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时间:2022-04-11 09:55:56

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 要: 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易事,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师应想方设法,循循善诱,持之以恒,方能实现。

关键词: 一年级学生 阅读兴趣 培养方法

从事低段语文教学工作十四年,走过了青涩与懵懂,渐渐成熟,回头看看,绕了不少弯路,但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如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我通过访师问友、搜网查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等途径,摸索到了一些有助于培养一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布置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阅读氛围。

新生入校不久,我就发动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看的比较有意思的儿童图画书给它包好书皮,贴上标签,写好姓名,从家中拿来放在班级图书角,教师再给图书登记编号,然后排列入柜,并在图书柜外贴上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标语和图画,摆上几盆美丽的水培植物,在植物下方的透明玻璃缸里养几尾小鱼或几只可爱的小乌龟,这样一个动静结合、温馨可爱的班级图书角就建好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图书角很能吸引这群刚入校门对学校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使他们对此处产生兴趣与向往。并利用学习园地和黑板报开设“书香百花园”,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及作品,介绍有关文学知识、读书方法……宋代陈颐说过:未见意趣,必不乐学。阅读环境的布置,不仅能营造阅读氛围,还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二、重用并夸赞“小书迷”,激发阅读欲望。

我通过观察,发现不少学生还没上小学前就已经认识很多字,有的还会拼拼音,有的甚至还能自己看一些简单的图书。我把爱看书的、对班级工作比较热心的同学晋升为图书管理员,把课外知识比较丰富、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评为“阅读大王”。在给新生安排座位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这些“阅读大王”分散到各个读书小组里,然后鼓励他们,让他们带领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看书。这对“阅读大王”与其他同学来说能相互促进,而且常与爱看书的人为伍,很多原本不爱看书的同学也慢慢地受其影响,看书的积极性渐渐提高了。一段时间之后,班上有不少学生已爱上看书了,这时,我适时地肯定与鼓励他们,夸他们能自觉看书,夸他们课外知识越来越丰富,夸他们会选择好书……让大家感受到因为爱看书而得到老师表扬,知道很多的课外知识,让很多同学佩服自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别人的钦佩,学生的看书热情就更高了。

三、根植课堂,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杨胜利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会尽量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常用的方法是:

(一)示范朗读,以情感渲染阅读氛围。一年级新生识字量少,阅读也是以指读为主,读的能力与水平较低,这时候教师的示范朗读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我经常会用富有儿童色彩、生动活泼的语调为学生范读课文,尽量地展现出课文的语言美和蕴含的情感,把学生吸引到文中去,点燃他们阅读热情,让他们在模仿中体会文章的内容与情感。

(二)巧设导语,诱发阅读欲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设计好导语,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阅读兴趣,为接下去的教学打好基础。

(三)生动简介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为了让学生对所要阅读的文章产生兴趣,我会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要介绍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尊重独特的体验,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学习是鲜活、生动、多彩、个性的,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只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才会使学生感觉有参与到学习中,才能使学生对课本感到亲切,喜欢阅读,所以对他们不同风格的朗读我都给予积极评价,让他们时常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强调读书的意义,介绍名人读书典范。充分利用教材中好读书的例子把读书的益处告诉学生,告诉学生读书的意义,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叶圣陶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借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六)保证阅读时间,以身示范,引领阅读。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为了让学生爱上读书,在每天20分钟的晨读课上,前10分钟我会带领学生阅读学校印发的《经典诵读》,后10分钟与学生共读课文、诵吟优美词句。与学生共晨读,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

(七)结合教材,推荐相关书籍,拓展阅读范围。在上每个主题单元时,我都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阅读水平向他们推荐与之主题相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当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课文后,我会向学生简介作者,再向其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其他书籍,并列出可选读的书单及必读书目,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各个主题单元或相关作者的理解,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阅读的延伸。

四、提供阅读展示平台,推荐“阅读之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爱表现、乐展示的性格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校的活动安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展示的平台,如:编排节目,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每年举办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上台诵读经典;在班级里,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二节的活动课举办好书推荐会、趣味故事会、新闻播报、品读绘本、读书小报展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将表现较出色的、平日里也非常爱看书的同学推荐参选为学校的“阅读之星”,为大家树立阅读典型,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把阅读推向新的高潮。

五、发动家长参与,共同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让阅读无处不在。

通过新生家长会、班级QQ流平台、家长开放日、读书节、家访……给家长讲解看书的重要性,与他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给他们支些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小招数,建议他们在节日、生日中以书为礼赠予孩子,并引导他们合理地用压岁钱、零用钱为自己添置好书。要求家长尽量抽空与孩子一起阅读,鼓励家长撰写亲子阅读文章,传送到班级QQ群上,并推荐给学校,让其刊登在校报《七色光》或校刊《澄圃》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起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无处不在。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现在一到班级,以往那种新生初来时无所事事、随意走动、七嘴八舌的吵闹场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静静地看书或悄悄说书里的趣事。下课打闹的现象少了,一起看书、说书的同学多了。先做完课堂作业的同学不再发呆了,而是悄悄地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来看。班级的书香气息渐渐地浓厚起来,所以在二年级时,我班有幸地被学校评为“书香班级”,有五名学生被评为“阅读之星”。

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易事,教师应想方设法、循循善诱,持之以恒,方能实现。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一起引领孩子们到书海中快乐地遨游。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下一篇: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与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碰撞...