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品质浅谈

时间:2022-04-11 10:49:40

护士心理品质浅谈

[摘 要]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护士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它是护士能否获得护理工作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护士的医学知识,临床护理经验的获得,直接依赖个人的记忆能力,观察力,概括力,思维想象力,心理品质的这些要素,为掌握知识,获取经验提供了内在的条件和可能性,制约着个体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经验的丰富及巩固程度。所有护理行为都是以护理手段解决患者的康复问题,他们心理品质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护理水平,医护能力,质量及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 护士;心理品质;护理

作为一名护士,工作的直接对象是人,是社会的人,而且是需要服侍的病人,这就希望护士应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优秀的心理品质,并非人们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崇高的理想信念,靠坚强的意志,靠实践的磨练慢慢发展和培养起来的。要做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培养自己优良的心理品质。

1 高尚的道德

护士职业道德的突出特点是利他精神,是无私的奉献,是把病人的生命和痛苦看得高于一切。生命是可贵的,他对于一个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促进病人的健康,减少病人的痛苦,延续病人的生命是护士崇高的职责。一个冷酷无情、刻薄寡思的人是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关心他人。不适当地喜、笑、怒、骂。

2 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从事任何一种专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护士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是衡量护士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技能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观察需要深入生活获取经验与教训。护士的观察能力实际上是广泛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高尚情感的结合,例如,我科曾住一位忧郁症的病人。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举止反常,见到医护人员时,将一牙刷急藏于床下。巡视护士即将这一细微举动报告主管医生,在谈心时,病人流露生不如死、做人无意义,欲将牙刷折断后刺破血管自杀。经济是敢于疏导,病人摆脱了自杀意念,接受治疗。正是由于这位沪市有细心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才挽救了这一患者的生命。

3 良好的能力与技巧

一个人仅具备良好的动机,而缺乏相当的能力是不可能得到好的效果的。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再经过勤奋的训练,娴熟的掌握护理技术,才能当一名好护士。

娴熟的技术能赢得时间、赢得安全、挽救生命。在抢救病人时,时间就是生命。护士那熟练、优美的护理技术和操作,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还会使病人感到满意,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良好的能力、技巧与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

4 良好的记忆力

记忆的品质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即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精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对于护士来说主要应具备记忆的精确性。我们的职责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面对的是许多病人,病人的病情不断变化的,不仅护理计划在不断改变,用药的品种和数量也经常改变,如果一旦混淆,将照成不看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在培养记忆的精确性上下功夫。

5 尊重自己的价值

护理事业是人类解除痛苦的崇高事业,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它具有崇高的价值,人从呱呱落地起,就在护士的怀抱里第一次尝到人间的幸福和温暖。人在病时,是护士解除疾苦,病危时是护士守在他们身边,临终时是护士默默地护送他们安然地离开人间,护士是幸福的使者,作为护士应珍惜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

6 努力建立自己的威信

护士高尚品德、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稳定的情绪、尊重他人、仪表端庄、了解并关心病人,可在病人的心目中树立高度的威信。威信愈高,护理效果愈好。

威信不是靠高傲、专制而建立起来的。常言道:“赠人以言重与珠玉,伤人以严重于剑戟”。我们只有重视培养和提高护士的心理品质,才能搞好护理质量。

总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平。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护士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虚心好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有关道德修养、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有益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活动,对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沈兴华,王晓峰,张彩莲.病人对护理人员心理品质要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5):18.

[2]刘伟,刘志英.浅谈护士的心理品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232.

上一篇:论细节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 下一篇: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