费人群,对这些感性、冲动的人们来说,有FEEL,就足以诱惑她们,令她们尝试,并甘之如饴的为之买单。

这点从本期刊登的美发机构案例中可得到证明。从区区四十平方米的小店到大规模的大店,有的充满文艺气息,宛如电影场景;有的趣味十足,令人心情愉悦;还有的前卫冷峻,酷得像概念店,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后,这些经过精心设计过的发型屋无不令人印象深刻,跃跃欲试。

本期专题,我们远赴郑州进行了调查访问。在城市发现版块,我们采用了全新的呈现方式,走了一回时尚大片路线,希望与美发屋一样,能让读者朋友们有不一样的FEEL,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在本期工作行将收尾的时候,编辑们在讨论这么一个问题:眼球经济时代,人们的感官越来越挑剔,越来越难以满足。有人批判说这催生了无谓的消费欲望,也令设计变得浮躁与肤浅。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追求生活的品质与趣味,无须上纲上线。您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关注现代装饰的官方微博,并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与态度!

上一篇:刹那间的魅力 下一篇:热评等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