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时间:2022-04-12 04:49:13

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抻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学校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教育如何担负起这个特殊的使命呢?其关键就是要构造一个开放的创新教育平台,建造一支自身具有创新能力同时又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对如何加强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开发校本教学研究,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讨工作,其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师德教育、重塑健康人格,加强师资的内部凝聚力

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健康成长,往往得益于其学生时代的品德教育,同样,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其个人人格魅力的因素。一个教师应具有的人格特征及其内涵表现有诸多的方方面面:其一是奉献精神;其二是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其三是敢于创造的精神,在教学中敢于打破教育陈规、探索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个缺乏奉献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教师,一个没有创造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的教师,在现代教学和教育活动中就不可能充满着创造的活力,因此,加强师德教育,重塑教师健康人格,开展校本研究、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个人认为其核心要素有三个方面:既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教师个人是我们教务工作中重塑健康人格的主要对象及其活动的主体。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强化师德的教育:其工作方法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人、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引导教师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形成个人对新课程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二是用优秀的教育典型激励人,一方面组织本校教职工向本战线知名的模范教师学习;另一方面在本校开展推优评优活动,树立名师样板,打造名师品牌;三是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与社会调查来吸引人,开展争当“新世纪园丁”和“教学改革带头人”等活动,激励教师上进、优化校内人际关系,形成互动互学,比学帮带的好局面。

二、完善管理机制,创设民主环境,实施柔性管理、诱发科研动机

人是惰性的,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特有的共性,要战胜这种惰性,我们不得不依靠外部力量来推动,即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正是这种合理的管理机制成为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是一种有效的监控手段去“促”、“推”、“逼”教师参入教育科研的一种强行启动策略。

1.建立规章制度。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有两类,一类是规范教师行为和过程的制度。如:《学校教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等。另一类是促使教师去参与研究的制度。如《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科学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教改之星评选制度》、《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考评、奖励条例》等等。这两类制度相结合,对各层次的教师必须完成的教育科研任务作出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落实相应的活动,使教师从真正的、实质性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包括:向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每一个学期应完成学习内容和学习数量,并采取相应的监控、奖励手段。如:上交文摘卡片,撰写、交流学习体会等,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能力、成果作为完成本职工作的标志,并列为评优晋职的重要指标等等。

2.建立柔性管理,诱发科研动机。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非强制性管理。它能够在平等、互利、民主的条件下诱发和促进个人追求成功的体验的本性,使之成为推动其行为的强烈动机。

当然,教师个人创新能力的形成,即离不开个人的创造欲望,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柔性管理是促进教师创造性能力的外部资源,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流域。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不同的思想,一个人说了大家都认为好,那就是学校的不幸了。

我们提倡柔性管理下的校本建设,其目的是让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其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与教学科研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取理性的升华和感性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可以改革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能够充分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展群体性教研活动,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因此人人开展科研。个个从事创造实践活动是新教育改革活动的必然规律。以国家或者省级课题为龙头,以市县级和校级课题为基础,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和机制为核心。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全员性的科研活动,使每个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群众性的教研中不断得以升华。教育科研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必须不失时机、竭尽全力为教师提供展示更高层次的需要,以更强烈的热情、更自觉的行为投身到教育改革热潮中去。

实践证明,立足于“研究型”教师群体培养教育科研管理机制,不仅能够促使名师、名校脱颖而出,而且能迅速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夯实教师的科研素养,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而且能够促使真正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而为教育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下一篇:试论舞蹈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