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的魅力

时间:2022-08-24 02:30:12

2008年8月8日,从天安们到奥运场馆沿着北京纵轴线,29个由焰火组成的“大脚印”,象征着第29届奥运一步一步走到北京,将北京开幕式的舞台放大为整个城市。这一壮阔的烟花场景,既是开幕式的独特开场,同时也是蔡国强爆炸艺术的另一种体现。除了08北京奥运的开闭幕式,APEC(亚洲经济合作会议)及中国60周年国庆晚会的烟火表演也是由蔡国强策划的。很多人认为将大型仪式艺术化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但是蔡国强觉得,自古以来,仪式和艺术是一体的,当时的巫师同时也是艺术家,祭祀仪式里便包含了舞蹈、绘画等,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仪式和艺术渐渐分离,直到现代,大型仪式包含太多政治和经济活动,艺术的参与才变得很难。

不过,相对于焰火的璀璨,蔡国强更喜欢爆炸的力量。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火药创作占据了大半。火药是原始古时道士提炼长生不老药时的意外发明,而后被后人将其延伸出扼杀生命的范畴。如此矛盾却又带有冲突的美感正是蔡国强挑选火药作为创作媒介的主要原因,对他而言,困难与矛盾正是造就出艺术的必经之路。蔡国强透过火药爆破所产生的极具震撼力的物理作用,间接将作品的中心思想无限放大,传达至观看者的心中,将这股源自东方的传统势力炸向全世界。2005年,他在波兰华沙国家美术馆门口用红色的火药布置了一面“红旗”,引爆的瞬间让观看者也藉此回忆45年间波兰为民主所作的努力;同年,蔡国强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实施其“爆破计划”,黑色幕弹爆炸后产生的黑色彩虹出现在晴朗的天空中,代表了恐怖活动给人带来的不安情绪和紧张情势,他通过艺术与时事的结合这种另类的美学与观看者对话;2008年他又在日本广岛市的元安川原爆圆顶馆上空,同时施放近千枚黑烟火营造出一朵黑色的蘑菇状烟雾,以此悼念原爆的受害者……

与蔡国强执着于刹那永恒的爆炸艺术相同,美国摄影师Mehmet Ozgur热衷于极易消逝的烟雾艺术。作为电机工程博士的他,对艺术美学及科技同样热爱,这让他对摄影器材的掌握更为自如。一系列以“烟”为主题的作品是Mehmet Ozgur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拍摄,耗费了Mehmet Ozgur很多精力。烟雾的不确定性及易消逝性为拍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通常一幅作品,Mehmet Ozgur需要拍摄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上千次,然后再进行技术合成成为神秘飘逸的作品。不过也有无需进行后期合成的佳作――一幅名为《鱼》的作品,这是Mehmet Ozgur进行了5000次拍摄而得的,Ozgur表示,这是运气到了。

同样迷恋瞬间美感的还有英国摄影师Edward Horsford,他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拍摄装满水的气球爆裂的瞬间。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可以看到气球爆炸瞬间的水的细致状态。Edward Horsford在黑暗环境中反复试验50多次,采用1/40000的快门速度,利用气球爆炸的声音激活闪光灯进行曝光,最终成功捕捉到水的自然美感。而德国的Tobias Brauening也喜欢这种自然的美妙瞬间,在他的作品里,墨滴被凝固在时间里。墨滴滴入水中溅起的瞬间,时而像一朵透明的五彩蘑菇云,时而产生一个令人惊讶的冠状物,在根茎状水滴的衬托下,犹如正在生长的绿色生命。

展现时间最短暂,却能让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可能就是这些艺术作品的魅力。

上一篇:香港Queen’s Cube售楼处 下一篇:随想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