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独奏曲《随想曲》的风箱运用

时间:2022-10-20 01:14:58

从1829年奥地利人达米安研制成具有右手键盘和左手和弦伴奏、中间用风箱连接的叫做手风琴的乐器,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一百七十多年以来,手风琴的外形和性能不断的变化与发展。当今,从手风琴的主流看,分为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两大类,键盘式手风琴又分为传统低音键盘式手风琴和双系统可变换的自由低音键盘式手风琴,键钮式手风琴又分为传统低音键钮式手风琴和双系统可变换的自由低音键钮式手风琴。

手风琴的发音原理是靠风箱的运动产生气流,手指按键后,风箱产生的气流通过金属制的簧片使之震动发出声音,手风琴声音的强弱,音色的变化都是风箱控制的结果。可见风箱是手风琴发音的源泉,是手风琴演奏的灵魂。本文以第二届中国手风琴作品比赛荣获独奏作品一等奖的自由低音手风琴作品《随想曲》为例,谈谈手风琴风箱的运用。

合理地运用风箱是每一位手风琴演奏者的较高境界,是演奏者音乐修养的具体体现。自由低音手风琴独奏曲《随想曲》的主题取自张千一的歌曲《青藏高原》,该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较强的音乐感染力。旋律纯朴、高亢、优美抒情。作者改编成手风琴独奏曲后,继承了原音乐素材的淳朴,运用自由低音手风琴特有的表现手法与演奏技巧,以明亮高亢而富有民族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雄伟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与热爱之情,是一首非常适合手风琴演奏的作品。提高该作品的演奏规格,风箱的运用是关键。

一、风箱平稳的运用

感受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是听觉的需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每一位手风琴演奏者应该重视的首要问题。演奏者应树立风箱平稳的意识,加强风箱平稳的训练。许多学习手风琴的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忽视对手风琴风箱的平稳训练。演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风箱打拍子;演奏较长时值时,风箱控制不当,出现重音倒置的现象,俗称“大肚子音”;演奏中身体多余的动作过多,影响风箱的运行等等。风箱运行的基础训练包括手风琴的放置、开风箱运行的轨迹、回风箱运行的轨迹、换风箱的技巧、风箱的控制等等,以上训练,风箱平稳是前提。风箱要平稳,首先要心静,排除浮躁情绪,去掉演奏中多余的动作,把琴体垂直于左腿上,左小臂内侧控制风箱。演奏时,开风箱用左手手腕外侧拉动风箱,回风箱用左手的拇指根部隆起部位推动风箱,注意用力要均匀。

二、风箱的设计

风箱设计是每一位手风琴演奏者应该极大地关注的一个问题。风箱设计即恰到好处地找准换风箱的位置。换风箱是风箱运用过程中较难掌握的技术要点。换风箱的一瞬间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换风箱的痕迹大,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主观预见性和回风箱时力量转变的点切入要及时。出风箱时用左手手腕外侧均匀地拉动风箱。回风箱时,需要有一个力点的转变,即从左手手腕外侧部位迅速转移到左手的拇指根部隆起部位。换风箱的过程即此力点转变的过程,要求转变过程要迅速、圆滑。训练时首先要慢练,注意听,勤于思考,长久训练。合理设计风箱应遵循:

1、乐句

乐句是音乐的基本构成单位。一篇文章由无数句子组成,一首乐曲由无数乐句构成。一句话和一个乐句都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讲话要一句一句地讲,乐曲要一句一句地演奏。演奏的过程即用手风琴歌唱的过程,歌唱时应注重呼吸、情感的表达、色彩的变化等。值得注意的是,声乐作品中乐句的概念较容易理解。在器乐曲中,方整结构的乐句较容易发现,有些不规则的乐句结构,则需要演奏者用心去发现。只有找准乐句,才能正确的运用风箱。方整乐句是演奏者比较常见的类型,也是演奏者比较容易处理的一种类型,演奏者只要找准句子,一句换一次即可,该用法在该作品中应用较多。

2、较长时值

在演奏时值较长的声音时一般不换风箱。长音的要求是不间断的演奏或演唱该时值,换风箱的任何做法都无法做到长音不间断。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事先对此处之前和之后的音乐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句子、速度、声音的强弱等因素,合理设计风箱,避免长音换风箱。

3、复调音乐

音乐分为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主调音乐是由主旋律和和声背景构成的,旋律是一条主旋律为主,其它为从属关系。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构成,演奏时要求各声部的主次分明,突出主旋律,另外要认真分析其它声部在音乐进行中的不同作用,多分手练习,使各声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双手配合在一起时,既有横向的旋律进行,又有纵向之间的默契配合。找到复调音乐中主旋律和次要旋律的主次关系,风箱设计便有了依据。

4、圆滑线

圆滑线是用连音线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要求唱(奏)声音做得连贯、圆滑,风箱设计时,应看清圆滑线的位置,尽量避免转换风箱。

5、风箱的耗风量

手风琴是由风箱运动产生气流,风箱控制可以将声音变强或变弱,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强弱和风箱的耗风量有关系。设计风箱时,一定要考虑风箱的耗风量,及时调整风箱。此外,风箱的设计还与速度、强弱有关,同一乐段,演奏速度的快慢、强弱的不同处理可产生截然不同的风箱设计。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风箱不一定必须从初始状态开始或回到初始状态才能转换。该作品引子的第一句在设计风箱时,应考虑第一小节的左手长音,演奏之前先把风箱打开,不完全小节的左手进行风箱设计为回风箱。每一处风箱设计必须服从音乐的需要,这是风箱设计的前提,务必遵循。

三、抖风箱的运用

抖风箱是手风琴特有的演奏技术,在现代手风琴作品中,引用极其广泛,尤其是一些专门为手风琴创作的作品中,抖风箱的运用已成为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最常见的抖风箱有两抖、三抖、四抖等。该作品运用的是两抖风箱的技巧。两抖风箱简单地讲,即风箱一开一合的演奏过程。演奏时,肩膀放松,左小臂内侧固定风箱,肘部自然下垂,用力方向为风箱对角线的点,不要左右用力。须注意的是,风箱拉开多少一定推回多少,不要越开越大。每次开风箱时都要从风箱的初始点开始。开风箱时用力,回风箱靠惯性,用力点要集中、干净,声音位置要高。另须注意的是,抖风箱之前的音乐进行,一定要合理设计风箱,最好在抖风箱时,风箱处于初始状态。掌握了抖风箱的技术要领后,还要不断地加强耐力训练,才能真正做好抖风箱。

四、重音的风箱运用

重音是指强调某一个音或某一个和弦,要求该音要唱(奏)得坚定有力。重音的风箱运用是极具表现手风琴的音响特点且较多运用的演奏技巧。在该作品中表现人们意志坚定、不屈不饶的精神。风箱重音训练时,要树立“三点合一”的演奏理念,即右手触键的点、左手触键的点和风箱的力点三点同时用力,左右手给的是指尖触键的抓力点,风箱给的是风箱运行的爆发力的点。演奏中注意风箱纵向进行,强调力点要集中,声音要饱满。由于重音的演奏需要风箱有一定的力度,实际演奏中,开风箱的重音运用比回风箱的重音运用要容易,因此,回风箱应作为训练的重点,加强练习。

五、颤风箱的运用

颤风箱是手风琴演奏中较常见的演奏技法之一,多用于优美抒情的段落或乐句。该作品中用于再现部分,表现遥远的天籁之声回荡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颤风箱多为单手进行,或右手,或左手。该作品涉及到左手和右手的颤风箱。左手颤风箱时,要注意左小臂控制风箱,左手腕放松,左手掌均匀地有节奏地轻轻地颤动左手贝司的箱体,使之产生的震动波及风箱,发出音乐需要的音响效果。右手颤风箱时,注意右小臂放松,右手掌固定在右手键盘或键钮的下侧,右手掌均匀地有节奏地轻轻地颤动右手键盘或键钮的下侧,使之产生的震动波及风箱。颤风箱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左手或右手的颤动波及风箱,实质是风箱颤音。

最后需强调的是,演奏者把该作品音乐处理成熟后,一定把风箱运行的设计标记在谱面上,使之成为乐谱的一部分,演奏时一定固定风箱演奏。手风琴风箱的运用值得手风琴演奏者用心研究,是手风琴演奏者的毕生课题。

上一篇:音响效果在舞台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论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