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共交通的“深圳模式”

时间:2022-04-12 04:27:04

打造公共交通的“深圳模式”

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巴士”)是深圳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品牌最优的公交企业。它营运中的新能源公交车数量世界第一,是国内最大型的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作的公交企业。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巴士共有运营车辆6000台,日均运送乘客260万人次,占深圳市常规公交份额的50%。在发展过程中,深圳巴士开通了国内第一条无人售票线路、在国内率先使用公交非接触式IC卡系统、首家在公交车上推广手机支付收费模式,在高速发展中打造出了一套公共交通的“深圳模式”。2010年11月1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部、市共建“公交都市”的先例。

为了了解全国首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创建背景及进展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

“公交都市”为舶来品

作为深圳公交行业的领军人物,李永生董事长全面参与了深圳市申报创建“公交都市”的整个过程,这位睿智的、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因其在岗位上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被评为“深圳市顾客满意服务杰出管理者”;同时,作为“深商风云人物”,他正带领着深圳巴士借助“公交都市”的契机迈上新一级台阶。

据李永生董事长介绍,“公交都市”最初由深圳市政府提出,当时的初衷是治理交通拥堵、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从1980年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党中央对深圳市的定位和要求就是“创新发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现象逐渐凸显,为了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深圳市政府向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创建“公交都市”的设想,恰好交通运输部也正有意在全国树立一个“公交都市”概念的典范城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很快签署了《建设深圳公交都市示范协议》,深圳市也成为全国首个建设“公交都市”的城市。

“公交都市”的概念来源于国外,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紧张约束的背景下,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用的一种城市战略,旨在通过打造发达的一体化公交体系,构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模式,并辅以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从而确立公交为主导的交通出行结构。通常来讲,“公交都市”有四大共同特点:(1)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2)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3)采取全方位的公交优先政策(如财政补贴、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公交专用道等),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4)采取包括限制小汽车过快发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需求管理措施。目前,“公交都市”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公交都市”。

建设一体化交通网络

据了解,深圳公交的运营模式主要借鉴了新加坡、香港、巴黎等地的宝贵经验,比如“全程出行最顺、一体服务最优”理念。围绕于此,深圳公交正在尝试一系列改造,公交提速工程即是代表。首先,实施主要客流走廊公交快速化改造工程,通过打造主要客流走廊的公交快速化来打通网络瓶颈,提升中心城区和关键路段的公交运行速度;其次,拓展公交专用道网络,研究在部分客流量大、条件允许的道路上设置双车道公交专用道,根据道路和客流条件,合理设置路中式、路侧式、复合式公交专用道;第三,试点建设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系统,尝试在公交流量大且有条件的主干道上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置,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准点率;第四,加强公交专用道使用的监督管理,扩大公交专用道车载违章抓拍系统的安装范围和数量,加大对违章占用公交专用道车辆的监控,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再者,鼓励市民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为高载客率车提供快速通道。

“实际上,公交都市不单单涉及到城市本身的立体交通,它还包括城际的公交、城际的地铁和高铁,也就是说它涵盖了周边交通的组织架构。它着重强化了规划先行的理念,用交通来引领城市发展,并且公交要优先,一切要为公共交通让道,最终实现交通与城市、经济、生活和谐共生。”李永生如是说。

为了打造公交都市,除了公交提速工程外,深圳公交系统还正在实行多元网络、枢纽支撑、智能公交、慢行交通、服务整合、低碳交通、示范引领、需求管理等工程。

多元化网络工程:继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扩展轨道交通网络,扩大常规公交网络的服务面,推进常规公交的功能向为轨道交通提供接驳服务转移;创新巴士服务品种,未来5年,在主要居住区、城市核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间开行10条以上直达商务快巴;引入支线小公交。2015年前基本建成服务全市主要社区的公交微循环系统;鼓励有关单位开行通勤班车,允许其在高峰时段使用公交专用车道,在条件允许路段,规划设置班车临时停靠点;以道路网主骨架为依托,采取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以及长线短线结合、快线慢线结合、普线专线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城际公交的发展。

枢纽支撑工程:规划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对外客运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换乘;多种渠道增加场站供给,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及办公建筑、大型居住区及轨道站点周边配套公交场站同步建设。

智能公交工程:建设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整合GPS监管平台,轨道交通票务清分平台,轨道交通线网控制等配套设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监测、安全监管、应急协同、决策支持及公众信息服务功能;共享现有交通、公安公交车载视频和公交专用道车载违章抓拍系统资源,实现公交车载视频监控全覆盖,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能力。

慢行交通工程:完善轨道及公交站点周边各类步行交通设施,提高站点可达性;结合城市绿道网,加快推进自行车道网络建设,改善自行车通行条件;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在轨道交通换乘点和大型公交场站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服务整合工程:推进与轨道交通站点配套的常规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施工、同步建成;推进各类公共交通方式的统一收费和统一结算。

低碳交通工程: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辆,新投放和更新的公交车原则上均采用新能源公交,加快充电站、加气站等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开展绿色道路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道路改造工程中加强透水环保砖、降噪路面及LED照明等技术产品的应用;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公交车,健全公交车辆性能检验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实施技术准入制度,确保符合节能环保和运营安全的要求。

示范引领工程:加快推进全市公交一体化进程,编制公交都市示范区建设方案,以光明新区为试点,推进公交社区服务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公交服务水平。

需求管理工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交通需求调控,引导乘用车合理使用;鼓励公交出行,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行;实施新一轮的客货交通组织优化,在重要交通走廊上逐步实现客货分离;建立道路交通运行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对主要交通拥堵区、通道和节点的重点监控,常态采集道路交通流量、车速、饱和度等数据,面向社会公众定期。

“从公交都市概念的提出,到上述一系列工程的逐步实施,深圳市的公共交通在思想认识和规划上已经实现了统一。不久前,深圳市公共交通白皮书,市政府对公交公司的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列入考核范围并向社会公布,深圳市建设公交一体化的大幕已经拉开。”李永生如是说。

“深圳模式”基于“深圳优势”

深圳市能成为第一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深圳市政府的积极争取。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或许是其打造“深圳模式”的最强武器。

深圳善于创新,深圳巴士也在不断创新。为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深圳巴士首创性地把民意车厢开进社区,在全国公交行业中首创“巴士之友”公益性组织,成功构建了首个顾客服务管理平台,这使乘客的满意度逐渐提升。它在国内首家为营运车辆配置了紧急逃生窗,真正把安全放在了首位。它成立了全球首家纯电动出租车公司,建成全国第一家非电网企业建设的加电站。

实际上,交通运输部全力扶持深圳建设公交都市,除了深圳市的创新精神符合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所需基因之外,还看到了深圳市具备的种种优势。深圳市3家公交公司正在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居世界第一,在公交都市的指标中,节能减排指标是重要的一项,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大的深圳显然更有资格扛起绿色公交都市大旗。

李永生表示,深圳巴士目前在用的新能源车超过1500辆,2012年还将新增400台纯电动公交车和500台纯电动出租车,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模式的日渐成熟及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使深圳市在建设公交都市的过程中具备更多成功的砝码。

绘就未来美好蓝图

创建公交都市一年有余,深圳市已基本确立公交都市建设发展的制度和系统框架。据李永生介绍,2013年前,深圳公交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全面改善公交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乘车拥挤状况,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要达到52%以上。“到‘十二五’末,深圳市要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公共交通将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导方式,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要达到56%以上,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的阶段性目标。”

李永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深圳市创建公交都市主要阶段性发展指标: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方面,2020年要达到60%以上的目标;轨道交通通车里程,2016年达到348公里,2020年达430公里;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2013年不低于91%,2015年达到93%以上,2020年100%覆盖;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时速,中心城区2013年要不低于18公里,2015年达到20公里以上,2020年时不能低于25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2013年小于3.7人/万车,2015年小于3.5人/万车,2020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小于2.5人;节能减排指标方面,单位客运周转量CO2排放量较2005年,2013年下降超过10%,2015年超过18%,2020年则超过30%。

在谈到公交都市对我国公共交通行业产生的影响时,李永生说:“公交都市对公交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遇,如果各城市的公交企业都能按公交都市的各项指标来规划,那么,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将会非常深远。公交都市由政府主导,公交企业应主动、积极参与,据此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公交都市也符合低碳环保的时代特征,不管是对社会、对企业还是对乘客来说,都将受益匪浅。深圳市创建公交都市一年多以来,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这就是最明显的效果。然而,在建设公交都市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比如目前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各方面的意见还难以汇总并集中解决,要贯彻公交优先、力争公交优秀,成为真正的公交都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去探索。”

上一篇:农民合作社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下一篇:Galaxy等量大脑魅族MX Quad-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